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碰到了怪事儿。
今年3月,间隔30天的两批育成鸭,又同时出现了踮脚症。两批种鸭均为樱桃谷SM3,来自不同的祖代鸭场,去年11月上旬引进一批,12月上旬一批。开放式,有运动场饲养方式。进入3月后,天气转暖,中旬发现有踮脚鸭出现,经查,发病率1%强。
症状:病鸭踮脚行走,全掌不能着地,鸭掌表皮细嫩,均无外伤,不长脚垫,因身体平衡原因,采食饮水艰难,逐渐消瘦。剖检均无明显症状。
前年(2007年)三月,育成鸭第就出现过一次踮脚症,日龄比此次小日龄的育成鸭还小10天,该病症,最终随开产逐渐减少并消失,淘汰率3%以上。
去年,在三月份时节,有两批日龄相似的育成鸭,均为全舍饲饲养方式,偶尔有一两只踮脚症,应算没有发生吧。
从以上情况分析,踮脚症的发生,似乎根季节和饲养方式有关。
烦请各位老师、同行不吝赐教!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