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960|回复: 5

国务院通过新增1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8 21:3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新网4月8日电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  会议指出,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也是当前扩大内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巨大成就,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但必须清醒地认识,随着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粮食增产制约因素增多,利用国际市场调剂国内粮食余缺空间有限,我国粮食安全依然面临严峻挑战。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建立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地方政府抓粮积极性,着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的《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1000亿斤以上,比现有产能增加1000亿斤;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亿亩,基本农田面积15.6亿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5.8亿亩以上,粮食单产水平达到700斤。为此,要科学确定粮食增产技术路线,重点从改造中低产田、选育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复种指数、推广重大技术措施、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加大病虫害防控等6个方面挖掘粮食增产潜力。要发挥比较优势,完善粮食生产区域布局。增强粮食主产区产粮大县商品粮调出能力,提升非主产区产粮大县的区域自给能力,适度开发粮食生产后备资源,提高其他地区粮食生产水平,重视节水灌溉和生态保护。要完善政策,增加政府投资,调动金融机构、农业企业和农民增加粮食生产投入的积极性。会议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指导协调,认真抓好规划的组织实施,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实现新增粮食生产能力目标。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胡文辉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14: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过半个月,中国东北地区将全面开始春耕。

  “我们去年已经开始给部分灌区供水了。”4月7日,吉林省白城市引嫩入白工程负责人张景玮向本报记者表示:“这个项目现在来看,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在最初的规划中,这个项目将为白城市增加灌溉面积50万亩。白城市位于吉林西部,由于水资源少、盐碱地多,粮食生产相当落后。但是在吉林省到2012年增产百亿斤商品粮的规划中,它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一个市将增产粮食30亿斤以上。

  由于吉林省粮食增产计划获得通过,跟白城市有关的水利工程,资金得到保证后,进度都明显加快。张景玮说,目前预计工程2011年可以完工。而在最初的工程规划中,完工时间是2014年。

  自2008年7月,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总体规划获得国务院通过。此后,这种将水利、环保、农业、林业、气象等多个部门多个项目统一到粮食增产规划下,再报请列入国家规划获得中央财政支持的方式,为各地纷纷效仿。而发改委也正式开始制定全国范围的千亿斤粮食增产规划。

  4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会议提到,要建立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着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据我所知,目前全国各省报到发改委的粮食增产规划总体增加的产能,已经接近2000亿斤了。”4月1日,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会长白美清在第十二届中国粮食论坛上表示:“现在有的地方对粮食增产有可能太乐观了。”白曾任商业部副部长、国家粮食储备局局长。

  各地增产规划

  对于中国的粮食产量来说,6年是一个基本阶段。

  1978年,中国粮食总产量3.64亿吨。在包产到户、杂交稻推广、黄淮海和东北加大投入等一系列政策帮助下,1984年,终于突破4亿吨的大关。12年后,1996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5亿吨。2008年,由于气候条件适宜、国家动用了最低保护价等一系列手段鼓励农民种粮积极性,中国粮食总产量创下历史纪录:52850万吨。

  也就是说,在过去的12年,中国粮食增产了2400万吨。

  而目前各地公布的增产规划包括:吉林到2012年增产100亿斤,黑龙江到2015年增产233斤,河南到2020年增产300亿斤,四川到2012年增产100亿斤,江西到2020年增产270亿斤,安徽到2020年增产220亿斤,内蒙古到2015年增产100亿斤。据相关官员透露,此外还有一些东部省份也上报了相关增产规划。

  到目前为止,除吉林、黑龙江、河南三省计划获得批准外,其他仍在审核过程中。这三省合计增产600亿斤,已经占去千亿斤粮食增产规划总目标的近2/3。

  “(各地上报)这些规划不可能都完成。”一位参与了发改委粮食战略工程论证的专家表示:“如果要完成,除非虚报数字。”

  “吉林、黑龙江、河南完成计划可能性还是相对比较大的。”粮食系统一位官员表示,东北地区人均耕地较多,吉林人均3.07亩、黑龙江人均4.6亩,并且机械化水平较高,适宜大规模生产。而河南的人均耕地只有1.3亩,人口密度相当于日本两倍,供应自身粮食的压力已经很大。

  “吉林省2008年取得大丰收,粮食总产量已经达到560亿斤,离总产600亿斤的2012年目标只剩40亿斤。”吉林省粮食经济研究所所长刘笑然说:“所以增产幅度不算大,应该是可以如期完成的。”

  2008年,黑龙江省总产量845亿斤,也创下了历史纪录,距离2015年的目标还有155亿斤。

  河南省农科院专家许为钢曾经向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带队的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建设调研组做过汇报。“我认为河南完全可以在不增加耕地的条件下完成这一目标。”他向本报记者表示:“重点在改造河南南部和东部,如商丘、南阳、驻马店地区的中低产田。”

  前述粮食系统官员向本报记者表示,目前争议最大的增产计划来自四川。四川规划提出,从2008年到2012年,每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0亿斤,其中马铃薯8.3亿斤、水稻7.2亿斤、玉米4.5亿斤。

  “国内一般统计时,马铃薯只是粮食替代物,不列入粮食统计。”该官员说:“另外现在中国粮食生产中心北移,南方产区粮食生产总量占全国的比重在下降,山东、安徽、江西、江苏、湖南这样的主产区逐步转向产销平衡区,调出粮食的能力正在减弱,而现在国家更关心的是,如何确保主产区的产量增加,为全国提供商品粮源。”

  中央投资诱惑

  在吉林百亿斤粮食增产规划获批后的短短半年中,中国各地上报粮食增产规划超过中央政府计划两倍,皆因列入国家规划后,相关项目就能得到资金上的大力支持。

  此前吉林省已经公布,为了增产百亿斤粮食,到2012年投资260亿元。“其中水利投资超过100亿元。”吉林省水利厅副厅长宿政向本报记者表示:“今年投了20多个亿。”

  事实上,早在粮食增产规划提出之前,引嫩入白、大安灌区、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早已上马,但全部存在资金短缺问题。

  2006年,吉林曾试图将这一批水利项目对外招商,当时公布的情况是: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投资132亿元,引嫩入白投资总额18.9亿元,大安灌区投资总额12.2亿元,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投资总额30.4亿元。

  在当时吉林省的招商说明中,尽管也提到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可开发农田灌溉面积300万亩,大安灌区每年将提供优质商品粮稻米30万吨,引嫩入白工程可以增加灌溉面积50万亩,但更多得到强调的,仍然是工业用水、电厂以及城市供水。

  但是招商引资并未取得效果,由于中国水务制度尚不健全,很少有资本表现出对公共水利工程的兴趣。

  获准列入粮食增产规划后,一切都变了。此前吉林省官员公开表示,为粮食增产规划投资的260亿,将来自国家补助、银行贷款、省内自筹三个部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说,其中国家补助在1/3以上。

  此前国开行已经与吉林省签约,为百亿斤商品粮增产规划提供融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一位经理也向本报记者表示,农发行将为粮食增产规划获得通过的省份提供融资支持。

  此后各省制定的增产规划,投资规模惊人。河南省发改委表示,到2020年总共投资3000亿元,其中到2009年底就要完成投资500亿元。一位黑龙江农业系统官员向本报记者表示,黑龙江计划总投资超过600亿元,希望国家资金支持超过400亿元。安徽则提出,省内可以自己解决资金390亿元,国家承担700亿元,另外再融资570亿元。

  “不排除有的地方有虚报投资的可能,但是对于很多省的农业来说,农林水利一些基本投入长期缺乏资金,地方财政无力承担,也是地方现在通过制定规划争取国家支持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位地方粮食部门官员表示。

  据中国农业统计年鉴显示,从1996年到2006年,中国农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的份额逐年下降,从23.33%下降到14.92%。而在被认为财政对农业生产支持力度最大的农林水利气象部门事业费上,从2002年到2006年,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中,有7个出现下降,其余除江苏外,皆勉强持平。记者 滕晓萌
发表于 2009-4-9 14: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着大规模的基建,能否保持在18亿亩耕地令人担忧
发表于 2009-4-9 14:3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吉林肯定能完成任务。
把山上的树都罚掉,把祖宗的坟头都刨掉.
坚决支持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让满山遍野都是大苞米。
到时候咱农民也住楼房,节约土地么。
死后为了给后代造福,直接把尸体发酵做化肥。多好!!!!!

反正这国家也不是一个人,就折腾呗.
 楼主| 发表于 2009-4-10 08:32:03 | 显示全部楼层
  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下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1000亿斤/年以上,比现有产能增加1000亿斤。

  规划还提出,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亿亩,基本农田面积15.6亿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5.8亿亩以上,粮食单产水平达到700斤。

  此前在去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已通过了《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总体规划》。按照这一规划,产粮大省吉林将在5年内投资260亿元,将粮食总产量提高100亿斤/年,从500亿斤提高到600亿斤。那次会议还明确要求有关部门和粮食增产潜力较大的地区抓紧研究增加粮食生产的规划和措施。

  据了解,河南、黑龙江、四川、安徽等产粮大省已相继上报了自己的粮食增产规划。还有一些省份正在编制或已经编制了相应的规划。

  “在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的背景下,各地的粮食增产规划如果获得批准,一方面能得到中央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也能为地方带来政绩。因此各地申报热情高涨。”农业部一位官员告诉CBN记者。

  但目前并无官方消息证实除吉林外,其他省份上报的增产计划是否通过了审批。近日有媒体称,国家发改委通过了河南和黑龙江的增产计划,四川等省份的规划则被退回。

  “有的省份的规划被驳回是很正常的——不是报了规划就能批的。主管部门需要统筹安排,进行总体规划,通过科学论证来分析哪些地区有较大的增产潜力。”上述农业部官员说。

  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徐小青对CBN记者表示:“目前有没有获得批准,以及批准的先后次序并不重要。河南、黑龙江、吉林这些基础条件好、生产能力强的粮食主产区,是国家为了保证粮食安全而重点支持的区域,通过只是早晚的事情。”

  徐小青认为,从客观条件分析,后备土地充足、水资源丰富、中低产田改造潜力大的地区,必然会成为国家粮食增产规划中的主力军。

  上述农业部官员进一步透露,一些省份的规划被驳回,是因为本身不具备大规模增产的潜力,而并非有些人猜测的那样,粮食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

  他说:“尽管全国粮食连续5年丰收,但据我们调研,很多省份上报的粮食产量是以当地享受补贴的土地面积乘以单产,再乘以相应系数计算出来的,并不十分准确。具体粮食库存还需要等到清仓查库以后才能清楚。因此,粮食供过于求的说法并不成立,国家对于粮食安全问题也丝毫没有放松。”

  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指出,随着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中国的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同时,粮食增产的制约因素增多,利用国际市场调剂国内粮食余缺的空间有限,我国粮食安全依然面临严峻挑战。必须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规划》称,将重点从改造中低产田、选育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复种指数、推广重大技术措施、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加大病虫害防控等6个方面挖掘粮食增产潜力。 
发表于 2009-4-10 14:2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事啊,中国要是粮食出问题了那就是大问题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2 14:4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