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142|回复: 28

对寄生虫现在有什么好办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3 23:5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寄生虫现在有什么好办法?请朋友们介绍一下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zuoyf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4-5 00:5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寄生虫的种类很多哦,楼主题目有点大,呵呵~~
不过敌百虫是个选择 注意使用时 水体的酸碱度问题  偏碱性水体慎用~~
 楼主| 发表于 2009-4-5 22: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的朋友,我主要想问的是对车轮虫、小瓜虫等的药物
发表于 2009-4-5 23: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车轮虫、小瓜虫”?不太清楚
 楼主| 发表于 2009-4-5 23:4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鱼的寄生虫!!!!!
发表于 2009-4-6 22:5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机会很好啊,以后要多像您学习啊。
发表于 2009-4-7 01: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给你提供点资料:(希望对你有用)
小瓜虫病——又称白点病。
[病原体] 为凹口科、小瓜虫属、多子小瓜虫。这是一类体型比较大的纤毛虫。它的形态在幼虫期和成虫期有很大的差别。小瓜虫的幼虫侵袭鱼的皮肤和鳃,尤以皮肤为普遍。当幼虫感染了寄主后,就钻进皮肤或鳃的上皮组织,把身体包在由寄主分泌的小囊胞内,在胞内生长发育,变为成虫。成虫冲破囊胞落入水中,自由游动一段时间后落在水体底部,静止下来,分泌一层胶质的胞囊。胞囊里的虫体分裂法繁殖,产生几百甚至成千的纤毛幼虫。幼虫出来,在水中自由游动,寻找寄主,这就是小瓜虫的感染期。幼虫感染了新寄主,又开始它的生活史。
  [症状]鱼体感染初期,胸、背、尾鳍和体表皮肤均有白点状分布,此时病鱼照常觅食活动,几天后白点布满全身,鱼体失去活动能力,常呈呆滞状,浮于水面,游动迟钝,食欲不振,体质消瘦,皮肤伴有出血点,有时左右摆动,并在水族箱壁、水草、砂石旁侧身迅速游动蹭痒,游泳逐渐失去平衡。病程一般5~10天。传染速度极快,若治疗不及时,短时间内可造成大批死亡。
  小瓜虫的适宜水温为15~25℃。此病多在初冬、春末和梅雨季节发生,尤其在缺乏光照、低温、缺乏活饵的情况下容易流行。当水温升至28℃时,小瓜虫就会开始死亡。
  [防治方法] 多采用小瓜虫不耐高温的弱点,提高水温,再配备药物治疗,通常治愈率可达90%以上。若治疗及时,治愈率可达100%。
用百万分之零点零五(0.05ppm)的孔雀石绿和百万分之二十五(25ppm)的甲醛溶液混合处理,疗效较好;也可用1%盐水浸泡数天,或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甲基蓝溶液,每天浸泡6小时;或用28~30℃的百万分之二(2ppm)的盐酸奎宁药液浸泡3~5天,或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硝酸亚汞药液浸泡30分钟;或用百万分之五十至七十(50~70ppm)浓度的红汞溶液浸泡5~15分钟,或用百万分之零点一至零点二(0.1~0.2ppm)的硝酸汞溶液泼洒,均可取得良好效果。
发表于 2009-4-7 01: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车轮虫病
[病原体] 为壶形科车轮虫属和小车轮虫属等两属十多种。种类多,分布广,一年四季都可出现。
[症状] 可以寄生于海水及淡水鱼类的体表、鳃部和鼻孔等处。侵袭皮肤的种类体型比较大,侵袭鳃瓣的种类体型比较小。此虫对幼鱼危害最大。一般在面积小、水较浅、密度大、水质较脏的水体中最容易发生,常造成大批鱼苗死亡。
当大量车轮虫侵入鱼体时,病鱼分泌大量粘液,形成一片白斑。病鱼食欲减退,体色变淡,体质消瘦,游泳缓慢,,离群独泳,浮头水面,严重影响鱼的生长发育。尤其是侵入鳃器中的虫体,破坏鳃组织,引起细菌感染,使鳃丝腐烂,造成窒息死亡。
车轮虫的繁殖温度为20~28℃,和热带鱼的适宜水温相一致。在水体小而浅、食料不足、放养过密的条件下,若有车轮虫病原体存在,饲养鱼很容易患病。
[防治方法] 可用2%食盐水浸泡病鱼15~20分钟,或用8%硫酸铜溶液浸泡15分钟,或用百万分之零点七(0.7ppm)的硫酸铜泼洒,或用百万分之零点七(0.7ppm)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洒入鱼箱,均可取得一定疗效。
发表于 2009-4-9 15: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车轮虫在温度20度以上时,生殖速度两天翻一倍
通常的硫酸铜效果一般,成本高加上坏水,已经用的不多了
阿维菌素有一定的效果,多数的中药如苦森之类的也不理想
现在不只车论虫,包括指环虫都无特效药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20: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是世界难题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0 08:23,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