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857|回复: 12

猪副嗜血杆菌病控制的新思考(转自王老师个人网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6 21: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来,随着免疫抑制性疾病——蓝耳病、圆环病毒等对猪群不同程度的侵袭,再加上大部分猪场的另一免疫抑制性病菌——支原体的“助纣为虐”,使猪群的免疫力、抵抗力严重下降,疾病的混合感染现象十分普遍,在技术服务中我们发现猪副嗜血杆菌病常作为继发、并发感染出现在一些猪场的保育舍和生长舍,使猪群的死淘率大大增加,给猪场造成较大甚至是巨大损失。下面谈谈本人对此病的认识和控制方法,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猪副嗜血杆菌的一些主要特性
1、猪副嗜血杆菌病又称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也称格拉泽氏病。副嗜血杆菌:属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形态多变,有15个以上血清型,其中血清型5、4、13最为常见(占70%以上)。
2、该菌生长时严格需要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或V因子),一般条件下难以分离和培养,尤其是应用抗生素治疗过病猪的病料,因而给本病的诊断带来困难;据报道:猪副嗜血杆菌的真实发病率可能为实际确诊的10倍之多。
3、本菌属于条件性细菌,饲养环境不良时本病多发。断奶、转群、混群或运输也是常见的诱因。
二、猪副嗜血杆菌病在当前的一些表现
1、猪副嗜血杆菌只感染猪,可以影响从2周龄到4月龄的青年猪,主要在断奶前后和保育阶段发病,通常见于5-8周龄的猪,发病率一般在10%-15%,严重时死亡率可达50%。
2、急性病例,往往首先发生于膘情良好的猪,病猪发热(40.5-42.0℃)、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呼吸困难,腹式呼吸,皮肤发红或苍白,耳梢发紫,眼睑皮下水肿,行走缓慢或不愿站立,腕关节、跗关节肿大,共济失调,临死前侧卧或四肢呈划水样。有时会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
3、慢性病例多见于保育猪,主要是食欲下降,咳嗽,呼吸困难,被毛粗乱,四肢无力或跛行,生长不良,直至衰褐而死亡。
4、猪群如存在其它呼吸道病原,如支原体肺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猪流感、伪狂犬病和猪呼吸道冠状病毒感染时,猪副嗜血杆菌病的危害会加大,会加剧生产中保育舍的PMWS(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褐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三、造成疾病流行的原因分析
  在肺炎中,猪副嗜血杆菌被假定为一种随机入侵的次要病原,是一种典型的“机会主义”病原,只在与其它病毒或细菌协同时才引发疾病。近年来,从患肺炎的猪中分离出猪副嗜血杆菌的比率越来越高,这与支原体肺炎的日趋流行有关,也与病毒性肺炎的日趋流行有关。这些病毒主要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猪流感和猪呼吸道冠状病毒。副猪嗜血杆菌与支原体结合在一起,患PRRS猪肺的检出率为51.2%。
四、猪副嗜血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1、猪副嗜血杆菌的药敏试验(如下表)
  在国内猪副嗜血杆菌的药敏试验少有报道,但从实际应用效果反应氟甲砜霉素、头孢菌素、阿莫西林、氨苄青霉素、喹诺酮类、庆大霉素及增效磺胺等有一定治疗效果,大多数菌株对红霉素、氨基苷类和林可霉素有抵抗力。
2、猪副嗜血杆菌病的防治要点
  Ⅰ抗生素治疗严重的猪副嗜血杆菌暴发效果不理想,一旦临床症状已经出现,应立即采用口服之外的方式、应用大剂量上述敏感抗生素对发病猪进行注射治疗,每隔6-8小时用药一次,同时对全群进行其它猪进行预防。
  Ⅱ本病的治疗效果不好,在猪场的生产实践中,预防本病暴发才是上策。笔者以为,预防本病,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由于本病通常是作为继发或并发才发生的,常伴有支原体的混合感染。在饲料中添加针对支原体有特效的药合组合才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手段。如在仔猪断奶后饲料添加枝原净100ppm+金霉素300ppm+阿莫西250ppm或枝原净100ppm+氟甲砜霉素80ppm。
  Ⅲ免疫:在猪副嗜血杆菌病严重的猪场必要时可对猪群进行免疫,由于本病的血清型多,商品菌效果不确定,自家苗有一定预防效果;没条件的也可选用猪副嗜血杆菌多价灭活苗进行免疫;母猪:初免猪产前40天一免,产前20天二免。经免猪产前30天免疫一次即可。受本病严重威胁的猪场,小猪也要进行免疫,根据猪场发病日龄推断免疫时间,仔猪免疫一般安排在7日龄到30日龄内进行,每次一毫升,最好一免后过15天再重复免疫一次,二免距发病时间要有10天以上的间隔。
  Ⅳ消除诱因,加强饲养管理与环境消毒,减少各种应激,在疾病流行期间有条件的猪场仔猪断奶时可暂不混群,对混群的一定要严格把关,把病猪集中隔离在同一猪舍,对断奶后保育猪“分级饲养”,这样也可减少PRRS、PCV-2在猪群中的传播。注意保温和温差的变化;在猪群断奶、转群、混群或运输前后可在饮水中加一些抗应激的药物如维生素以C等,同时在料中添加以上推荐药物组合可有效防止本病的发生。
  猪副嗜血杆菌病的有效防制,如同猪场其它任何一种疾病的防治一样,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加强主要病毒性疾病的免疫、选择有效的药物组合对猪群进行常规的预防保健、改善猪群饲养管理、重新思考我们的猪舍设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一个猪群稳定的生产!
  上海诺华动物保健有限公司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9 收起 理由
李业明 + 19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5-7 18: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好像没什么值得信任的疫苗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8 10: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防治治副嗜血杆菌最有效的办法是恩诺沙星+阿奇霉素或头孢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8 12: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防治治副嗜血杆菌最有效的办法是恩诺沙星+头孢类,效果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8 12: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今年做无味恩诺的厂家,真正出头的日子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8 21:4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氧氟沙星混悬液因为含量高长效所以效果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8 22: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条件性细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8 23: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猪群如存在其它呼吸道病原,如支原体肺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猪流感、伪狂犬病和猪呼吸道冠状病毒感染时,猪副嗜血杆菌病的危害会加大,会加剧生产中保育舍的PMWS(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褐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这句话纯属无稽之谈。确实控制支原体肺炎有用。
    我有足够证据证明大多数问题就出在上海诺华动物保健有限公司没有实验根据的“三鲜汤”,“黄金搭档”上面了。三鲜汤就是支原净125ppm+金霉素300ppm+氟苯康1000ppm/磺胺氯达嗪钠/阿莫西林,黄金搭档就是支原净125ppm+强力霉素200ppm。
    第一、组方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家20号文件明显规定金霉素、土霉素属于饲添药。并非兽添药。按照药典的大量解释,四环素类抗生素和氯霉素类抗生素阻碍幼畜造血功能,减少白细胞,降低血小板,俗称免疫抑制剂。饲料中添加金霉素,土霉素,但是该公司一直误导猪场使用该组方是导致猪免役功能低下,生长滞缓的主要因素之一。笔者在湖南一些大型猪场禁止使用土霉素、金霉素、强力霉素,限制使用氟苯尼考、磺胺类抗生素以后僵猪率几乎没有,用药成本下降。所以该公司对当前如此高的耐药性和畜牧资源浪费负有极大责任。
   第二、氟苯康及10%氟苯尼考,该产品由于副作用很大和耐药性来的很快仅仅在每年秋冬和春冬季节治疗6-10周龄仔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但是由于上海诺华动物保健有限公司大量宣传误导母猪、育肥猪大量滥用,造成猪场全国性耐药性和养猪成本过高,猪生长速度下降,饲料转化率下降的主要因素。
    第三、康舒泌即磺胺氯达嗪钠,大家都知道磺胺药以耐药性快为特点,该公司在母猪产前产后使用15天,结果仔猪脑膜脑炎性或急性链球菌严重发生无药可救。许多专家一直在开链球菌研讨会,场面巨大,结果没有,收效不大,专家怎么不从磺胺类抗生素的滥用方面着手看问题呢。更有乱弹琴的:加康400ppm+磺胺二甲1000ppm+TMP200ppm。纽氟罗1000ppm+阿莫西林400ppm都是异功同曲罢了。这些不切实际的药物预防程序是危害我国养猪业的最大祸害。
    第四、根据我十多年对猪病的研究抗支原体病的抗生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酒石酸乙酰乙戊酰泰乐菌素、延胡索酸泰妙菌素’林可霉素对研究效果没有什么差别。这是由于喘气病的特点决定的。氟苯尼考对猪支原体病无效。
      第五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四环素类抗生素作用机理是一样,都是阻止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联合使用有多大用处值得大家思考。
    我写这篇文章是告戒我们养猪场业者合理使用抗生素,我们的专家教授一定治学严谨,一些没有实验根据的虚假宣传误导我们整个社会。另外我的文章只代表我本人,为我国养猪业服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8 15: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疫苗有用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9 19: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国内做这个疫苗的好像只有武汉科前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8 22:10,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