查看: 2063|回复: 1

[饲料] 我国遭280种外来生物入侵 年损失2000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2 00: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国遭280种外来生物入侵
年损失2000亿
2009/06/01 07:08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发表评论
·
相关新闻:
·
全球12"荧光生物" 帝王蝎和绿光恒河猕猴
·
印度洋处女岛上的怪异生物丛生(组图)
·
最奇异新物种盘点:食肉蛞蝓像外星生物()
·
贵州镇宁发现神秘古生物化石
村民用来熬药

  外来物种入侵
中国每年损失2000亿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马玉忠/北京报道

  当肥沃的土地长满杂草而不是粮食;

  当原本畅通的黄金水道被大量水葫芦堵塞;

  当原本郁郁葱葱的竹林开花后成片枯萎;

  当巴西龟从宠物变为杀手

  百度一下外来入侵物种,有相关网页147000篇,其定义也较复杂,简单概括即指被引入或散布到其原有生活区域之外并威胁到生物多样性的物种。

  外来物种入侵,已在我们身边。

  今年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正是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止外来入侵物种

  在我国已产生严重危害的外来入侵物种至少已达283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入侵物种中,我国就有50种。国家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一位人士对记者说,虽然经过多年治理,但外来入侵物种仍每年给我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有效防范外来物种入侵刻不容缓。

  据悉,国际社会已把外来物种入侵和栖息地丧失、传统化学污染及气候变化共同列为当今全球四大环境问题。

  正遭受:超283种外来生物入侵

  相信人们对宜昌黄柏河的水葫芦、广东的福寿螺、西双版纳的飞机草、新疆博斯腾湖的河鲈、东北的三裂叶豚草等环境事件并不陌生。在我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乎随处可见这些外来生物入侵者制造的麻烦

  我国是遭受外来物种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01-2003年,原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开展了全国外来入侵物种调查。调查发现,全国共有283种外来入侵物种,每年对经济和环境造成的损失约1200亿元,而现在损失已高达2000亿元。令人担忧的是,在这些外来入侵物种中,46.3%已入侵自然保护区。国家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生物安全管理处王捷处长忧心忡忡地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环保专家认为,近年来,我国外来生物入侵现象日益增多,由此造成的生物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难治理:新办法不敌外来物种

  据悉,多年来,外来入侵物种己经造成我国当地物种的减少甚至灭绝,导致生态系统功能的弱化甚至丧失,同时给农、林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经济损失。

  原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的调查结果就显示,外来入侵物种当年给中国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198.76亿元,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6%,其中对国民经济有关行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共计198.59亿元,而对我国生态系统、物种及遗传资源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则高达1000.17亿元。国家环境保护部王捷处长对记者表示,有效防范外来物种入侵已达到刻不容缓的地步。

  王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如今在我国,每年外来入侵物种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约2000亿元。这些外来入侵物种在新的生态环境中适应、定居、自行繁衍和扩散,明显地与当地物种竞争资源和生存空间,直接破坏当地生态系统,降低本土生物多样性,造成当地物种的消失和灭绝,损害农、林、牧、渔业生产,危害人类健康和食品安全。

  最令人头疼的是,大部分外来物种成功入侵后大爆发,生长难以控制,造成严重的生物污染,有些甚至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王捷说。

  原产南美洲的凤眼莲(又称水葫芦),1901年从日本引入台湾作花卉,20世纪50代作为猪饲料推广后大量逸生。近年来,关于水葫芦影响环境及生态的罪行不时见诸报端:堵塞河道,影响航运、排灌和水产品养殖;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威胁本地生物多样性;吸附重金属等有毒物质,死亡后沉入水底,构成对水质的二次污染;覆盖水面,影响生活用水;滋生蚊蝇。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天使的笑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6-2 08: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吓人,消息可靠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8 13:0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