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要开展低成本保健养猪技术,这是因为自2006年爆发“高热病”以来全国生猪存栏量下降很快,至2007年生猪存栏量仅占2005年存栏量的30%,大量的饲养户血本无归,散户退市加剧,后经国家采取一系列扶助政策,2008年存栏量得到迅速恢复,直至今年生猪供销关系发生变化,价格迅速回落,导致部分养殖场亏损严重,同时在疫情仍未解除的情况下,特推出此法,以供广大养殖户探讨。
一.什么叫低成本养猪
所谓低成本也就是要降低生猪的饲养成本,要降低全价饲料饲养成本主要通过降低喂养生猪饲料中的粗蛋白饲料数量而同样达到预期的生长速度,或突破传统养殖方式,不完全采用高档的全价料,而是利用生猪杂食性这一特点并结合相应的生物技术,把平时我们弃之不用的一些农副产品如统糠、糟渣、潲水充分利用起来,以达到降低饲养成本而又不影响生猪的生产、生长性能从而大幅降低生产成本(这主要指饲料成本,一般饲料成本占整个饲养成本的60%—70%)20%左右,从而度过生猪价格低谷期,迎接新的一轮价格上涨期。降低生产成本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以使用全价料为主的养殖户,通过微生物技术以提高生猪对现有饲料的消化吸收率。例如采用全价饲料饲养一头育肥猪为例,从15公斤到出栏至少可以节约15%的饲料,直接降低了养殖成本。
2.提高生猪的健康水平和消化系统能力、耐粗饲料的能力,改善养殖场环境如空气质量(降低氨气),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饲养的生猪发病率大大降低,减少了相应的药物开支,管理轻松相应的也减少了养殖成本。
3.通过发酵各种废物糟渣等廉价资源,变废为宝明显降低饲料成本,同时又不会明显造成生猪生长速度变慢,提高经济效益。
二、什么叫保健养猪
现在生猪养殖我个人认为存在两个方面的危险:1.市场风险(不可控,大的环境及背景影响具有不可控性),2.疫病风险(具有可控性,小环境,即生猪养殖场内部管理)。就风险大小而言个人认为疫病风险远大于市场风险。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经历了2006年的“高致病性蓝耳病”疫病的大流行后已迫使我国众多的低管理饲养水平的散户大量退市,为什么大量的散户退市,就其原因有两点:
1.
由于管理饲养水平低,生猪易生病,死亡率极高,同时由于散户本身因资金实力有限,这一损失元气大伤;
2.
大量的青壮年外出务工,家里劳动力明显不足,饲养量明显减少,迫使其加速退市。
为什么现在生猪的疫病死亡率很高,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现在疫病的复杂性,疾病一般发生后多是混合感染,尤其是病毒性引起的其他继发感染,那么现在为什么疾病这么复杂?我个人认为这当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抗生素滥用成灾,由于抗生素的应用会引起生猪的内源性或二重感染,引起生猪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下降甚至导致发病死亡。同时造成了细菌不断的产生抗药性和耐药性,使得抗生素的治疗效果越来越不理想。打个不确切的比方,为了防止人的腹泻,我们可不可以天天在饮水杯中加入阿莫西林,事实上我们人类并没有这样做。同样道理我们人类为什么也要在猪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天天饲喂以防其腹泻,强加给它们,事实证明我们是起了好心办了坏事。
2.防疫、消毒、保健、日常管理意识不强,侥幸心理占主体,认为只要我的猪不生病就不用再另外花钱,等生了病再说。有这样想法的饲养户占多数,殊不知,一旦发病,所投入的治疗费用是预防费用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即使治好后生猪的生长受到抑制,白白浪费饲料,如果造成生猪大量死亡则损失巨大。
3.长期高剂量的高铜、高锌等微量元素及低剂量的霉菌毒素往往被忽略,反而引起生猪免疫功能受到抑制,降低了生猪的免疫力。
4.通过引种,由于检疫水平不高,把国外的蓝耳、圆环病毒等免疫抑制性病毒广为传播,导致猪群免疫力整体低下。
生猪生活在自然环境中,随时会受到各种致病因子的攻击,而生猪机体也每时每刻在调动机体的抗病机制使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因此生猪处于绝对健康的是少数,处于疾病状态的也是少数,大部分情况为亚健康状态,当致病因子的攻击力不变,机体抗病能力下降或者致病因子的攻击力增强,超过机体抗病能力时,亚健康状态才转化为疾病状态,所以动物保健防病的总原则是扶正祛邪。扶正就是保持或增强机体本身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抗病能力称之为主动保健。祛邪就是减少或消除各种制病因素,又称其为被动保健,如搞好环境卫生、消毒、保持猪舍通风、供给充足清洁饮水和无霉变的饲料。
什么叫保健养猪呢?简单地说“保健”养猪就是采用一系列技术手段,保持生猪的健康,具体的讲保健养猪技术就是通过减少或消除各种致病因素,保持和提高动物机体本身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病能力已达到保健防病和增加效益的一种养猪新技术。保健学观点:动物越健康,对饲料的利用率就越高,对饲料的消化、吸收和转化成畜产品的能力就越强,生长也就越快,就可以用同样多的饲料粮,生产出更多更好的肉、蛋、奶,不增加成本也能增加产出。根据生物学的能量流动法则,动物一般只能把吃进去的饲料的20%——35%用于生产,即用于长肉、产毛、产奶、产仔和役用,而65%——80%用于维持身体和从大便中排泄掉了,由此可见,动物对饲料的利用率还存在着很大的潜力,所以要想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就必须提高动物的健康水平,从营养学角度出发,使用全价饲料进行科学饲养,是对传统养猪法的一场革命。但从保健学角度出发,使用动物保健剂却又是这场革命的深入、补充和完善。而且保健学是第一位的,营养学是第二位的,打个不确切的比方,比如一个人,他本身身体就不好,吃东西消化吸收差,即使天天给他大鱼大肉吃,也是无济于事的!保健目前使用的手段有:疫苗保健、药物保健、营养保健、综合保健等方法。
三.技术路线:湘祁公司为此配套生产出三个拳头产品
1.生态宝:利用微生物发酵农副产品及糟渣,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目的。(所起作用30%计)
2.2%生物复合预混料:起平衡饲料的的营养,兼有保健作用
3.1‰生物保健核心料:主起提高免疫机能,提高饲料报酬达到保健目的。(所起作用70%计)
四.总结
纵观中国饲料工业的发展,在近20年来的高速发展过后,我们回过头来反思自己的行为,长期人为的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激素等所谓的防止动物生病,而忽略了动物自身免疫机能的激发,从而导致猪群的自身免疫力的下降,在疫情面前不堪一击,病死率很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在必须回归“自然”,只有保持生猪的健康水平才能创造出经济效益,事实证明“保健学”是第一位,“营养学”是第二位的观点是正确的。
中国目前的养猪业的发展将逐步从散养到规模化过度,这就面临着将来疾病越来越复杂,混合感染越来越多,一旦发病就难以治疗,所以有专家预言,中国未来养猪的关键是做好保健,做好预防措施,提高猪群自身抗病能力以降低疾病发生率,饲用抗生素将被微生态制剂、中草药等一批无公害无副作用的产品所替代。
以上几点供大家商议,不周不当之处再所难免,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