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127|回复: 5

猪链球菌病防治知识问答(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2-11 19: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2.实验室检验方法都有哪些?
  答:第一种方法是病料直接涂片染色镜检。即用组织或血液或脓汁涂片,用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可见革兰氏阳性(紫色)短链球形或卵圆形细菌,也可呈单个散开或成双排列,无芽孢,有的可见到荚膜。
  第二种方法是细菌分离鉴定。即先接种于硫乙醇酸盐肉汤增菌培养后,再转种于血液琼脂平板上接种,37℃培养24~48小时,形成大头针帽大小,无色、黏稠、露珠状菌落,菌落周围有完全透明的溶血环现象。
  必要时可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试验(PCR)方法进行菌型鉴定。
  13.对猪链球菌病的快速诊断技术有哪些?
  答:针对目前流行的人畜共患的2型猪链球菌病,可采用简洁、快速的涂片染色镜检和PCR技术检测。其中PCR技术病料还可应用于鉴别2型猪链球菌毒性菌株和非毒性菌株。
  14.确诊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做什么试验?
  答:通常需要2~4天时间。主要用于做肝、脾、血液的涂片镜检,细菌分离鉴定,以及用PCR方法确认猪链球菌2型及检查是否具有毒力因子。
  15.如何采集、保存、运送和分离病原的样品?
  答:根据不同的病型采取不同的病料。败血型病猪,无菌操作采集新鲜的病死猪的心、肝、脾、肾和肺等病料(腐败病料可能含有杂菌),1~2厘米见方大小,放入干净自封袋或容器内,无泄漏包装,尽快冷藏运送到实验室。淋巴结脓肿型病猪,可用无菌注射器吸取未破溃的淋巴结脓肿内的脓汁。脑膜炎型病猪,则以无菌操作采取脑脊髓液及少量脑组织。
  16.是否有疫苗可用于预防猪链球菌病?
  答:目前已有猪链球菌疫苗产品,适用于猪链球菌病疫区和流行猪场的预防和紧急免疫。猪链球菌疫苗有弱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前者是由C群链球菌制备的,该疫苗对由猪链球菌2型引起疾病的预防效果不佳,已很少使用;猪链球菌2型灭活疫苗是由猪链球菌2型制备。截止到7月底,农业部批准的两家GMP认证的兽医生物制品企业生产,已经在向市场提供成熟的疫苗产品。
  17.抗菌素对猪链球菌病预防和治疗是否有效?
  答:在猪群发病时,对疫点内的同群健康猪和疫区内的猪,可选用高敏抗菌药物进行紧急预防性给药。抗菌性药物可选用头孢类、恩诺沙星或氧氟沙星等药物。
  抗菌性药物的使用应在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指导下进行。要求必须遵守兽药休药期的有关规定,即生猪出栏前生猪用药必须在兽药规定休药期前停用,防止出现药物残留。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楼主| 发表于 2006-2-11 19:52:44 | 显示全部楼层

猪链球菌病防治知识问答(二)

6、猪链球菌病死猪有哪些主要的剖检病变?
  答:败血型最急性型病例表现为口鼻流出红色泡沫液体,气管、支气管呈树枝状充血,常充满泡沫液体,肺充血肿胀。急性病例表现为耳、胸、腹下部和四肢内侧皮肤有一定数量的出血点,皮下组织广泛出血。病死猪全身淋巴结肿胀、出血。心包内积有淡黄色液体,心内膜出血。脾、肾肿大、出血。胃和小肠黏膜充血、出血。关节腔和浆膜腔有纤维素性渗出物。急性型耐过猪可转为慢性型,其病例表现为关节腔内有黄色胶胨样、纤维素性以及脓性渗出物。
  脑膜炎型病例表现为脑膜充血、出血、溢血,个别病例出现脑膜下积液,脑组织切面有点状出血。部分病程长病猪呈多发性关节炎。
  7.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是什么?
  答:该病的流行虽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夏秋炎热、潮湿季节较为多发。本病流行大多呈散发和地方性流行,偶有暴发。
  在养猪场,猪链球菌病已成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经常成为一些病毒性疾病如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等的继发病。而且,常与一些疾病如附红细胞体病、巴氏杆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等混合感染。一些诱因如气候的变化、营养不良、卫生条件差、多雨和潮湿、长途运输等均可促使本病的发生。败血型的发病率一般为30%左右,有时在某些特定诱因作用下死亡率可达80%以上。
  8.猪链球菌病的发生与猪年龄、品种、性别有关吗?
  答:猪链球菌病可发生于各种年龄的猪,与品种和性别无关。常见于断奶前后仔猪多发。但仔猪多发败血症和脑膜炎,淋巴结脓肿型多发于育肥猪和成年猪。
  9.猪链球菌病在国内外的发生状况如何?
  答:猪链球菌病在世界上广泛分布。猪链球菌感染最早见于荷兰(1951年)和英国(1954年)等报道。此后,猪链球菌病在所有养猪业发达的国家都有报道。上世纪50、60年代,猪链球菌病在我国养猪场开始发生,70年代发病增加,80年代后逐渐严重。随着我国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猪链球菌病已成为养猪生产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流行范围扩大,其发病率不断升高,成为一些病毒性疾病的继发病,给我国养殖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根据相关报道,近年来在我国养猪业发达的地区和省份如四川、广东、江苏等省份都发生过本病。
  10.猪链球菌的抵抗力如何?
  答:猪链球菌2型在环境中的抵抗力较强。在经常性污染环境中,可以在粪、灰尘及水中存活较长时间。100℃煮沸水可直接杀灭本菌,60℃水中该菌可存活10分钟,50℃条件下可存活2小时;25℃时在灰尘和粪中分别只能存活24小时和8天,0℃时分别可以存活1个月和3个月;在4℃的动物尸体中能存活6周,在22~25℃可存活12天。
  但本菌对一般消毒剂敏感,常用的消毒剂和清洁剂能在1分钟内杀死细菌。
  11.如何诊断猪链球菌病?
  答:根据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验等可以作出诊断。在临床上,如果病猪不表现症状突然死亡,发现高烧、耳和鼻发绀、呼吸急促、神经症状,部分有关节肿、跛行等症状的,均可怀疑为猪链球菌病。在这种情况下,需按规定进行实验室检查确诊。
 楼主| 发表于 2006-2-11 19:53:12 | 显示全部楼层

猪链球菌病防治知识问答(四)

  18.猪链球菌病灭活疫苗的推荐免疫程序是什么?
  答:猪链球菌2型灭活疫苗的免疫程序为:
  妊娠母猪可于产前4周进行接种;仔猪分别于30日龄和45日龄各接种1次。后备母猪于配种前接种1次。
  19.猪链球菌病病猪舍、污染物品及其环境应如何消毒?
  答:对猪链球菌病病猪污染的猪舍、污染物及其环境可用含氯制剂、过氧乙酸和氢氧化钠等消毒剂进行彻底消毒。
  20.如何预防猪链球菌病的发生?
  答:(1)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消毒。无论对规模化养猪场,还是农村散养户,搞好饲养管理,坚持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保证猪群充足的营养,并减少应激因素,搞好环境卫生;控制人员和物品的流动,同时做好其他疫病的防治工作等。
  (2)在对猪只进行断尾、去齿和去势等操作时要加强局部的消毒。猪只出现外伤应及时进行外科处理,防止受到猪链球菌的感染。
  (3)规范引种,应严格执行检疫隔离制度,淘汰带菌母猪。
  (4)本病易发生、流行的地区和猪场可在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菌性药物如头孢类、恩诺沙星或氧氟沙星等,会收到一定的预防效果。抗菌药物的选择应基于药敏试验的结果,选用对猪链球菌敏感的药物。预防性用药必须遵守有关兽药休药期的规定。
  (5)发生疫情的地区和猪场应及时进行疫苗免疫接种。
  21.猪的饲养方式与猪链球菌病的发生有没有关系?
  答:猪的饲养方式与猪链球菌病的发生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在规模化养猪场,由于有良好的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完善的疫病预防与控制方案,因此猪链球菌病的发病率较低,控制程度较好。但对于散养户和规模较小的猪场,猪链球菌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一旦发生,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造成的损失也较大。
  22.发生猪链球菌病的地区,农户应如何配合政府做好工作?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有关规定,猪链球菌病被国家列为二类动物传染病。但鉴于该病是人畜共患病,存在很大的潜在威胁。如动物疫情已导致人的发病死亡,则必须按照《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的规定采取相应措施。因此,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农户们既不必害怕、恐惧,也不可忽视大意,要立即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并应配合政府做好隔离、封锁、紧急免疫、消毒等各项工作。对病死猪不得屠宰、不得食用、不得出售、不得转运。疫情处理工作人员,要注意个人防护,要配带防护手套等基本的防护设施,有伤口的人要特别注意个人防护,避免感染。


 楼主| 发表于 2006-2-11 19: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猪链球菌病防治知识问答(一)

1.什么是猪链球菌病?
  答:猪链球菌病是人畜共患的、由多种致病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常见的有猪败血性链球菌病和猪淋巴结脓肿两种类型。其主要特征是急性出血性败血症、化脓性淋巴结炎、脑膜炎以及关节炎。其中,以败血症的危害最大,在某些特定诱因作用下,发病猪群的死亡率可以达到80%以上。猪链球菌还可以感染特定人群发病,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有关规定,把该病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2.猪链球菌病的潜伏期有多长?
  答:猪链球菌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3天,长的可达6天以上。但其长短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菌株的毒力、猪群的抵抗力、猪只日龄大小、营养状况、饲养管理情况、环境卫生及应激因素等等。
  3.猪链球菌病在猪群间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答:猪链球菌自然感染部位是猪的上呼吸道(特别是扁桃体和鼻腔)、消化道和生殖道。病猪和带菌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其排泄物和分泌物中均有病原菌。病猪和未经无害化处理的死猪、内脏及废弃物,以及污染的饲料、饮水和运输工具等器物是本病传播的重要原因。
  该病主要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以及损伤的皮肤、黏膜感染。病猪或带菌猪与健康猪接触,病死猪处置不当,或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和运输工具等均可引起猪只大批发病而造成流行。
  4.猪链球菌是一种什么样的细菌?
  答:链球菌种类很多,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猪链球菌属于链球菌属中的一类,菌体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小于2.0微米,一般呈链状或成双排列,革兰氏染色呈阳性。菌落小,呈灰白色透明。多数致病菌株具有溶血能力。
  猪链球菌有多种型(1~34、1/2)以及一些无法定型的菌株。引起猪发病的链球菌以2型为主。溶菌酶释放蛋白(MRP)和细胞外蛋白因子(EF)是猪链球菌2型的两种重要的毒力因子。
  5.猪链球菌病有哪些主要临床表现和肉眼病变?
  答:依据临床表现不同,猪链球菌病可分为猪败血性链球菌病(败血型)、猪链球菌性脑膜炎(脑膜炎型)、猪淋巴结脓肿(淋巴结脓肿型)三种类型。
  败血型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种。其中最急性病例主要见于流行初期,发病急,病程短,往往不见任何异常症状猪就突然死亡。发病猪突然减食或停食,精神萎顿,体温升高到41~42℃,呼吸困难,便秘,结膜发绀,卧地不起,口、鼻流出淡红色泡沫样液体,多在6~24小时内死亡。
  急性型病猪表现为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达43℃,出现稽留热,食欲不振,眼结膜潮红,流泪,鼻腔中流出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呼吸急促,间有咳嗽,颈部、耳廓、腹下及四肢下端皮肤呈紫红色,有出血点,出现跛行,病程稍长,多在1~3天内死亡。
  慢性型病例多由急性型转变而来。病猪多表现为多发性关节炎,表现一肢或几肢关节肿胀,疼痛,高度跛行,甚至不能站立,严重的可瘫痪。病程可达2~3周。
  脑膜炎型以脑膜炎为主要症状。多发生于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如运动失调、盲目走动、转圈、空嚼、磨牙、仰卧,后躯麻痹,侧卧于地、四肢呈游泳状划动。病程短的几小时,长的1~5天,致死率极高。病程长的表现呈多发性关节炎。
  淋巴结脓肿型该型是由猪链球菌经口、鼻及皮肤损伤感染而引起。多见于断奶仔猪和育肥猪。主要表现为在颌下、咽部、耳下、颈部等部位的淋巴结化脓和形成脓肿。病程3~5周。
发表于 2006-10-26 14:45:24 | 显示全部楼层

re:这些都是非常好的东西。为何没人回复呢?

这些都是非常好的东西。为何没人回复呢?
发表于 2011-2-20 11: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好东西,太简单,无实例,没创意,没回复很正常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9 05:24,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