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527|回复: 8

关于玉米发霉的几点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14 11:4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了解了一下生霉粒和霉变粒的区别:生霉粒是指粒面生霉的颗粒,霉变粒是指发生霉变,伤到胚或胚乳。那么:
   1、国标2%的生霉粒中含不含霉变粒,即胚发生霉变的算不算生霉粒?
   2、有些胚已变黑的玉米,但看不到明显的霉点,算不算生霉粒?
    另外国标用生霉“粒‘而不用生霉“率”表达,感觉确实用词恰当。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30 收起 理由
山中的漫游者 + 30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楼主| 发表于 2009-4-14 17:44:39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查“生霉粒”归到“不完善粒”中,即还有饲用价值,而“霉变粒”归到了“杂质”中。这样看来“霉变粒”应不包含在“生霉粒”中,那么以后控制玉米应注意“杂质”这项指标,不知大家意见如何?
发表于 2009-4-14 18:3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查了下08年的玉米国标,里面只对“生霉粒”做了解释。是指的粒面生霉的颗粒。
在要求里面,也是规定的“生霉粒”少于等于2%,而不是规定的“生霉率”或“霉变率”

第一:我想知道肖总说的“霉变粒”的定义是从何而来,或者说“霉变粒”只是“生霉粒”的俗称呢?
第二:国标中规定“生霉粒”小于等于2%,那是不是计算生霉粒的时候不能按照重量计算,而是要求按照生霉颗粒的数量来确定?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09:41:46 | 显示全部楼层
1、“霉变粒”和“生霉粒”属于两个概念,只是我们平时混为一谈。
2、“生霉粒”是按重量而不是按颗粒数计算。
3、“生霉率”的含义是生霉的那一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即如果一个颗粒中有一部分发霉,要把这一部分切下来计算.与“生霉粒”含义不同。
发表于 2009-7-1 00: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这么严格的规定啊,不管在哪?霉了,不就是霉粒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3 22: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霉了以后怎么办,真菌毒素会超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4 08: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紫外不错,可以防止判断过于主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5 19: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霉多霉少都是霉呀,不必细究,在质量问题上,宁愿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8 10:5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麽多的玉米怎么一个一个的去数呀,也太麻烦了吧,按生霉率的话,挑出生霉的直接称重就可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25 06:51,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