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304|回复: 1

养猪新模式与动物福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9 11:5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养猪新模式与动物福利

什么是动物福利
动物福利是动物个体应对其环境的状态
              ——Donald Broom1986
       也就是说:即适应其环境条件的结果。这里包括好的适应结果——福利状况好;或者适应结果差——福利状况差。
      
       好的动物福利是指满足动物个体康乐(wellbeing)的外部条件。

       问题是如何设定外部条件来确保家畜个体的康乐?

•         为什么要动物福利?
•         问题的提出源于集约化生产方式。

•         从产业经济角度看集约化生产是科学的,因为其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         从动物本身看集约化生产是不合理的,因为它违背家畜的生物学特性。因此,集约化生产方式是诸多生产问题之源——环境综合不适症


动物福利的目的
       动物福利是理念,福利的目的既有家畜个体在服务人类过程中免受不必要的痛苦,同时强调满足动物福利就是安全健康生产。

       任何单一技术的提高都无法彻底解决集约化生产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只有增强适应性才是动物生产的出路。因此,动物福利也就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良方
如何实现好的动物生产体系?
如何实现好的动物生产体系?


1.  能否满足个体的生物学要求(物种特性)?


  • 个体的精神状态是否正常(心理健康)?


  • 个体的生活方式是否自然(行为自然)?

       “动物福利”    = 愉快(心理健康)+ 无病(身体健康)      
                     =   安全生产
                     =   安全食品
集约化生产特点
优点                                   缺点

劳动力少                            环境刺激贫瘠
产出高                         应激源多
效率高                         抵抗力低下
规模大                         疫病群发
机械化程度高                     生产投入高
饲料转化率高                     种畜利用率低、淘汰高
成活率高                            对技术要求高
周转率高                            对生产条件要求高
五大自由原则( The Five Freedoms


1) 免于饥渴和营养不良的自由
       Freedom from thirst, hunger and malnutrition

2) 免于不舒适的自由( Freedom from discomfort

3) 免于痛苦、损伤和疾病的自由( Freedom from pain, injury and disease

4) 免于不能表达自然行为的自由( Freedom to express normal behaviour

5) 免于心理恐惧和沮殇的自由( Freedom from fear and distress
小结
个体的福利状态可以用好或高来表述,也就是说如果个体适应环境且健康,没有不快的感受,那么该个体的福利状况就好或高

要求:
• 有经验且具责任心的农场管理者
• 有好的生活环境
• 有好的疾病防控措施
• 有好的遗传品质的品种
                野公猪                    家养公猪


活动范围             2,500 ha                    高度集约或高饲养密度

社会结构                以家庭为单位                      分开饲养

繁殖环境               自筑巢穴                  无巢
每窝产仔数                6                           10
每年育成仔猪                    6                           24

断奶周龄            13-17                                       3-4

青春期到来时间        18 months                   6 months

温度调节             可利用环境                 依靠人工

日粮构成         构成复杂、粗纤维高                   单一精料(15)

1. 妊娠母猪关注的问题
•         缺乏正常行为的表达,如转身、行走、觅食、社会交往等;
•         因限饲带来的饥饿感,通常15分钟采食;
•         异常行为,如空嚼、咬栏达22%的活动时间;
•         无法选择舒适的位置;
•         较多的身体损伤和疾病,如咬伤、繁殖疾病等。
改进的手段


   •   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
   •   保证活动区、排泄区和趴卧区空间
   •   提供丰富的环境如垫草、水坑等
   •   提供可用于咀嚼的秸秆,满足觅食习性
   •   母猪小群群养
   •   降低载畜率并提供躲避空间
   •   提供个体采食栏,避免争食
   •   提供可用于调节体温的环境
妊娠母猪舍饲解决方案之一:
上方投料
群养可保证母猪个体间充足的社会交往、足够大的活动空间、自然行为的表达;垫草可满足猪的觅食欲望。
2.  产仔母猪的问题
       产仔限位栏

•         无法行走
•     无法转身
•     无法社会交往
•     无法表达一些重要的本能性为如筑巢
              户外                   户内

种猪

年替换率              37.8               43.1
母猪年死亡率              2.84               5.92

仔猪

每年产子数           2.17               2.33
每窝成活数           10.75                    10.92
每窝死亡数           0.79               0.96
出生仔猪死亡率(% 9.46               11.69
窝仔猪成活数              9.74               9.64
每猪每年成活数           21.14                    21.49      
3  仔猪的问题
事实上,尽管母猪因限位栏的作用其运动完全受到了限制,但仍有10~15%的刚刚出生的仔猪因挤压而死亡(Arey, 1997).
问题一:环境贫瘠
       自然环境下,3周龄左右仔猪开始表现觅食行为,因为环境中可咀嚼的食物很多。而在产仔床环境中由于缺乏垫草等可咀嚼物质,仔猪会过多咀嚼母猪的乳头,而导致母猪的不适、疼痛。
问题二:异常行为
由于仔猪的环境贫瘠,仔猪常啃咬同伴的尾巴,这样引发群内个体间的咬尾行为。因此,集约化生产中不得不采用早期断尾的方式,以减少后期的咬尾
问题三:高密度
导致仔猪环境应激、异常行为增加、发病率增多等
问题四:早期断奶
胃肠道消化功能尚未发育完全,消化代谢问题严重,
下痢现象普遍;日增重低;死亡率高等生产问题。
改进途径
1     取消对母猪的限位,适当考虑母猪对仔猪的挤压
<FONT size=3><B><SPAN lang=EN-US>2         推迟断奶到5周龄,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日增重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9 收起 理由
徐玲 + 19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5-13 17:46:4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外的东西,不是太有用。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5 收起 理由
system + 5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4 22:14,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