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10天前,泰国的正大集团(饲料、养殖、种子甚至金融它都搞)在北京平谷区与当地政府签了个合作协议,要在那里搞中国规模最大的蛋鸡养殖场。他们的规划很牛,准备到明年后养300万只鸡,年产蛋4.5万吨,这能满足北京市蛋品消费总量的五分之一!
而且,正大集团也已在新疆签署协议,准备在那里搞个年养殖150万只蛋鸡、1500万只肉鸡、5万头生猪的养殖基地。与此同时,正大的养殖项目正在湖南、辽宁、吉林、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省同步启动。这样搞起来,过不了几年,整个中国都是它正大的大型养殖基地了。正大集团的野心还不小,它要搞从饲料生产、畜禽养殖、屠宰加工及建立市场品牌等一条龙作业,实现规模化生产、把养殖产业化运作,以此获取整个产业链上的全部利润,还能有效的规避某个产业环节的市场波动风险。
据称,还不仅仅是正大,不少大型跨国企业都把在中国搞规模化养殖项目作为目前及未来几年内在中国市场的重要投资方向。现在来看,这似乎对我们影响不大;可是,一旦这些跨国巨头的大型养殖基地建成了,开始投入养殖生产啦,等他们的生猪大量出栏(这个数字无法估计)进入市场,必然会压缩我们的生存空间,对中国的猪市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一次,狼真的来了。
现在一边是猪价在持续下滑,因为成本原因,国内豆粕价格短期内也将不会出现下跌;不少散户已经在亏本经营,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风险,甚至已经有人被迫退出养殖行业。另一边,这些跨国企业纷纷进军中国的养殖行业,建起大规模的养殖场,而我们无论在资金、技术、规模、管理、养殖成本上还是市场运作、销售渠道、产品加工上都无法与他们抗衡!我们不仅面临着眼前的猪价低迷困局,从长远来看,我们还将面临这些跨国巨头的激烈竞争,前景不容乐观!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呢?就坐在这里等待别人把我们吃掉吗?未雨绸缪,大家说说自己的看法。
个人认为,这些巨头在建或者待建的养殖场基本上都是设在大城市周围,主要是为了供应相关大城市和周边地区的市场,但是对边远地区其辐射能力有限,影响不大。这正是我们散户的突破口!现在有不少小型养殖场设在大城市周边,在未来几年就将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这得不偿失。其实,我们可以趁着现在的养殖低潮期,适当的调整一下经营地点。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县城三四级市场,小规模的生猪养殖场非常具有竞争力。如果我们把养殖场设在乡镇周围,完全可以在城镇里配套自己的猪肉直销店。一来,减少销售成本,自己卖自己的猪,价格可以灵活掌握。二来,三四级市场的需求并不比大城市差,毕竟在大城市里其他肉类的替代产品多,而在乡镇级市场就不存在这一问题。三,从三四级市场的猪肉供应构成来看,农户型的散猪出售占很大比例,相较于他们,小型养猪场具有成本低,供应量大,养殖技术好等优点,完全能在与他们的竞争中占据优势!更重要的是,大型养殖场对乡镇级市场鞭长莫及,重视程度较低;而且,基于市场规模、当地居民消费能力、产能不够等因素,他们也不会轻易进入三四级市场,这将大大减小小型养殖场的竞争压力!我觉得,改变经营地点,选对市场,这是应对未来激烈竞争的方法之一! 中国养殖市场行情报告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