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53|回复: 0

引起仔猪腹泻的主要因素及其防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6 14:4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引起仔猪腹泻的主要因素及其防制


仔猪腹泻,是多种因素引起一种常见疾病,以出生后3~7d、断乳后10~18d的仔猪多发。发病后的仔猪常表现为厌食、消化机能紊乱、腹泻、水肿、生长迟缓等症状。发病率为30%~50%;在死亡率15~20%。冬季发病率可达70%,死亡率20%~40%。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  
1  仔猪发生腹泻的主要因素
1.1 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腹泻
在仔猪的饲养过程中,常常因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猪舍内的环境不卫生;消毒不彻底或不消毒;使病原微生物大量生长繁殖,并感染到猪的体内;免疫失败或其它因素造成的病原微生物感染;使仔猪发生病毒性腹泻、细菌性腹泻、寄生虫性腹泻。
1.2 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腹泻
1.2.1饲料与饮水  母猪和仔猪饲喂霉变腐败的饲料、饮用污水、更换饲料不当、通风和保温不当等都可引起仔猪发生腹泻。
1.2.2 应激反应引起的腹泻  当仔猪断乳、突然更换饲料、分群等,都是对仔猪的刺激。如果做的不好,会引起仔猪产生应激反应。应激反应对仔猪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采食量减少,饲料利用率降低,造成消化不良而发生腹泻。仔猪断奶后,由摄取乳汁改为固体饲料时,在饲料中干物质磨损作用下,小肠内的绒毛很快而变短,甚至脱落;同时绒毛由高密度手指状变为宽叶状或平舌状,隐窝加深,使肠道的消化吸收面积减小,严重影响仔猪的消化机能。此时食糜中的营养物质不能充分地消化、吸收,而以腹泻的形式排出。另外,仔猪断奶后胃肠道的内环境发生改变,pH值上升,导致乳酸杆菌等优势菌群的数量减少,大肠杆菌数量增多,也易发生腹泻。
1.2.3 猪舍内温度过低引起的腹泻   仔猪对环境温度很敏感,尤其是初生仔猪,体脂很薄,体温调节系统尚未完善,体温调节的机能很差。当舍内温度低于其生理临界温度时,常因环境的低温度而导致腹泻的发生。
1.2.4 猪舍内环境不良引起的腹泻   猪舍内不卫生,粪便不能及时清理,使粪尿堆积发酵;通风不良,相对湿度加大;产生有害气体增多;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使仔猪的防御能力降低,引起仔猪发生腹泻。  
1.3 母乳的因素
母乳的因素有,①仔猪过量的吃了分泌充分、乳脂率较高母乳,造成乳汁不能完全被消化吸收而导致腹泻;②母猪产仔后无乳,仔猪不能及时吃到初乳,使免疫机能降低而引起腹泻。 ③乳头不卫生,引起仔猪发生腹泻。
1.4 饲料因素
①饲料中含有能引起仔猪发生超敏反应的抗原物质,如大豆蛋白中的球蛋白和β-聚球蛋白;这种物质增多,可引起小肠绒毛萎缩,肠道损伤,使双糖酶的含量减少,活性降低,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减弱,而发生腹泻。②因早期断奶发生腹泻。仔猪消化道及酶系尚未发育完全,而且胃内pH值较高,不利于胃蛋白酶原的转化,降低了饲料中的蛋白质在小肠内的消化和吸收,使蛋白质不能完全被消化吸收。消化、吸收不完全的蛋白质进入到大肠内,在细菌作用下产生大量腐败物质,刺激结肠导致结肠损伤,使结肠吸收水分的能力降低,而发生腹泻。③仔猪饲料配比不合理。饲料中的电解质不平衡或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如缺硒,导致仔猪发生腹泻。④饲料受到污染。饲料受到病原微生物、有毒物质的污染使仔猪感染而发生腹泻。⑤添加药物过量,使仔猪中毒而发生腹泻。
2  仔猪腹泻的防制措施
2.1 加强饲养管理  保持猪场及舍内环境卫生,做到勤起、勤垫、勤打扫、保温、干燥。
2.2 建立严格消毒制度,定期消毒。可选10%~20%石灰乳、3%碱溶液、1%~2%来苏尔溶液、0.5%~1%高锰酸钾溶液等药物,进行消毒,每7~15d消毒一次。
2.3 合理控制采食量
在仔猪断奶后的前一段时间内,限制其采食量,以减少饲料蛋白质进入肠道的量,避免造成消化不良;减轻饲料蛋白质的抗原作用、腐败作用以及对肠道损伤;有助于减少大肠杆菌等病原菌的摄入,从而降低腹泻的发生。
2.4 减少应激
仔猪对环境适应性很差,应避免或减轻仔猪在断奶、换料和分群等过程中的应激因素。要提早补料,可在1周龄左右开始诱食补料;采用逐渐断奶法,让仔猪有一个适应过程。在发生条件骤变时,应在料中添加Vc、VE和电解多维等抗应激添加剂,并对断奶后的仔猪采用阶段饲喂。即从断奶前的高脂肪高乳糖的母乳,转换为由谷物和豆粕组成的低脂、低乳糖、高淀粉的饲料。以减少应激反应。
2.5 合理搭配饲料
2.5.1 适宜的蛋白质  仔猪的消化液中,蛋白酶活性较低。而且饲料蛋白质是抗原物质来源之一,所以要适当降低饲料中的蛋白质的含量,并注意饲料蛋白质的品质。蛋白质含量应控制在20%以下。仔猪不适应植物性蛋白质高的饲料,在使用豆粕或豆饼提供的蛋白熟,不能超过总蛋白的60%。
2.5.2 适当提高日粮中的纤维素  适量的粗纤维,可以降低饲料养分浓度和增加饱感,使养分摄入量与仔猪消化能力平衡,并促进胃肠蠕动和食糜流动,加快病原菌的排出。减少腹泻的发生。
2.5.3 添加酶制剂  酶制剂能减轻或消除饲料抗营养因子的影响,弥补内源性消化酶的不足,刺激仔猪消化系统的发育,促进消化酶的分泌。  
2.5.4 添加促生长抗生素  抗生素可以降低肠壁厚度,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仔猪生长;抗生素还可抑制肠道内有害微生物,加速肠道的免疫耐受过程,从而减轻肠道损害,防止腹泻的发生。
2.6 进行免疫  
仔猪出生后,立即在小腿内侧注射猪瘟疫苗2mL,注苗后2h开始哺乳,对控制猪瘟效果明显。7d注射伪狂犬疫苗;14~18日龄时注射仔猪水肿病疫苗;20~30日龄时注射仔猪副伤寒弱毒苗;仔猪断奶后,可在饲料中添加次碳酸铋来保护肠道,每次用量为1~3mg,拌入饲料中,3次/d,自断奶之日起连用一周;结合仔猪阉割,进行猪瘟、口蹄疫疫苗的注射。对仔猪黄、白痢可在母猪产前15~20d注射1次仔猪K88K99基因双价工程苗进行预防;对于仔猪红痢可在母猪产前30d和15d各注射一次仔猪红痢氢氧化铝菌苗进行预防。也可在妊娠母猪饲料中添加VE;或在配种前2周内及妊娠期间添加低分子脂肪酸,以提高母猪初乳中的抗体,增强仔猪的免疫能力,减少腹泻的发生。
2.7  治  疗
对于发生腹泻的仔猪,要及时诊断和治疗。要采用综合防制措施、对因、对症治疗。   
2.7.1 及时补液  对发病轻,能饮食的病猪口服:葡萄糖20g、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g,加水到1000mL。对严重脱水病猪要进行静脉输液。可用10%的葡萄糖溶液、青霉素、碳酸氢钠溶液静脉注射,用量可根据仔猪的大小和病情而定。   
2.7.2 调节胃肠功能  内服乳酶生、胃蛋白酶、鞣酸蛋白酶和干酵母等。
2.7.3 止泻  可用郑州三叶生产的“百胜散”,150~200g/头灌服,1次/d,连用3d,有较好的疗效。也可用活性炭、阿托品等药物进行治疗。
2.7.4 应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在补液的同时可以添加链霉素、青霉素等;也可以做肌肉注射或拌料用。

发酵床养猪,新技术,新科学,全国都在推广使用!
发酵床养猪有六大优点:三省 两提 一增 一减 零排放
三省:免清粪,免冲洗,提高饲料转化率,省饲料20%,省水90%,省劳动力60%
两提:少得病,少用药,提高免疫力抵抗力,提高猪肉品质。
一增:降低养殖成本,提高个体重量,增加养殖效益,每头猪多挣100到150元
一减:减少存栏时间,提前15到20天出栏。
零排放:猪粪尿全部在猪舍内降解,没有污水和粪便向外排放。


利用EM-菌种发酵饲料,新技术,新科学。
发酵饲料主要有六大优点:
1.提高饲料利用率。
2.节省精料(发酵秸秆等一些粗饲料),促进猪的生长。
3.能有效降低饲养成本。
4.使饲料除毒脱毒。
5.扩大了饲料的来源。
6.改善饲料适口性

发酵床养猪法法中需要在饮水中添加益生菌液或其他益生制剂物质,所以可以在猪舍一头做一水箱,每隔半月在水箱中添加益生菌液,用于猪只的保健。提高猪只对日益增多而复杂的
疾病的抵抗力。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yisiyi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23 17:39,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