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237|回复: 1

玉米与大麦的鉴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20 20: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玉米 ( Corn; Maize )
1.颜色:黄玉米颜色为淡黄至金黄色,通常凹玉米比硬玉米色泽较浅。
2.味道:略具玉米特有之甜味,初粉碎有生谷味道,但需无酸味及霉味。
3.容积量:玉米粒 0.69 ~ 0.75 kg/1:玉米粉 0.52 ~ 0.64 kg/l。
4.品种:玉米品种很多,但广被用於饲料者有下列几种。
(1)凹玉米 ( Dent  Corn ):
轴长,谷粒多且实,故单位面积产量高,美国种植最多。成熟时顶端凹入而得名。
(2)硬玉米 ( Flint  Corn ):
轴细长,成分与凹玉米近似,谷粒硬且早熟,阿根廷、泰国、南非栽种最多;省产及泰国产硬玉米粒子较小,又称 Small  flint  corn。
(3)甜玉米 ( Sweet  Corn ):
较早熟,欧洲及中南美均有,呈半透明角质,含高量葡萄糖,故味甜,含蛋白质及脂肪高於凹玉米,不适食用之级外只供饲料用。
(4)爆玉米 ( Pop  Corn ):
谷粒硬,颗粒较其他玉米粒小,蛋白质及脂肪含量比凹玉米高,淀粉消化率较佳。
(5)粉玉米 ( Flour  Corn ):
谷粒软,又称软质玉米 ( soft  corn ),可轻易用手压碎成粉状,通常为白色或蓝色。
(6)荚玉米 ( Pod  Corn ):
玉米之原种,近椭圆形,谷粒外部覆以纤维状外皮。
(7)不透明二号 ( Opaque - 2 )、面状二号 ( Floury - 2 ):
两者均为在美国育成之新变异种:在其内胚乳中,离胺酸 ( Lysine ) 含量较高。
5.玉米粒之构造:
( 见下面图为玉米粒的断面图,资料来源饲料学 p. 83 养贤堂
森本宏着 )。

(1)果皮 ( Hull ):占 5.5%,呈方格,半透明,有时呈棕红色,其条纹似指甲纹路。
(2)种皮 ( Tip  Cap ):占 1%。
(3)胚乳 ( Endosperm ):占 82%,内分
a.角质状胚乳 ( Horny  endosperm ):占 54%;为角质性 ( waxy ) 淀粉颗粒小,为蛋白质性间质包着。所以,其内所含之脂肪及蛋白质比粉状胚乳 ( floury  endosperm ) 高 2倍。
b.粉状胚乳 ( Floury  endosperm ):占 28%;为粉状淀粉层,排列较松,周围之蛋白质较少。
(4)胚芽 ( Germ ):占 11.5%。
硬玉米,内含大量角质性淀粉。凹玉米,内含大量粉状淀粉。玉米之淀粉颗粒呈多角形,中间有一黑点 ( 只有玉米及高梁才有之 )。
6.品质判断与注意事项:
(1)玉米如同其他谷类,品质随储存期、储存条件而逐渐变劣,储存中品质的降低,大致可分为三种;即玉米本身成分的变化,霉菌、、鼠污染产生之毒素及动物利用性的降低,尤其美国实施 PIK 计划後,导致储存期延长,品质亦随之降低;本省属高温多湿之海岛型气候,玉米储存管理更应加强。
(2)来源、季节与品质:
美国玉米种植面积广,完全采用机械收割,机械运输与机械乾燥,如之凹玉米易碎,故玉米不易保持完整,粉率较高,霉菌污染机会亦大。泰国玉米受地理理境影响 ( 高温多湿 ),且储存设备不良,故褐变多,黄麴毒素高。一般而言,南美、南非玉米外观纯净,粒子完整,品质较佳。同一产地不同季节下亦有不同品质,以美国玉米为例,1 ~ 2 月上市者水分较高,7 ~ 9 月份则较低,粗蛋白质含量亦随之相对变化 ( 冬低夏高 )。
(3)受霉菌污染或酸败之玉米均会降低禽畜食欲及营养价值,若已产生毒素则有中毒之虞,故进口或购买玉米均应订有黄麴毒素限量,有异味之玉米应避免使用。
(4)判断玉米耐贮与否的几个因素:
a.水分含量:温差会造成水分的移动,高水分之玉米即成发霉之源。
b.已变质程度:发霉的第一个徵兆就是着轴变黑,然後胚变色;最後,整粒玉米成烧焦状,变质程度高者应速决定即刻使用或抛弃,莫再储存。
c.破碎性:玉米一经破碎,即失去天然保护作用。
d.其他:蛀、发芽、掺杂之程度。
(5)市售玉米粉内,不肖商人时有掺混入石灰石粉,其捻别法为:供试品中滴入少量稀盐酸 ( 1+3 ),如发泡者则表示含有石灰石粉,此因发泡者乃碳酸钙中之钙与氯结合为氯化钙及碳酸,而碳酸呈气体状而挥发出。


三、大麦 ( Barley )
1.颜色:淡黄色至灰褐色。
2.味道:具有大麦特有的气味,无恶臭,且不可出现霉味。
3.容积重:大麦粒 0.61 ~ 0.70 kg/l;大麦粉 0.39 ~ 0.42 kg/l;大麦片 0.34 ~ 0.38 kg/l。
4.品种:
(1)皮大麦与裸大麦 ( Hulled  vs  Naked ):
一般所见为前者,後者产自东南亚居多,含壳较少且可易脱离,多供食用;营养成分较高,但产量较少;前者含壳 25%,後者含壳 15%。
(2)依播种季节的不同而有冬大麦及春大麦之分,二者成分相近。
5.大麦粒之构造:
大麦粒之组成比率中,胚乳占 70 ~ 72%,胚芽 2%、外皮 11%,稃皮 10 ~ 14%。大麦呈纺缍形,中有一沟,其壳 ( Hull ) 与淀粉层 ( 核仁 ) 连接很紧密;粉碎後,其壳破裂呈三角形。大麦之淀粉层含粉状淀粉 ( floury  starch ) 较多,所以颗粒较软,其淀粉颗粒呈油滴状。
6.品质判断与注意事项:
(1)大麦有可能感染麦角,霉菌等微生物而造成中毒或利用率之降低,应避免使用等级太差之大麦。
(2)依美国规格来看,饲料用大麦以使用 2 级以上产品为宜,不同等级大麦有不同容积重。容积重愈高表纤维含量愈低,热能含量较高,所具之营养价值也较佳。一般而言,产自温带之大麦,其麦粒不如产自寒带者丰满,故壳之比率也较高。
(3)市售大麦粉需注意其壳含量之多寡。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和兴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9-19 16:2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学习了!大麦在不同猪料中添加量在多少以下为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25 19:15,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