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转载请注明中国禽病论坛网 一、病原又名曲霉菌性肺炎、雏鸡肺炎。致病力最强的是黄曲霉截图 和烟曲霉菌,可能涉及到的还有土曲霉菌、灰绿曲霉菌、白曲霉、构巢曲霉、黑曲霉等。禽曲霉菌病是禽类的一 ...
一、病原
又名曲霉菌性肺炎、雏鸡肺炎。致病力最强的是黄曲霉截图 和烟曲霉菌,可能涉及到的还有土曲霉菌、灰绿曲霉菌、白曲霉、构巢曲霉、黑曲霉等。禽曲霉菌病是禽类的一种真菌性疾病。该菌孢子在外界环境中分布很广,如垫料、墙壁、地面、霉变料、污染空气中。该菌可产生毒素,与发病有关。该菌孢子对外界环境理化因素抵抗力很强。一般消毒药可灭活。
二、流行特点
本病发生于鸡、火鸡、鸭、鹅和多种鸟。胚胎和6周龄以下的雏鸡以及火鸡易感,幼雏多呈暴发性,发病率高,死亡率在10~50,成禽多呈散发。可因误喂霉变饲料或育雏室内有发霉的垫草和垫料,经过消化道和呼吸道力侵入禽体内;孵化时霉菌孢子可穿透蛋壳使胚胎感染;所以,育雏室未经消毒和卫生条件不好等均可造成本病的发生和流行。育雏室阴暗潮湿,空气污浊,雏鸡拥挤,温度偏低,通风不良,营养缺乏可诱发本病。
三、主要症状
潜伏期2~3天。雏禽呈急性,成年禽呈慢性。
雏鸡精神不振,食欲减少,生长停滞,羽毛松乱,翅膀下垂,闭目嗜睡,消瘦贫血,冠和肉垂呈紫色。霉菌侵害呼吸道,出现呼吸困难,张口呼吸,头颈伸直、喘气,有时摇头,甩鼻,打喷嚏,发现咯咯。霉菌侵害眼睛,表现结膜潮红,眼睑肿胀,一侧眼瞬膜下形成绿色大隆起,挤压可见黄色干酪样物,有的角膜中央溃疡。霉菌侵害脑,表现扭颈,共济失调,全身痉挛,头向后背,转圈,麻痹。有的消化紊乱,下等。急性病多在2~3天死亡,死亡率为5~50%。
育成鸡和成年鸡多为慢性,发育不良,羽毛松乱,呆立,消瘦,贫血,下痢,呼吸困难困难,最后死亡。产蛋鸡产蛋减少或停产,病程数天至数月。
鸭发病精神沉郁,少吃或不吃,缩颈呆立,眼半闭,羽毛松乱,翅下垂,不愿下水游动。有的呼吸困难困难,咳嗽,喘鸣。排黄色强绿色糊状粪便。有的角膜混浊,以致失明。有的跛行,伏地不站,行走困难,喘气,下痢,消瘦而死。慢性有阵发性喘气,腹泻,化脓性结肠炎,渐消瘦而死。
病鹅精神差,毛松乱,减食,瘫痪向一侧倾斜,头向后屈曲,呈角弓反张姿势。喘气,消瘦而死。
发病鹌鹑和幼鸽精神萎顿,羽毛松乱,翅下垂,缩颈闭目,眼结膜炎,皮肤干燥,脱屑,有黄色鳞状斑点,腹泻呈白色或黄绿色。呼吸急促,摇头或喘息,打喷嚏。急性不死转慢性,生长停滞。
若种蛋及孵化时受霉菌侵害,孵化率下降,胚胎死亡。
四、剖检特征
肺脏的霉菌结节,从粟粒到小米料大、绿豆大,大小不一,结节呈黄白色、淡黄色、灰白色,散在分布于肺,稍柔软,有弹性,切开呈干酪样,少数融合成团块。气管、支气管粘膜充血,有淡灰色渗出物。
气囊病初见气囊壁点状或局限性混浊,以后气囊混浊,增厚,有大小不等的霉菌结节,或见肥厚隆起的霉菌斑,呈圆形,隆起中心凹下,呈深褐色或烟绿色,拨动时见粉状飞扬。
其他如神经系统、内脏器官、皮下、肌肉等可见某些病变;胸前皮下和胸肌有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大脑回见有粟粒大的霉菌结节,大小脑轻度水肿,表面针尖大出血,黄豆大淡黄色坏死灶;肝肿大2~3倍,有结节或弥散型的肿瘤病状。
五、实验室诊断
压片镜检:取霉菌结节(病肺或气囊)放在载玻片上,加生理盐水或15~20%苛性钠少许,用针划破病料,加盖玻片轻压,使之透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短的分枝状有横隔菌丝,呈特征性烧瓶状,顶囊上部的小梗,产生球形或类球形分生孢子,孢子呈绿、灰或蓝绿色。作初步诊断。
接种培养:取病料(肺和气囊上结节小许)接种到沙堡劳琼脂培养基或马铃薯培养基,37~40℃培养箱内作霉菌分离培养,24小时后观察菌落形态、颜色和结构。
六、防制要点
(1)不用发霉垫料和饲料,垫料要常更换和翻晒。
(2)保持育雏室清洁、干燥,饲槽和饮水器要常洗。
(3)制霉菌素每100只雏鸡用50万单位,拌料喂服,日服2次,连用2~3天。克霉唑(三苯甲咪唑),每100只雏鸡用1克,拌料喂服,连用2~3天。两性霉素B可试用。2%金霉素溶液肌注,每次2毫升,每日3次,连用3天有良效。碘化钾5~10克加水1000毫升饮用,连用3~5天。罗红霉素、泰乐菌素、北里霉素和泰妙菌素等均有良效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