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自然养猪法关键技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2008年8月6日,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张洪本副局长主持召开了“自然养猪法关键技术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山东省自然养猪法专家组发酵床养猪、发酵床养殖、发酵床养猪施工图、发酵床养猪技术、发酵床技术成员与临沂、枣庄、泰安、烟台、潍坊、济宁、东营等市自然养猪法技术负责人、部分规模猪场户代表30余人,会议就当前自然养猪法推广应用、关键技术配套情况进行了交流,讨论修改了《山东省自然养猪法实施意见》,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现将会议情况纪要如下: 通过全省各级畜牧部门的宣传推广,各级领导重视、从业者愿意使用,自然养猪法成为多年来业务部门最好推广的一项新技术。到2008年7月底,全省已举办的自然养猪法学习班、交流会、观摩会等共468期,培训人员20000余人次,接待参观人数4万多人次。其中省畜牧总站和17市联合举办的自然养猪法学习班就达60余期,培训12000多人次;全省推广使用自然养猪法已建发酵床面积105万多平方米,存养发酵床养猪、发酵床养殖、发酵床养猪施工图、发酵床养猪技术、发酵床技术生猪121多万头。临沂市到7月底,535家养猪场户推广使用自然养猪法,建设发酵床面积38万平方米,存栏生猪35.5万头。烟台市今年已新建发酵床面积12.8万平方米,存栏生猪15万多头。烟台龙大集团已投资3000万元改造建设了3万多平方米的发酵床,到9月底可完成4万平方米发酵床的建设任务,每改造一处万头猪场可节约粪污处理和有机肥占地20多亩。沂水县自然养猪法猪场达到94家,发酵床面积12平方米,存栏生猪8.5万头。 与会人员反映,目前在自然养猪法推广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对自然养猪法知识宣传还不到位。一些地方在推广过程中,对自然养猪法的基本知识宣传不够,技术服务不到位,养猪场户对技术了解不全面,操作不规范,关键技术应用有偏差。 二是猪舍设建设不合理。不能确保冬天保温除湿、夏天通风降温,个别地方有贪大求洋、搞形象工程的现象,使建设成本大大增加。 四是垫料原料使用面窄。养猪场户不能根据“碳氮比”因地制宜的选择垫料,而一味地依赖锯末和稻壳,导致垫料成本高,一次性投入多。 五是舆论导向有偏差。部分媒体、专家及公司,宣传此法不消毒、不使用抗生素等等,甚至喊出懒汉养猪的口号,这些说法都是不对的。 六是基础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自然养猪法在迅速推广的同时,部分技术环节还缺少足够的试验数据支持,还需要进一步试验完善。 (一)在猪舍设计上,建设前要结合自然养猪法猪舍建设的基本原则,详细考察地下水位、排水、通风、采光等因素;建筑材料选择和内部设置方面要注意夏季防暑、冬季除湿的问题,屋顶要采用隔热性能良好的材料,确实做到因地制宜,不要贪大求洋。下一步不能再一味地鼓励新建猪场,而应将重点转移到推行旧猪舍的自然养猪法改造。 (二)在垫料选择上,要根据“碳氮比”原理选择垫料原料,拓展垫料原料来源。发酵池建设深度不应高于80公分,不低于50公分即可。可以在中小型养猪场户推行底部为整株玉米秸秆、树枝等的分层垫料,以解决垫料成本过高,一次性投入大的问题。 (三)自然养猪法只是一种饲养方法,不能解决养猪生产的所有问题,饲养管理仍然需要精细化。夏季需要改变垫料的管理方法,保证排泄区不过湿,垫料翻耙最好选择早上6:30以前和下午5:00以后。 (五)在修改完善的基础上,尽快出台《山东省自然养猪法实施意见》,以便指导全省自然养猪法推广工作健康有序进行。建议专家组,对现有技术进行熟化、简化,制定《山东自然养猪法技术操作规范》,促进推广技术的实用化、标准化和规范化,避免广大饲养者走弯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