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3-24 21:4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种公猪的管理:1、种公猪的使用:公猪按品种、年龄、体质合理使用,尽量使用青年公猪配种。1.5岁以上公猪每周可配种4—5次,2—5岁公猪每周可配5—6次,当配种完成后公猪休息2—3天,方可再配种。配种后填写公猪使用卡,数据录入计算机。用14天以上未使用公猪配种可导致产仔数降低,需淘汰多余公猪,保证公猪均衡使用。发烧的公猪与受热应激的导致公猪精子活力下降,由90%下降至30%,8周后方恢复到90%的正常水平,因此公猪发烧一个月内禁止使用并且要避免公猪受热应激。配种使用间隔:壮年公猪休养2天,青年公猪休养3天,所有公猪休养天数要多于配种次数。健康公猪休息天数不得超过2周,以免发生繁殖障碍。对久未使用公猪配种后,要加强复配。对于性欲差的公猪,可用前列腺素促进性欲。肌注175微克氯前列烯醇,在10分钟内可使交配行为增加,公猪正常爬跨、射精。但在炎热夏季,注射前列腺素可造成公猪过热,此季节严禁使用。2、种公猪管理:种公猪实行单圈饲养,保持公猪不肥不瘦、体态轻盈的体型。工作人员在与公猪接触过程中要保持适当距离,工作人员不要背对公猪,不得鞭打公猪,避免公猪攻击工作人员。公猪做发情鉴定时,对正在爬胯的公猪须从母猪背上哄下时,不要用手推拉公猪肩部和头部,避免对人攻击。攻击人的公猪须立即淘汰。加强公猪运动,严防公猪咬架。
定期检查公猪精液品质,严禁死精公猪配种。对精液品质差的公猪调整营养及使用方案。猪的射精量250(150~500)ML,精子数1(0.25~3)亿个/ML,总精子数250亿个。每周用温水刷拭一次公猪,同时驱除体外寄生虫;注意维护公猪的肢蹄,防止蹄病出现,公猪出现肢蹄病将导致公猪的报废。3、种公猪淘汰率和淘汰原则 :⑴ 种公猪年淘汰率在33—39%左右,一般使用2~3年。⑵ 种公猪淘汰原则:① 淘汰与配母猪分娩率低、产仔少的公猪。② 淘汰性欲低、配种能力差的公猪。③ 淘汰有肢蹄病、体型太大的公猪。④ 淘汰精液品质差的公猪。⑤ 淘汰因病长期不能配种的公猪。 ⑥ 淘汰攻击工作人员的公猪。⑦ 淘汰4分以上膘情公猪。
二、种公猪的饲喂:1 饲养原则:提供公猪所须营养,使精子品质最佳、数量最多。保持种公猪理想体型(3分膘情)。2 饲喂量:1.5—2KG/日全价颗粒料。3 饲喂次数:2次/日
第六节 后备公猪的管理后备
一、后备公猪的管理:后备公猪一般在8月龄以上,体重120KG以上开始使用,最低使用年龄不得低于7.5月龄。使用前在配种妊娠舍饲养45天适应环境。年青公猪每周配种不得超过3次,配种休养期不少于3天。新公猪配种时,不要总人为辅助,防止公猪形成依赖行为。
后备公猪的训练:后备公猪在配种妊娠舍适应饲养的45天,人要经常进栏,使后备公猪熟悉环境。训练后备公猪进出猪圈及在道路上行走,在训练过程中可抓住公猪尾巴。当后备公猪第一次爬胯时,若方向不对需心调教。此时最好选择发情良好的1胎母猪训练后备公猪。另外,可选择后备母猪进行训练。要将公猪和母猪调整到圈内最合适的地方,辅助小公猪将阴茎插入阴道并保证公猪完成射精。配种完毕,记录小公猪交配中存在问题,检查小公猪精液品质。淘汰性欲低下、配种能力差、精液质量差的小公猪。
二、后备公猪的饲喂:饲喂量:体重在120KG以下时2.5~3.6KG/日全价颗粒料,当体重达到120KG时喂1.8—2.7KG/日全价颗粒料直到配种。
第七节 其它猪的管理
一、哺乳仔猪的管理:⑴ 产房实行全进全出制,可采用激素处理的方法使预产期相近的临产母猪同期产仔,以利于哺乳仔猪的管理及疫病的预防。临产母猪进产房前1周清理打扫后用高压冲洗机彻底冲洗干净,再用3%的火碱消毒液喷洒消毒猪栏、地面,浸泡1小时后用清水冲净、备用,临产母猪进产房前调整舍温。⑵ 仔猪的管理:仔猪出生后保证全部仔猪吃够初乳,在生后12~24小时完成处理任务,仔猪生后48小时内固定好乳头,吃好初乳,检查母猪有效乳头数,若母猪有效乳头多时,可从其它窝寄入仔猪,增加哺乳仔猪头数必须在分娩后48小时内进行调圈。并且,在饲养管理过程不断调圈。寄养时,先出生的仔猪往后出生窝里寄养个体小的;后出生的仔猪往先出生的窝里寄养时,寄养个体大的。或者让仔猪吃两个乳房的奶,不留空乳头,以便促进母猪的乳腺发育和仔猪的均衡发育。仔猪出生7天后,去除母猪限位调节杆,增加母猪活动空间。⑶ 仔猪的补饲:仔猪出生7天后补饲优质全价膨化颗粒料。每天的补饲量依据采食状况添加。开始时每天2次,每次每窝一小把,3周以后每天补饲2~3次。补料槽必须及时清理,保证饲料的新鲜度。仔猪补饲过量时易拉稀(白色糊状稀),它主要由于仔猪更换饲料造成,此时注意降低补饲水平、减少喂料量。⑷ 断奶:仔猪出生28天左右断奶,断奶前训练仔猪多采食饲料,断奶时如发现体重较小的弱仔,可让另一头母猪再哺乳一周后断奶。断奶时称重,填写断奶卡、日变异统计等记录,并且录入计算机存档。
二、产房的管理控制:⑴ 产房实行全进全出制,以便控制仔猪疾病的交差感染和断奶后母猪的同期发情。⑵ 产房的环境要求:温暖、干燥、洁净、无贼风。⑶ 产房的温度和环境控制:① 温度控制:仔猪的温度控制:母猪临产前挂红外线加热灯,使产栏局部温度达到30—32摄氏度。分娩时红外线加热灯挂在产栏后侧及产栏中间(母猪乳房中间稍后位置)各一个,产后去除母猪后侧加热灯,保留产栏中间加热灯。这样即可保证仔猪对热量需求,加快仔猪体表干燥,避免仔猪受寒冷刺激,又可保证母猪免受热应激(尤其闷热多雨季节)。夏季一般产后5天去红外线加热灯,夏天一个加热灯负责两个猪栏;冬季一般产后10天去红外线加热灯。加热灯具体去除时间根据产房温度和仔猪体况调节。秋末、冬季、初春应启动地板加热器,避免仔猪着凉拉稀。仔猪加热灯高度的高度随仔猪休息情况调节,如仔猪全部远离加热灯休息,说明灯下过热,须把加热灯往上调节。产栏温度以仔猪群居平侧卧但不扎堆、摞落为宜。温度表应挂于与仔猪高度一样位置。加热灯选用200瓦灯泡,悬挂离地面40厘米高时,就可满足仔猪对环境温度的需求。仔猪生长的适宜温度:出生日龄 1—7(天) 温度32—28℃;8—30(天)温度28—25℃
② 环境控制:每天清理打扫猪粪一次,打扫干净产房。同时注意保持产栏的清洁、干燥。根据舍内有害气体浓度,调整通风量的大小。每3天更换一次脚踏消毒盆,每周产房喷雾消毒一次。断奶后将产房清理打扫后用高压冲洗机彻底冲洗干净,用3%火碱液对地板、猪栏消毒,闷30~6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风干备用。
二、育仔舍的饲养管理:
(一) 仔猪的饲养管理:
1、育仔舍采用全进全出制,仔猪哺乳4周(根据目前国产饲料情况,仔猪最小断奶日龄不宜低于20日龄,体重不宜低于4.5KG)断奶后转入育仔舍饲养5~6周。仔猪断奶时,根据断奶仔猪的个体大小、性别、混群分栏。一般每栏饲养16~18头仔猪为宜。每日喂料3次,不限饲。喂料量根据猪采食的情况而定,每次喂料时保证料槽内无剩料,防霉变,保证饲料的新鲜度。不要让猪断水。2、仔猪生长到35~40日龄时,胃蛋白酶才表现出消化能力。因此28日龄断奶仔猪胃肠道对植物蛋白的消化吸收能力不健全,为使断奶仔猪迅速适应消化吸收植物蛋白,防治断奶后采食植物饲料引起的消化不良性拉稀,断奶第一周仔猪每头每天喂乳酶生6粒(味微酸、适口性好),增加体内正常菌群,促进胃肠道的消化吸收, 预防仔猪拉稀。3、转猪与调教:① 哄猪时注意不让猪看到。② 人不要站在圈口。③ 不要让猪过于兴奋,不准鞭打仔猪。④ 猪不愿脚下地板发生变化。4、工作人员每天进舍后建立第一反应,调整保温加热系统或通风降温系统,观察猪群健康状况,观察每一头猪。
(二) 育仔舍的环境温度控制:
① 育仔舍的温度控制:周 龄 温度(4周--28℃;5周--27℃;6周--26℃;7周--25℃;8-23;9-21)
保证猪舍的恒温,猪舍用电加热器、地板电热热水加热器加热,以猪群不扎堆、不在水泥地板排便为宜。猪舍的通风降温根据季节变化用排风扇、挡风板、制冷机控制调节。
② 育仔舍的环境控制:育仔舍每日清粪、打扫一次,保持猪舍的干燥、温暖、无贼风的环境。用换气扇调节有害气体浓度。每3天更换一次脚踏消毒盆,每周喷雾消毒一次;仔猪在育仔舍饲养3周后冲洗猪圈一次,待仔猪转舍后立即清理打扫猪栏、设备,用高压冲洗机将猪舍彻底冲洗干净后,用3%火碱消毒液对地板、猪栏进行喷洒消毒,30~60分钟后用净水冲洗干净,风干备用。
三、育成猪的饲养管理:仔猪在育仔舍饲养5~6周、体重达20KG,转入育成舍饲养。在育成饲养7~8周转入育肥舍,饲养至出栏。育成育肥猪自由采食,不要断水,并保证饮水的清洁卫生。猪群转入后填写存栏卡。⑴ 育成、育肥舍的温度控制:育成舍舍温应控制在18~24℃左右,第一周 24;第二周 23;第三周 21;第四周以上 18;育肥舍 13~15。
育成育肥舍每年12—2月份关闭屋脊和阴面窗户,减小空气对流,靠调节阳面窗户大小通风换气;其它时期开放屋脊,根据季节、天气阴晴、风速大小,分别调节阳面、阴面窗户开、关及大小;炎热夏季启动喷雾降温系统降温。育成育肥舍现在一般设计形式是大舍通圈,不利于温度控制,很难使猪舍达到各阶段猪只都适合的温度。⑵ 育成、育肥舍的环境控制:育成、育肥舍每天清粪一次, 每3天更换一次脚踏消毒盆,每周喷雾消毒一次,每月必须冲圈一次,每次转猪、售猪后用高压冲洗机将猪栏、料槽、走廊彻底冲洗干净。育成育肥舍猪圈之间要有隔离板,栏杆式猪栏不利于疫病的控制。⑶ 北方地区育成、育肥猪在春初、秋末季节,温度、湿度适合猪只生长需求,生长速度快,注意调整饲料添加剂成分,防止猪咬尾等异食痞的发生。
舍别: 栏号: 填表人: 存栏卡
窝号 品种 转入 转出 累计存栏 合计
公 母 肥 公 母 肥 公 母 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