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牛郎阿飞 于 2009-4-1 21:48 编辑
参观某一牧场发现若干问题
2009年3月30日参观一个牧场,1200多头存栏牛 ,产奶牛为467头,病房里还有40多头乳房炎牛,每天送奶量不到6吨,其经营境况很不理想,产奶牛普遍过瘦。发现几点问题,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
1、产奶牛分群不科学:没有根据奶牛的产奶量、泌乳天数、胎次分群,而是按饲养员分群随机分群(因为饲养员的工资跟所管牛的产奶量挂钩)。
2、日粮上料顺序不科学:他们是按“青贮—精料—干草”的顺序上料;应该把干草放在第一位。
3、上料时间跟挤奶时间不一致:饲养员在上班时间自主上料,一部分牛吃过料后才去挤奶;应该改为“先吃干草—挤奶—青贮—精料”的次序上料,以减少前胃病、乳房炎的发生。
4、全贮和苜蓿喂给围产牛和4-7月龄的牛;高产牛没有饲喂全贮和苜蓿,产奶高峰上不来,上来的产奶高峰持续时间短(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有了解他们的饲料配方,肯定也存在问题)。
5、干草有霉变,没人挑拣;青贮最上面15公分霉变,没有挑拣。
6、犊牛在出生后没有及时吃上初乳,夜里8点产的犊牛,第二天7点产房工人上班时才能吃上初乳;并且第二天7点才能从运动场拉到犊牛栏中,会造成冻死事故(当天就发生一例)。
7、繁殖问题突出:技术员缺,好技术员都去做饲料售后服务了;只有一个专职配种员(没有助手),人手不够,即使有发情有也没法配,况且经常遗漏观察发情;繁殖结构不和谐。
如果前5个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增产20—30%的产奶量应该没有问题的。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