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04|回复: 1

[猪场管理] 保育猪的管理要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30 14:2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哺乳仔
  仔出生后确保每头都能够吃到足够的初乳,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强抵抗力,减少疾病发生。

  初生仔躺卧区温度要求35~37℃,以后每星期降低2~3℃,活动区温度在20~24℃。

  仔猪出生第2天,采用优质铁剂每头肌肉注射100~150毫克铁。可根据本场的实际情况在仔腹泻开始前2~3天注射长效土霉素0.5毫升/头,间隔5~7天再注射1次,断奶前1天注射1毫升/头,预防腹泻。

  仔猪3周龄对母乳的营养需求为97%,4周龄为37%,及早训练仔猪开食可缓解断奶应激的影响。仔应在3~5日龄开始诱食,在料槽内撒上少许优质的教槽料,料槽必须每天清洁消毒2次。


2、断奶后前2星期的饲养
  仔断奶后的前2星期必须使用高能量、优质蛋白质、易消化、适口性好、营养全面饲粮。

  断奶仔猪由于饮用母乳突然改变为采食固体饲料,会造成很大的应激,此时应注意给料的形态,可用湿拌料(2份水、1份饲料),料中可加入优质的乳猪用奶粉、葡萄糖、多种维生素等,并且少量多餐,每天饲喂5~6次,可以缓解断奶应激,增加仔的采食量,获得较大的增重。


3、保育舍
  刚断奶仔猪一般要求局部温度30℃,以后每星期降3~4℃,直至降到22~24℃。对断奶仔保温可以减少寒冷应激,从而减少断奶后腹泻以及因寒冷引起的其他疾病的发生。在保温时应尽量使用对保育舍环境没有影响的热源,如红外线保温灯、电热板、水暖等保温设备,尽量不使用煤等对空气质量影响大的热源。

  保证每头保育有0.3~0.4平方米的躺卧空间。

  加强通风、降低舍内氨气、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浓度,以减少对仔呼吸道的刺激,从而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勤清粪,尽量减少冲洗次数,舍内空气湿度控制在60%~70%;湿度过大会造成仔腹泻、皮肤病的发生;湿度过小会造成舍内粉尘增多诱发其呼吸道疾病。


4、及时淘汰残次
  残次生长缓慢,即使存活,养至出栏也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多的饲料,得不偿失。

  残次猪生长缓慢,多为带病猪,残次猪越多,保育舍内病原微生物越多,健康猪就越容易感染,饲养、治疗的过程中要占用饲养员很多时间。发现残次及时淘汰处理。

5、药物保健与驱虫
  仔保育第1星期在每吨水中加入支原净60克,优质多种维生素500克,葡萄糖1千克或加入“加康”(主要成分为氟苯尼考)300克,多种维生素500克,葡萄糖1千克,可有效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在注射疫苗期间,饲粮中加入优质的多种维生素,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应激。

  断奶后3星期左右应驱除体内外寄生虫,可选择“肯维灭”(主要成分为伊维菌素)、“通灭”(主要成分为多拉菌素)等高效驱虫药。

6、规范免疫程序
  疫苗接种应激不仅表现在注射上,还可明显地降低仔的采食量,影响其免疫系统的发育,过多的疫苗注射甚至会造成免疫抑制,所以在保育舍应尽量减少疫苗注射。

7、严格消毒
  栏内猪只转出后,对所有用具、栏舍、设备表面进行喷洒并保证充分浸润,并且浸泡一段时间;使用高压清洗机彻底冲洗地面、高床、饮水器、食槽等;在所有用具都干燥后,选用高效、广谱、刺激性小的消毒药,对空栏进行全面喷洒,2~3天后再用火焰将各个地方消毒1次,空置1星期再转入断奶仔

8、划分区域
  根据“全进全出”的原则,可以将一个保育舍划分为若干区域,每一区域为一个独立空间,一区域内转入同1星期断奶的仔猪,将这一区域的仔猪完全转出后,经过彻底消毒空置1星期后再进另一批仔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老杨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5-14 13: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乳仔猪的管理特重要,关系到猪群的出栏时间和体重。

评分

参与人数 2论坛币 +25 收起 理由
nety + 20 该贴得到楼主的二次奖励!
system + 5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5 00:23,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