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在一种实用饲料配方(粗蛋白28%,豆粕18%)的基础上,用菜粕、棉粕按1:2的比例
等量替代豆粕(6%、12%、18%)作为蛋白源配制成三种等能等氮的无鱼粉饲料,在室内饲养
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0.aureus,平均体重为(4.22±0.09)g】8周。结果表明,菜
粕、棉粕替代不同水平豆粕对罗非鱼的生长、饲料利用和机体免疫力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P<0.05)。随菜粕、棉粕替代水平的增加,罗非鱼的生长、饲料利用和体蛋白含量均显著下
降(P<0.05),而以无豆粕组影响最大。鱼体肝脂含量、肝体比(HSI)以及脏体比(VR)在组间差
异不显著(P>0.05)。无豆粕组血清GPT、GOT酶活力显著升高(P<0.05),而血清SOD、LZ
酶活力显著降低(P<0.05)。配方中棉粕和菜粕的总量超过52%对罗非鱼是不安全的。
关键词 奥尼罗非鱼,豆粕,菜粕,棉粕,生长,免疫力
中图分类号$963
鱼粉和豆粕是水产养殖动物的优质蛋白源。
近年来,鱼粉受价格居高的影响,在一些淡水鱼
类饲料配方中鱼粉和豆粕的添加量受限而导致菜
粕、棉粕以及其它杂粕的用量在逐渐增大,甚至
在部分鱼类实用饲料配方中用量比例高达50%以
上。尽管这些杂粕中存在抗营养因子,对动物生
长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Francis et al,2001;
Rinchard et al,2003;Ma et al,2005)。但已有大量
的实验证实,其合理的利用是安全可行的。目前,
已在虹鳟(Teskeredzic et al,1995)、斑点叉尾鲴
(Webster et al,1997)、大菱鲆(Burel et al,2000a)
和草鱼(Ma et al,2005)等上进行了菜粕的研究;
在斑点叉尾鲴(Robinson et al,1989;Barros et al,
2002)、尼罗罗非鱼(Mbahinzireki etal,2001)、虹
鳟(Cheng et al,2002;Rinchard et al,2003)等上进
行了棉粕的研究。但菜粕、棉粕的结合使用对鱼
类生长、生理机能产生怎样的影响? 目前还未见
相关研究报道。作者在本试验中以奥尼罗非鱼
(Oreochromis niloticus×0.aureus)为实验对象,
在等氮无鱼粉日粮的基础上,探讨菜粕、棉粕联
合替代豆粕对罗非鱼生长和体组成的影响,并通
过血清几种酶活力指标,揭示饲料原料对罗非鱼
的肝功能、免疫与防御能力等生理机能的影响,
以期为水产动物营养研究和水产配合饲料的生产
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饲料
参照NRC(1993)的营养标准,并结合我国的
生产实际,配制一种含CP(粗蛋白)28%的无鱼粉
实用饲料(豆粕水平为18%)作为对照组,在此基
础上,用菜粕(CP 36%)和棉粕(CP 45%)按1:2的
比例等量替代豆粕(CP 43%)6%、12%、18%组成提要 在一种实用饲料配方(粗蛋白28%,豆粕18%)的基础上,用菜粕、棉粕按1:2的比例
等量替代豆粕(6%、12%、18%)作为蛋白源配制成三种等能等氮的无鱼粉饲料,在室内饲养
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0.aureus,平均体重为(4.22±0.09)g】8周。结果表明,菜
粕、棉粕替代不同水平豆粕对罗非鱼的生长、饲料利用和机体免疫力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P<0.05)。随菜粕、棉粕替代水平的增加,罗非鱼的生长、饲料利用和体蛋白含量均显著下
降(P<0.05),而以无豆粕组影响最大。鱼体肝脂含量、肝体比(HSI)以及脏体比(VR)在组间差
异不显著(P>0.05)。无豆粕组血清GPT、GOT酶活力显著升高(P<0.05),而血清SOD、LZ
酶活力显著降低(P<0.05)。配方中棉粕和菜粕的总量超过52%对罗非鱼是不安全的。
关键词 奥尼罗非鱼,豆粕,菜粕,棉粕,生长,免疫力
中图分类号$963
鱼粉和豆粕是水产养殖动物的优质蛋白源。
近年来,鱼粉受价格居高的影响,在一些淡水鱼
类饲料配方中鱼粉和豆粕的添加量受限而导致菜
粕、棉粕以及其它杂粕的用量在逐渐增大,甚至
在部分鱼类实用饲料配方中用量比例高达50%以
上。尽管这些杂粕中存在抗营养因子,对动物生
长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Francis et al,2001;
Rinchard et al,2003;Ma et al,2005)。但已有大量
的实验证实,其合理的利用是安全可行的。目前,
已在虹鳟(Teskeredzic et al,1995)、斑点叉尾鲴
(Webster et al,1997)、大菱鲆(Burel et al,2000a)
和草鱼(Ma et al,2005)等上进行了菜粕的研究;
在斑点叉尾鲴(Robinson et al,1989;Barros et al,
2002)、尼罗罗非鱼(Mbahinzireki etal,2001)、虹
鳟(Cheng et al,2002;Rinchard et al,2003)等上进
行了棉粕的研究。但菜粕、棉粕的结合使用对鱼
类生长、生理机能产生怎样的影响? 目前还未见
相关研究报道。作者在本试验中以奥尼罗非鱼
(Oreochromis niloticus×0.aureus)为实验对象,
在等氮无鱼粉日粮的基础上,探讨菜粕、棉粕联
合替代豆粕对罗非鱼生长和体组成的影响,并通
过血清几种酶活力指标,揭示饲料原料对罗非鱼
的肝功能、免疫与防御能力等生理机能的影响,
以期为水产动物营养研究和水产配合饲料的生产
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饲料
参照NRC(1993)的营养标准,并结合我国的
生产实际,配制一种含CP(粗蛋白)28%的无鱼粉
实用饲料(豆粕水平为18%)作为对照组,在此基
础上,用菜粕(CP 36%)和棉粕(CP 45%)按1:2的
比例等量替代豆粕(CP 43%)6%、12%、18%组成提要 在一种实用饲料配方(粗蛋白28%,豆粕18%)的基础上,用菜粕、棉粕按1:2的比例
等量替代豆粕(6%、12%、18%)作为蛋白源配制成三种等能等氮的无鱼粉饲料,在室内饲养
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0.aureus,平均体重为(4.22±0.09)g】8周。结果表明,菜
粕、棉粕替代不同水平豆粕对罗非鱼的生长、饲料利用和机体免疫力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P<0.05)。随菜粕、棉粕替代水平的增加,罗非鱼的生长、饲料利用和体蛋白含量均显著下
降(P<0.05),而以无豆粕组影响最大。鱼体肝脂含量、肝体比(HSI)以及脏体比(VR)在组间差
异不显著(P>0.05)。无豆粕组血清GPT、GOT酶活力显著升高(P<0.05),而血清SOD、LZ
酶活力显著降低(P<0.05)。配方中棉粕和菜粕的总量超过52%对罗非鱼是不安全的。
关键词 奥尼罗非鱼,豆粕,菜粕,棉粕,生长,免疫力
中图分类号$963
鱼粉和豆粕是水产养殖动物的优质蛋白源。
近年来,鱼粉受价格居高的影响,在一些淡水鱼
类饲料配方中鱼粉和豆粕的添加量受限而导致菜
粕、棉粕以及其它杂粕的用量在逐渐增大,甚至
在部分鱼类实用饲料配方中用量比例高达50%以
上。尽管这些杂粕中存在抗营养因子,对动物生
长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Francis et al,2001;
Rinchard et al,2003;Ma et al,2005)。但已有大量
的实验证实,其合理的利用是安全可行的。目前,
已在虹鳟(Teskeredzic et al,1995)、斑点叉尾鲴
(Webster et al,1997)、大菱鲆(Burel et al,2000a)
和草鱼(Ma et al,2005)等上进行了菜粕的研究;
在斑点叉尾鲴(Robinson et al,1989;Barros et al,
2002)、尼罗罗非鱼(Mbahinzireki etal,2001)、虹
鳟(Cheng et al,2002;Rinchard et al,2003)等上进
行了棉粕的研究。但菜粕、棉粕的结合使用对鱼
类生长、生理机能产生怎样的影响? 目前还未见
相关研究报道。作者在本试验中以奥尼罗非鱼
(Oreochromis niloticus×0.aureus)为实验对象,
在等氮无鱼粉日粮的基础上,探讨菜粕、棉粕联
合替代豆粕对罗非鱼生长和体组成的影响,并通
过血清几种酶活力指标,揭示饲料原料对罗非鱼
的肝功能、免疫与防御能力等生理机能的影响,
以期为水产动物营养研究和水产配合饲料的生产
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饲料
参照NRC(1993)的营养标准,并结合我国的
生产实际,配制一种含CP(粗蛋白)28%的无鱼粉
实用饲料(豆粕水平为18%)作为对照组,在此基
础上,用菜粕(CP 36%)和棉粕(CP 45%)按1:2的
比例等量替代豆粕(CP 43%)6%、12%、18%组成三种等能等氮的试验饲料,配方组成见表1。饲
料原料均粉碎过40目筛,饲料调质温度为80℃,
分别制成 1.5的硬颗粒饲料。60~C烘干后,保存
于一15℃冰柜中备用。
1.2 饲养和管理
试验用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0.
aureus)鱼苗为当年培育,取自广东茂名三高鱼种场,
平均体重(4.22±O.09)g。试验鱼放养在室内淡水循
环玻璃水族箱(有效体积为400L)中,每箱放30尾,
水源为曝气自来水。试验鱼适应环境2周后,称重,
开始投喂试验饲料,日投喂率为体重的4%一8%,
每天于8:00、12:00和17:00投喂三次。每两周称
重1次,调整投饲量。每天早上清除箱内粪便,并
换水1/3。饲养时间为8周。试验期间水温为(28.6
±0.7)℃ ,pH 值为7.26±0-3,溶解氧为(6.20±
0.6)mg/L,氨氮为(0.06±0.O07)mg/L。
1.3 样品制备
饲养实验结束,鱼禁食1天后称重,每箱取3
尾鱼作全鱼样品;每箱取3尾鱼的肌肉和肝胰脏
作样品;每箱取3尾鱼于静脉窦取血,静置2h,
以10000r/min的转速离心10min,得到空腹血清
样品,置一20℃冰箱待用。
1.4 测定方法
1.4.1 样品生化分析 饲料原料及鱼体样品
均在105℃烘干至恒重,然后进行生化测定。采
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样品的总氮含量,将测定结果
乘以6.25即得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采用索氏
抽提法,粗灰分含量采用高温(550~C)灰化法测定
(AOAC,1995)。
1.4.2 酶活力测定 谷丙转氨酶(GPT)、谷草
转氨酶(GO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superoxide
dismutase)活力测定,采用南京建成生物试剂盒
法。
1.4.3 溶菌酶活力(Lz)测定 血清中溶菌酶活
力通过浊度比色法测定(Ellis,1990)。反应底物为
0.2mg/ml溶壁微球菌(Micrococcus lysodeikticus,
Sigma公司)悬液。100 l血清与1.9ml菌悬液混合,
分别在0.5min和4.5min时测定吸光值(530nm)。
一个活力单位定义为每min吸光值减少0.001所
需的血清量。
1.5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1.0forWindows对所得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若差异达到
显著,则进行Tukey 多重比较,显著性水平为
P<0.05。
2 实验结果
2.1 对罗非鱼生长和饲料利用效率的影响
罗非鱼的生长试验结果见表2。由表2可见,
菜粕、棉粕替代不同水平豆粕对罗非鱼的生长和
蛋白质效率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18%豆粕组
罗非鱼的末重、瞬间生长率和增重率均显著高于
其它各试验组(P<0.05);12%豆粕组罗非鱼的末
重、瞬间生长率和增重率显著高于无豆粕组
(P<0.05),而与6%豆粕组差异不显著(P>0.05)。
随着菜粕、棉粕替代水平的增加,罗非鱼的生长
显著降低(P<0.05)。100%替代豆粕会抑制罗非鱼
的生长。各试验组罗非鱼的成活率均为100%。
18%豆粕组罗非鱼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6%
和无豆粕组(P<0.05);12%豆粕组罗非鱼的饲料系
数显著低于无豆粕组(P<0.05)。18%和12%豆粕组
罗非鱼的蛋白质效率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但均显著高于6%和无豆粕组(P<0.05)。
2.2 对罗非鱼体组成的影响
从内脏指数以及全鱼和肝胰脏主要营养成
分等方面对养殖鱼品质进行评定。由表3可知,
1 8%和1 2%豆粕组罗非鱼体蛋白的含量均显著高
于6%和无豆粕组(P<0.05)。罗非鱼干物质、粗脂
肪和粗灰分含量在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菜
粕、棉粕不同替代水平罗非鱼的肝脂含量、肝体
比以及脏体比在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
2.3 对血清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
各试验组罗非鱼血液部分酶活力分析结果
见表4。无豆粕组罗非鱼血清GPT、GOT酶活力
显著升高(P<0.05)。血清SOD、LZ酶活力却表现
出相反的变化规律,即血清SOD、LZ酶活力显著
降低(P<0.05)。其它各实验组在组间差异均不显
著(P>0.05)。
3 讨论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菜粕和棉粕替代不同
水平豆粕对罗非鱼的生长、饲料利用和机体免疫
力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高水平豆粕组
(18%、12%)罗非鱼均表现出较好的生长效果和饲料利用率,当豆粕水平下降到6%,甚至无豆粕
水平时,对罗非鱼的生长、蛋白质效率和机体免
疫力均产生不利的影响。这表明配方中菜粕和棉
粕的总量在46%以下不会影响罗非鱼的生长,但
当总量达到52%以上时会抑制罗非鱼的生长。
目前,对菜粕、棉粕作为水产饲料的蛋白源
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
果。Davies等(1990)研究发现,饲料中15%菜粕
替代FM/SBM,不会影响莫桑比克罗非鱼的生长,
但菜粕水平过高会影响其生长和饲料效率。Lim
等(1998)研究指出,斑点叉尾鲴饲料中菜粕占
31%或替代饲料中50%的豆粕蛋白时,不影响其
摄食和生长性能,但菜粕占42.6%以上时,因适
口性差而降低鱼的增重和摄食量。Ma等(2005)
认为,草鱼幼鱼饲料中菜粕含量以不超过30%为
宜。Robinson等(1989)研究指出,斑点叉尾鲴饲
料中添加15%棉粕是可行的。Blom等(2001)发现,
饲料中棉粕完全替代鱼粉饲养虹鳟6个月,不影
响鱼生长和成活率,但会降低雌性亲本的繁殖性
能。Cheng等(2002)认为,饲料中含10%棉粕不会
影响虹鳟的生长性能,而饲料中棉酚含量的增加
会降低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这一结果与
Mbahinzireki等(2001)在尼罗罗非鱼上的研究结
果一致。以上结果表明菜粕、棉粕在水产饲料中
的合理利用是可行的,但不同的鱼种对菜粕、棉
粕的耐受能力是不相同的。由于鱼种、实验条件
以及原料等因素可导致这些研究结果不一致。
Robinson(1991)研究证实,斑点叉尾鲴饲料中补
充赖氨酸,棉粕可以完全替代豆粕而不影响其生
长性能。Barros等(2002)研究指出,无鱼粉.豆粕
日粮中补充铁,棉粕替代50%豆粕会提高斑点叉
尾鲴的增重和改善饲料利用率。这说明植物蛋白
饲料通过不同的处理(如补充赖氨酸、或蛋氨酸、
或不同工艺)会提高饲料中菜粕、棉粕的用量。
大量研究表明,植物蛋白饲料中的抗营养因
子及其分解产物影响了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
(Francis et al,200 1;Rinchard et al,2003;Ma et al,
2005)。但从生理机能方面来评价饲料原料,还是
一个有待研究的课题。作者选择血清转氨酶、溶
菌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三个指标来探讨饲料原
料对罗非鱼生理机能的影响。当饲料豆粕水平下
降到0%时,罗非鱼血清SOD、LZ酶活力均显著
降低。这表明配方中菜粕和棉粕的总量达到58%
时已对罗非鱼的免疫和防御能力产生明显的危害,
应该是不安全的。Burrells等(1999)研究发现,随
大豆蛋白替代鱼粉蛋白水平的升高,虹鳟
(Oncorhynchus mykiss)的吞噬指数和呼吸爆发活
力显著下降。Krogdahl等(2000)也发现,几种不同
的大豆产品均显著影响大西洋鲑(Salmo salar L.)
的溶菌酶活力和抗体水平。这些研究表明,饲料
中不同的蛋白源能够显著影响鱼类的免疫系统,
从而使其免疫应答反应出现差异。
血清转氨酶活力反映了肝胰脏受损伤的程
度,血清GPT、GOT酶活力越高表明肝胰脏受损
伤越严重。试验结果表明,菜粕和棉粕的用量为
58%时血清GPT、GOT酶活力显著升高,表明罗
非鱼的肝功能已受到损害。也有研究表明,饲料
中棉粕水平不会影响斑点叉尾鲴的血细胞总数、
红细胞数、血细胞比容和血红蛋白含量(Barros et
al,2002)。高含量的菜粕会对草鱼的肝细胞造成
结构破坏,并显著影响血液中T4水平(Ma et al,
2005),这已在大菱鲆(Burel et al,2000a)和虹鳟
(Burel et al,2000b)上得到证实。菜粕、棉粕中这
些毒素和抗营养因子通过对肝脏和甲状腺的影响
进而影响水产养殖动物的生长。
参 考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