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研究应用概述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研究应用概述[size=3][b]核心摘要:[/b] 毒性及不良反应 耳毒性 由于药物在内耳蓄积,可使感觉毛细胞发生退行性和永久性改变。包括对前庭神经功能的损害,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和共济失调等,发生率依次为:新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 毒性及不良反应
耳毒性
由于药物在内耳蓄积,可使感觉毛细胞发生退行性和永久性改变。包括对前庭神经功能的损害,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和共济失调等,发生率依次为:新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另一方面为对耳蜗神经的损害,表现为听力减退或耳聋。对听力损害的发生率依次为:新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链霉素。
肾毒性
由于主要经肾排泄,尿药浓度高,并在肾蓄积。可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表现为蛋白尿、管形尿,严重者可致氮质血症及无尿症。忌与肾毒性药物合用。常用剂量下,各药损害发生率依次为:新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链霉素>奈替米星。
神经肌肉阻断作用
能与突触前膜上的钙结合部位结合,从而阻止乙酰胆碱释放。发生肌肉麻痹,呼吸暂停。可用钙剂或新斯的明等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
过敏反应
偶尔引起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发热等,也可引起过敏性休克,尤其是链霉素。一旦发生,应静注钙剂及皮下或肌肉注射肾上腺素或静脉滴注葡萄糖酸钙等抢救。
合理配伍用药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合并使用
作为静止期杀菌药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作为繁殖期杀菌药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配合使用,多数具有协同效应。常用的硫酸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壮观霉素、安普霉素等,与氨苄西林钠、头孢拉定、头孢氨苄等相互协同,增强疗效。但个别情况例外。[/size]
[size=3][/size]
[url=http://www.cnwinhua.com/right/sgxd/sgxd.htm][color=#0000ff][font=宋体]赢华牧业[/font][font=宋体]·曙光行动[/font][/color][/url]
[font=宋体][url=http://www.cnwinhua.com/right/sgxd/sgxd.htm][color=#0000ff]大型猪场技术研讨会巡回演讲[/color][/url][/font][font=宋体][/font]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