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是一名基层畜牧兽医,同时代理某品牌饲料。通过跟踪调查,发现如题所述现象,举例说明如下。
1.赵某,饲养土杂母猪一头,2009.2.7.产仔7只,仔猪膘肥体壮,整个饲养期没有大的疾病发生,75天平均体重93斤,个体体重差异不大。
2.赵某,饲养土杂母猪一头,2009.2.6.产仔12只,仔猪体重偏轻、个别偏弱,10几天后发生黄、白痢,经过1、2天治疗基本痊愈。74天体重平均63斤,同窝体重差异明显。
以上两个例证,饲养管理、环境均基本相同,两窝仔猪体重怎么有如此大的差异,经过分析,归纳一下几点。
1.每窝仔猪数量多少,直接影响后期生长速度。笔者多年观察发现母猪产仔数10只以上,仔猪成活率明显降低,较窝10只以内的仔猪,尤其断奶后生长速度差异极为明显,可能是由于哺乳期母猪泌乳不足所造成的后天影响。
2.仔猪哺乳期、断奶后哪个阶段发生疾病,既是一般性疾病,治愈后也会对后期生长带来影响。
3.父母猪的品系问题,同样影响到仔猪的生长质量。
4.经产母猪的窝数,一般人们认为第一窝猪不肯生长,这个问题不是绝对的,例子 1就是头窝,但它并不能代表全面。
综上所述,仔猪的生长速度并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饲养环境。管理、环境因素等任何方面有所欠缺,都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以上是个人的拙见,愿与大家学习交流。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