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56|回复: 1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难以深化的根本因素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4 10: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难以深化的根本因素分析[size=3][color=black]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矫正过于狭窄的专业教育的弊端(过弱的人文陶冶,过强的功利导向,过重的共性制约),以培养完整的人,我国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提出了加强通识教育的应对举措。各高校纷纷在厚基础、宽口径、增强适应性的思想指导之下,在教学计划中增设通识教育课程,加强课程的综合化及人文与科学课程的渗透,甚至尝试将大学前两年完全打通,力图培养通用性人才。但客观而言,迄今为止,我国大多数高校的通识教育探索还处于很低的层面,已有实践甚至没有触及通识教育的根本精神。多数大学所实施的通识教育不过是专业教育的点缀或装饰。本文力图分析造成这一现状的历史与现实原因。


一、缺乏自由教育的根基,使通识教育观难以生根发芽

自由教育发端于古希腊。它强调人在本质上和目的上是一个理性的、道德的和精神的存在体,人的教育应该是为知识而探讨知识,为真理而追求真理,并由此实现心灵的培养。按照这种思想,并非所有有用的知识都适合于教育,教育也并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掌握。有些实用科目的训练不仅不能使自由人的身体、心灵和智慧得到自由发展,相反,使人的身心趋向机械性的较低层次。教育也不是专为有用而进行的训练。它虽然不讲究实用,但实际上,有用莫过于此。古希腊文明能达到古代世界的顶峰,并非因为她强大,也并非因为她富庶,甚至不是因为她有什么奇妙的天赋,也不是因为她拥有杰出人才,但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因为其教育培养了使人自由的精神。古希腊教育的成功之处,在于对纯粹理性与个性自由发展的维护。个人的自由发展是希腊城邦繁荣和战胜强大敌人的根源。弱小的希腊联军两次战胜强大的波斯军队,表明自由人所释放的能量远超出俯首听命于专制暴君的奴隶。


随着社会的不断专业化,绝大多数人的视野及思维与活动空间越来越被局限在某一领域,教育逐渐变成了职业训练,或者以职业训练为主要目的。自由教育遂逐渐停留在理念层面而难以充分体现在教育实践之中。但在西方,自由教育的思想传统始终没有完全中断而是散见于类似人文教育、通识教育等各种现代教育思想流派及其实践探索之中。虽然,自由教育并不代表大学教育的全部精华,但在西方,它的精神却被真正的大学顽强地坚守着。在英国和德国等欧洲国家中,自由教育思想对大学教育实践的影响力始终没有被彻底削弱。这从英国的绅士教育传统与德国的纯学术教育传统的持久延续可以得到证明。英国大学适应科学思想的一个独特之处足以自由教育对抗科研,尤其是牛津和剑桥大学,甚至在19世纪70年代它们准备在教育中接受实验科学之时,也不准备抛弃它们珍爱的自由教育思想。即使实用主义价值观已经全方面渗入大学并开始主导大学的思想和行动,在英国,始终有人试图捍卫古典自由教育传统,纽曼即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强调大学应该致力于智力的培养和理性的发展,认为这种教育能培养伴随人一生的理智的习惯,如果一定要给这种教育指定一个实用的目的的话,那它的目的就在于训练良好的社会成员,使他准备去胜任任何职务,去精通任何一门学科,并能在任何社会安身,而不是训练某种特定的职业或专业人员。难得的是,在欧洲,对纽曼所倡导的思想,从来就不缺乏响应者。从19世纪中后期英国著名哲学家穆勒(Mill)主张将专业培训从大学中剔除从而维护自由教育,到20世纪初欧洲的新传统教育思潮,直至20世纪中后期亚斯贝尔斯等人倡导复兴古典自由教育以重塑大学理想,自由教育传统一直有着坚定的捍卫者。在北美大陆,自由教育传统甚至得到了发扬光大。无论是在强调适应社会要求不断变革的哈佛大学还是在相对强调保守的耶鲁大学中,自由教育理念都得到了毫不动摇地坚守。哈佛大学从建校初设置以古典文雅学科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到今天强调回到基础,所反映的就是一种自由教育的精神。哈佛大学强调了解时代的要求,适应社会的发展,并不是为了取悦于大众或者政府。它虽然不再致力于培养有闲贵族,但并未放弃塑造文化精英的理想,而是围绕这一理想展开其改革与发展进程的。哈佛大学的历任校长在具体办学理念及改革举措上可能各不相同,但在坚持自由教育理念上却基本一致。无论是早期改革者艾略特(Eliot,W.),还是其继任者劳厄尔 (Lowell,L.),或者是更现代的科南特(Conant,J),莫不强调大学要培养智力上全面发展的人、有广阔视野与思维及精神深度的人,而非瘸腿的专家。耶鲁大学以保守而著称,同时也以自由教育的坚定维护者而著称。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当然首推《1828年耶鲁报告》。这是美国高等教育史上第一篇为自由教育所做的正式辩护。它强调,大学的目的,在于提供心灵的训练和教养,扩张心灵的力量,充实具有知识的心灵,而古典文雅学科就是达成这种训练和教养的最佳科目,因此应该拒绝实用性技艺科目。自1828年以后,耶鲁大学每一位新校长上任之时,都会重申自由教育的理念,无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在战后,对自由教育理念的捍卫从未中断过。直到20世纪末期,其校长还在声称自由教育不是一种不现实的教育,而是一种自我塑造的实际行动,这种自我塑造的目的不在于找到一份工作,而在于发展自己,并最终从自我走出来,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为此,他呼吁大学要致力于发展学术和促进精神启蒙,并对美国大学的公司化趋势进行了尖锐批判。考察形形色色的现代通识教育,我们会发现,它们虽然有别于古典自由教育,其目标已从培养精神贵族转变为培养公民,其对象由上流社会子弟扩大到所有受教育者,其内容也不再排斥科学教育和专业教育,在价值趋向上也不再一概否定实用,但是,其基本内核依然是自由教育。在根本精神上,这些教育思想都强调自我权利的至高无上,主张不断扩张自我与个性。
[/color][/size]
[color=black][url=http://www.cnwinhua.com/right/sgxd/sgxd.htm][size=3][color=#800080][font=宋体]赢华牧业[/font][font=宋体]·曙光行动[/font][/color][/size][/url]
[font=宋体][url=http://www.cnwinhua.com/right/sgxd/sgxd.htm][size=3][color=#800080]大型猪场技术研讨会巡回演讲[/color][/size][/url][/font][font=宋体][/font]

[/color]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superfisherliu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5-14 19: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大学生都忙着谈恋爱了,哪里有这功夫呀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5 收起 理由
system + 5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21 18:39,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