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yl

养鸡技术服务专帖--syl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11 17: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鸡吃的多蛋白质会生病的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1 17: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弄错了,是鸡舍8米宽、50米长,能养5600只肉鸡,需多大的风机?几台?湿帘面积多大够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1 18:2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yl 于 2009-5-11 18:36 编辑

湿帘还是以窗户的面积做吧 ,先看看情况,要是达不到效果在于窗户对应的地方再开一个口 我把图片给您发过去了 ,实在不行的情况下用这样的湿帘,湿帘风冷机,50十米的鸡舍最好用第三种方案通风效果最好了(刚刚发的图),功率用多大的最好上买设备的拿去问问,他们会给出最佳的选择!
图片3.jpg
图片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4 16:03:40 | 显示全部楼层
蛋鸡正常生产情况下,鲜蛋表面清洁光滑,蛋壳坚固完整,颜色均衡稳定,形体大小一致,拿在手中沉重感良好,互相碰撞声音清脆而不易破裂;打开蛋壳后内无杂质异物,蛋黄完整饱满,蛋白稀稠分明。如果产蛋鸡群存在营养失调、代谢障碍、环境应激、疾病困扰、管理不善等方面的问题和不足时,往往造成非正常蛋的发生和增多。根据近几年来笼养蛋鸡的示范推广和规模实践,对产蛋鸡十三种非正常蛋的类型特点及发生原因作粗浅探讨,为养鸡生产者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提供借鉴。
  1、无壳蛋:只有蛋黄蛋白,没有蛋壳形成的鸡蛋。其发生的原因有五种情况:一是日粮中钙量长期不足,并使骨骼中的血钙已不能再度调用时,直接造成无壳蛋的发生;二是蛋鸡感染了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病原菌在消化道内大量繁殖,使肠道吸收功能下降,导致钙量吸收严重不足;三是蛋壳腺细胞遭到病毒破坏发生变形,使蛋壳形成严重障碍;四是鸡体钙盐不能有效利用,如产蛋鸡内服金霉素等药物后跟血钙结合,形成难溶性钙盐排出体外,从根本上影响蛋壳的形成;五是蛋在输卵管子宫部中停留时间不足,如产蛋鸡因急性应激反应,使上枚蛋在子宫部中停留时间过长,额外沉积了不需要的钙,从而导致本枚蛋不能及时进入子宫部形成蛋壳。
  2、薄壳蛋:蛋壳厚度较正常蛋薄,属于蛋壳缺损程度较轻的非正常蛋类型,但在运输销售过程中容易破壳。其发生原因往往是日粮中钙量不足、钙磷比例失调、环境急性应激及疾病因素困扰,使蛋壳腺碳酸钙沉积功能受到影响所致。另外,锰在合成蛋白质-粘多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锰的缺乏和过量都可间接地造成薄壳蛋的发生。
  3、软壳蛋:蛋壳初步形成,但质地较软,状态不能固形,难以收捡和存放,是蛋鸡生产中常见的非正常蛋类型。一般造成薄壳蛋产生的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软壳蛋的出现。此外,蛋鸡缺锌也是造成软壳蛋比例较大的重要因素。
  4、血壳蛋:指蛋壳表面带有血迹。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在蛋产出过程中因产道壁被强烈压迫造成出血,使蛋壳胶护膜外留有片带状鲜红血迹。其发生原因是因蛋体过大或产道狭窄所致,如少数养鸡户用浓缩料配制日粮时,将能量饲料玉米的配比有意提高,造成脂肪沉积过多使产蛋鸡产道相对狭窄;二是在蛋壳形成后,因蛋壳腺粘膜弥漫性慢性出血,使蛋壳骨质层表面附着了血迹,后被形成的蛋壳胶护膜包裹而呈暗红色细小点状血壳蛋。这种血迹不易用水洗净,待浸湿后用指甲容易抠掉。
5、裂纹蛋:指蛋壳最外层胶护膜形成完整,而骨质层表面可见明显裂纹,但蛋液不能外漏渗出的鸡蛋,其发生是因蛋壳形成过程中有效磷缺乏,以致蛋壳的韧性较差,脆性较大,抗破裂强度降低。在蛋壳胶护膜形成前,蛋鸡受到外界一定程度的挤压碰撞或子宫应激性收缩振荡,而使蛋壳出现裂缝。
6、沙皮蛋:指子宫部分泌物的钙质未得到酸化,而以颗粒状沉积于蛋表面。一是因蛋鸡缺锌使碳酸酐酶活性降低,导致蛋壳钙沉积不匀不全;二是钙过量而磷不足时,蛋壳上发生白垩状物沉积,使蛋壳两端粗糙如沙;三是由于输卵管部感染病毒使子宫部上皮细胞破坏,导致沙皮蛋出现;四是因为蛋鸡受到急性应激使蛋在子宫部中滞留时间太长,而额外沉积了多余的“溅钙”。
7、皱纹蛋:指蛋壳有皱褶的畸形蛋。其发生是因铜的缺乏,使形成蛋壳腺胶原和弹性蛋白的胶原减少而使蛋壳膜缺乏完整性、均匀性,在钙化过程中导致蛋壳起皱褶。
  8、粉皮蛋:指褐壳蛋颜色较正常蛋壳颜色变浅或呈苍白色。其发生原因是产蛋鸡感染病毒或受营养、环境应激后使蛋壳腺分泌色素卵嘌呤的功能受到影响所致。
  9、管形蛋:又称无黄蛋,蛋体特别小,长径约3.0厘米、短径约2.4厘米,打开后只见蛋白,没有蛋黄形成。其发生原因是输卵管上部严重感染病毒,在没有卵黄进入输卵管的情况下,脱落的输卵管粘膜下行被分泌的蛋白包围,而后又形成蛋壳的特小型畸形蛋。
  10、双黄蛋:指蛋壳打开后有两个蛋黄连在一起的鸡蛋,双黄蛋一般蛋体较大。较多双黄或超大蛋发生的原因是蛋鸡育成期营养不调或管理不善,使生殖器官发育不够均衡。
  11、小黄蛋:指蛋黄体较正常蛋黄小的鸡蛋。一般小黄蛋蛋体较小,蛋黄较软,拿在手中有轻漂感。其发生主要是因饲料中黄曲霉毒素超标,影响肝脏对蛋黄前体物的转运和阻滞了卵泡的成熟所致。
  12、血斑蛋:血斑蛋的血斑常出现于蛋黄,是排卵时卵巢破裂,血块随卵子下降被蛋白包围所致。其发生原因是日粮中维生素K不足或苄丙酮豆素等维生素K类似物过量,而使血凝机制正常作用受到影响,导致卵巢破裂出血。
  13、肉斑蛋:是在蛋形成过程中,蛋白中混入了少量的输卵管脱落粘膜。其发生原因是输卵管感染发炎。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30 收起 理由
yisiyi + 3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4 18: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84# chjing722 当然会了,鸡群会不健康,蛋白质多了能力量就会减少,要符合规定在合理范围内蛋鸡
我国21~~36周16.5%
37~~48 周15.5%
49~~60周13.5%
nrc14.5%
肉鸡前期21%后期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5 15: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纵向通风十大要
1. 在有必要降低鸡群可感温度的情况下才需使用纵向通风。 当气温不高或者鸡群日龄太小的时候使用纵向通风会使鸡群着凉,影响其生产性能。常见的错误是有人在夜间也启动纵向通风设备。 2. 根据具体的温度和鸡群日龄来确定所需要开启的风扇数量。 当舍内产生气流时,空气温度越低风冷效果越大,空气温度越高风冷效果越小:鸡群日龄越小风冷效果越大,鸡群日龄越大风冷效果越小。所以必须提前确定好降温目标,再根据空气流速所产生的风冷效果来计算需要开启的风机数量。以直径1.22米的风扇为例: 年轻的鸡群,开启鸡群周龄数加1台1.22米直径的风机可以使鸡群可感温度降低5.5℃。 例如3周龄的鸡群,运转3+1=4台直径1.22米的风扇可以降低温度约5.5℃。 对于羽毛已经丰满的鸡群,每开启一台直径1.22米的风扇可以降低约0.5℃。的可感温度(日龄越高降低幅度越小)。 3. 观察鸡群,不只是查看温度计,确定需要多大的冷却效果。 鸡群所感觉温度与温度计所测量的温度是不同的。实际温度可以通过准确测量来评估,但我们必须要观察鸡群的行为。 鸡只停止活动,所有鸡只俯卧在地上,这一现象往往说明舍内气流过快,(有时温度过高也会使鸡只卧地); 张嘴呼吸,翅膀抬起以及停止采食往往说明舍内温度过高; 如果鸡舍两端的鸡群行为差异较大,往往说明通风不足。 4. 要实现纵向通风,至少需要开启鸡舍设计风扇总数的一半以上才能达到效果。 如果只开启少于总风扇数量一半的风扇,往往会导致鸡舍进风端与排风端的温差过大———可能会达到5.5℃以上。如果纵向通风使用的风机数量较少,可以使用侧墙或房顶风扇通风模式排出舍内多余的热量。 5. 高温天气,采用纵向通风时,一定要控制好舍内空气流量并做好检测工作。 应该始终保持进风口完全打开。关闭部分进风口不仅不会增加空气流通速度,而且还会减弱气流,影响通风效果。经常清洁风机扇叶和百叶窗叶片,调整风扇皮带松紧以确保排风效果。关闭所有门窗和可能漏风的地方以确保纵向通风效果。 6. 如果使用湿帘降温,需要随时检测舍内静压。适宜的静压范围在12~25毫米水柱高。 如果发现静压膏腴25毫米水柱,通常情况下说明湿帘面积不足,或者部分湿帘阻塞,导致空气交换不足,空气流通不够,冷却效果不良。 7. 在炎热天气,正常情况下纵向通风和水帘结合使用可以降温5.5~6.5℃。 如果降温效果达不到这个指标,首先应该考虑上述第5和第6条方面是否存在问题。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下: 检查鸡舍的密封程度,除了湿帘进风口以外,不应该存在其他进风口。检查门,通风口,卷帘,以及湿帘与墙体的结合部位是否存在漏风部位。 检查湿帘是否存在干燥部位,从这部分进入鸡舍的热空气将影响降温效果。 采用喷水式湿帘需要检查水泵压力,压力应不低于180~200PSI(磅/平方英寸)。 8. 在使用水帘的同时联合事业舍内喷雾装置。但是只有在鸡舍两端温差高于2.7℃时才有必要使用。而且一定要等纵向通风系统运转正常以后再开启喷雾装置。 每条喷雾线都应该装有独立开关,如发现鸡只或地面出现潮湿现象,应关闭某条喷雾线。 9. 做好由于临时停电或者主风扇故障等紧急情况的应急措施。 炎热季节,一旦发生停电,鸡舍内湿度和温度会快速升高。根据鸡群日龄的不同,一般在10到20分钟内就可能达到致命的程度。因此,一定要经常仔细检查温度报警器的工作状态,确保备用通风设备可以随时开启,定期检查和维护备用发电机,对于一些易损部件需要准备好备份(断路器/保险丝/皮带等)。 10. 在采用全舍饲养时进行分栏饲养。 采用纵向通风,鸡群容易在鸡舍进风口处堆集。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纵向通风的效果和鸡群的生产性能。因此应进行分栏饲养,鸡群21日龄前安装隔栏最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50 收起 理由
山中的漫游者 + 5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7 09: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84# chjing722  当然会了,鸡群会不健康,蛋白质多了能力量就会减少,要符合规定在合理范围内蛋鸡
我国21~~36周16.5%
37~~48 周15.5%
49~~60周13.5%
nrc14.5%
肉鸡前期21%后期19%
syl 发表于 2009-5-14 18:19

蛋白16.5%采食量要达到多少,21周只能采食105g。摄入蛋白不够18g,要怎么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7 09:4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这样的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 18:28:30 | 显示全部楼层
30# syl
这样价格的什么料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 19: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蛋鸡脱肛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蛋鸡脱肛在开产时就会发生,并能延续整个产蛋期,造成鸡群产蛋下降和死淘率上升。由于大多数养殖户弄不清脱肛的原因,使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给养鸡生产带来较大经济损失。下面介绍蛋鸡脱肛的几种原因和防治措施,供养鸡户参考。  一脱肛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1开产前光照时间过长,性成熟过早,提前开产。 育成鸡每天光照时间应控制在9小时以内,开产后延长光照时间至14-16小时,而有些养鸡户在蛋鸡开产前就采用产蛋鸡的光照时间,导致蛋鸡体成熟尚未达到而性成熟已经完成,使蛋鸡提前开产。提前开产的鸡,畸形蛋(尤其是大蛋及双黄蛋)增多,大蛋通过输卵管困难,此时母鸡不得不用力娩出,当产出蛋时,便发生脱垂症。生产中,可采用制定合理光照制度,稳定光照时间,保证鸡群按期成熟的办法来解决。  2后备母鸡日粮营养水平过高,造成鸡过于肥胖。 一般母鸡在产蛋时输卵管都有正常的外翻动作,蛋产出后能立即复位,过肥的母鸡因肛门周围组织弹性降低,阻碍了外翻的输卵管正常复位。另外,由于腹内脂肪压迫,使输卵管紧缩而使卵通过时发生困难,产蛋过程中因强力努责而脱垂。生产中可采取降低日粮营养水平,防止鸡体过肥的办法来解决。  3产蛋鸡日粮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E不足 使输卵管和泄殖腔粘膜上皮角质化失去弹性,防卫能力降低,发生炎症,造成输卵管狭窄,引起脱肛。生产中,可通过在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和足量的维生素A、维生素E来解决。  4腹泻脱水导致输卵管粘膜润滑作用降低。 长时间的腹泻使蛋鸡机体水分消耗过大,甚至达到脱水程度,致使输卵管粘膜不能有效地分泌润滑液,生殖道干涩,鸡产蛋时强烈努责造成脱肛。生产中,应找出腹泻原因,标本兼治,以恢复各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  5鸡群拥挤,卫生条件差,舍内氨气浓度较高。 鸡群时刻处于应激状态,也是导致脱肛的一个重要原因。生产中,控制饲养密度,一般产蛋母鸡以每平方米饲养5-6只为宜。注意卫生,勤换垫料,加强通风换气,并搞好早期断喙工作,一旦鸡群中发生脱肛,也不致于互相追喙,减少病鸡死亡。  6鸡群整齐度差,过大过小造成鸡群采食不均。 大鸡采食过多而肥胖,致使肛门周围组织的弹性降低和腹部脂肪过多而使产蛋时外翻的输卵管难以复位而脱肛,小鸡因营养不良导致瘦弱,体成熟较差,也易引起脱肛。生产中可通过大小分群饲养,根据肥胖程度合理配制日粮来解决。  7意外惊吓等应激因素 使处于产蛋状态的鸡因应激而使外翻的输卵管不能正常复位。生产中应尽量减少应激因素,严防鼠、猫等令蛋鸡受惊吓的动物进入鸡舍。  二脱肛的治疗  养鸡生产中勤观察鸡群,发现脱肛的鸡应立即提出隔离,防止其他鸡啄肛。对脱出的泄殖腔先用温水洗净,再用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片刻,使粘膜收敛,然后擦干,涂以人用的红霉素眼药膏,轻轻送入肛门内,肛门周围作荷包状缝合(泄殖腔内如有蛋必须在缝合前取出,以防发生蛋黄性腹膜炎),并留出排粪孔,经几天后母鸡不再努责时便可拆线。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20 收起 理由
yisiyi + 2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8 12:20,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