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限位栏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工厂化养猪是产物。人们对母猪设置限位栏的初衷,是为了在猪的工厂化生产过程中便于对生产母猪-母猪进行质量管理与流水作业管理,以期待获得最大效益。经过20年的实践,限位栏在方便流水作业管理的同时,并未实现对母猪及其产品的良好质量管理,而且对母猪健康状态带来了巨大的伤害,进而使母猪生产性能下降、利用年限缩短、死淘率升高、对猪业生产系统产生了整体的负面效应。
1、缺乏运动引起的伤害
现代基因型的母猪,因强烈的单项选育,在生产性能提高的同时,采食量下降,体质也下降。体重130公斤左右的后备母猪配种后进入限位栏,然而,母猪个体增重到第五个生产周期才停止,即从初次妊娠的0.4公斤/天增重降到第五胎时的0公斤/天增重,此期间母猪体重增加约170公斤,但是,由于进入限位栏,完全丧失了运动的权利,在体重增加一倍之多的情况下,心脏却得不到相应的发育,心肺功能得不到相应的锻炼。笔者见到,原种猪在驱赶50-100米就100%出现了蓝眼眶,且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加快;长大杂交种猪驱赶100米左右有50%出现了蓝眼眶;在限位栏安静情况下就有10-20%的母猪呈现蓝眼眶。笔者在解剖中还见到母猪的心脏的大小向两个极端表现,正常猪的心脏为体重的0.28%,一头体重250公斤的母猪心脏重约0.7公斤,但许多被解剖的猪的心脏小于此数值,多在0.5公斤左右,部分母猪的心脏达到2.0公斤,呈现明显的心扩张、肺充血。这无不证明限位栏对母猪心肺实质组织和功能的伤害。
母猪的心肺功能不全必然导致无氧化能力降低,由此导致实质脏器和免疫系统的损害,降低了母猪的生产水平。
2、限位栏硬件对母猪的伤害
对肢蹄的损害
限位栏的后部漏缝板条过细(小于8厘米),漏缝过大(大于2厘米),特别是将板条与栏纵轴垂直安置,会使悬蹄卡在条缝中,造成悬蹄挫伤、感染乃至骨折;限位栏的实心部分若过于光滑,极易引起后蹄外展,内侧蹄踵炎;多数限位栏长为2米,四胎以上的母猪嫌短些,为了吃料饮水常将四肢集于腹下,长期形成了后肢卧系,使配种时后肢的承重能力减弱;有的限位栏地板为全实心,母猪后驱污染严重,造成后肢、蹄部感染、化脓,形成各种变形蹄,乃至丧失生产力。
对泌尿生殖系统的伤害
不少限位栏不能保持环境的清洁,母猪后躯被粪尿污染严重,母猪尿路短,如果不讲究后躯的卫生,易形成泌尿系统的上行感染;加上饮水器流量小、缺乏运动、母猪饮水量小,从而减少了尿液对尿路的冲洗作用。研究表明,在限位栏中的母猪的分娩时间长,分娩后泌尿系统感染的几率大增。
3、限位栏对母猪的行为、社交和心理的伤害
猪的行为、社交以及心理活动多交织在一起,互为因果并受环境的制约。关在限位栏中的母猪因为限料首先感到饥饿,继而表现出不安与烦躁,当欲望得不到满足、自由又受到限制的情况下,会出现无故的舔舐、摩擦、空嚼、摇头、反复撕咬或嚼猪栏、反复吸饮水器、反复打哈欠等等刻板的动作。有刻板动作的母猪一般生产力低下。
在限位栏中的母猪长期处于单纯环境中,缺乏社交、缺乏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造成转栏非常困难,隐形发情比例提高,由于不能学习其他母猪的母性行为,部分母猪产后拒绝哺乳或者害怕亲子。
4、不能实施精确饲喂对母猪的伤害
受操作者素质与眼观定量的粗略性,限位栏系统不可能做到个性化精确饲喂,因此,生产中常常可见猪群膘情差异变大,过肥过瘦对母猪生产性造成极大的影响。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