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猪场的育种工作体系由场长、育种员、统计、饲养员、业务员组成。主要工作由育种员和饲养员负责承担;场长负责监督、检查、考核。育种工作主要包括选种选配、统计分析、选育测定、扩展繁殖等,必要的时候可以委托展开基因定位。
一、育种工作流程
file:///C:/Users/giyy/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1.gif 选种选留 后备种猪
file:///C:/Users/giyy/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1.gif 选配计划 配种
file:///C:/Users/giyy/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gif 分娩 产仔数、初生重、健仔数、性别比例
乳头数(母)、畸形
file:///C:/Users/giyy/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gif 断奶 断奶重、存活率、疾病发生情况
乳头发育(母)、疝气、肢体、形体
file:///C:/Users/giyy/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gif 保育 保育增重、饲料效率、存活率、发病情况、体形、乳头发育(母)、肢蹄、肌肉生长
file:///C:/Users/giyy/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3.gif
60公斤测定 饲料效率、体型、乳头发育(母)、睾丸发育、肌肉生长、品种特征、肢蹄
file:///C:/Users/giyy/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4.gif 终末测定 饲料效率、背膘测定、体型、品种特征、第二性征发育、种用性能测试
后备猪
二、育种工作操作
| | | | | | | ①国内外育种信息的收集处理
| 专家组
| 集团公司
| ②先进养猪发展方向
| ③育种目标的确定
| | | ①工作目标
| 专家组
| 集团公司
| ②阶段工作计划
| 场长
| 专家组
| ③工作时刻表
| 场长
| 专家组
| ④工作保障措施
| 场长
| 专家组
| ⑤考核的内容、办法
| 场长
| 集团公司
| ⑥工作进展报告
| 场长
| 专家组
| | | ①工作目标
| 育种员
| 专家组
| ②工作保障措施
| 育种员
| 场长
| ③考核的内容、办法
| 育种员
| 场长
| ④工作进展报告
| 育种员
| 场长
| | | ①后备补充头数与淘汰头数
| 育种员
| 场长
| ②后备补充计划
| 育种员
| 场长
| ③后备补充进度
| 育种员
| 场长
| ④后备补充的执行情况
| 育种员
| 场长
| | 选配
| ①制定选配计划:一对一加后备
| 育种员
| 场长
| ②配对配种
| 配种员
| 育种员
| | 产仔情况
| ①产仔数:D10头以上,Y11.5头以上,L12头以上
| 配种员
| 育种员
| ②活健仔数:90%以上
| 配种员
| 育种员
| ③初生重:1.4公斤以上
| 配种员
| 育种员
| ④猪只性别:3:7
| 育种员
| 场长
| ⑤畸形数量及发生情况
| 育种员
| 场长
| 繁殖性能
| ①仔母猪的乳头数:二元7对以上;纯种6对以上
| 育种员
| 场长
| 生产性能
| ①母猪体况:4分到4.5分
| 配种员
| 育种员
| | 生产性能
| ①母猪体况:3分左右
| 产房护理
| 育种员
| ②断奶到发情的天数:6天以内
| 产房护理
| 育种员
| ③母猪子宫炎的发病率:低于3%以下
| 产房护理
| 育种员
| 哺乳性能
| ①合格仔数:哺乳存活率95%以上
| 产房护理
| 育种员
| ②断奶重:6.3公斤以上
| 产房护理
| 育种员
| ③平均带仔11头以上
| 产房护理
| 育种员
| 生长性能
| ①饲料采食情况:3公斤左右
| 产房护理
| 育种员
| ②僵弱猪:
| 产房护理
| 育种员
| 繁殖性能
| ①仔母猪乳头发育情况
| 育种员
| 场长
| ②仔公猪睾丸隐睾发生情况
| 育种员
| 场长
| 其它
| ①疝气发生情况
| 育种员
| 场长
| | | | | | 保育
| 生长性能
| ①63天保育重:25公斤以上
| 饲养员
| 育种员
| ②保育期饲料效率:1.8:1
| 饲养员
| 育种员
| ③品种特点:耳型,头型
| 育种员
| 场长
| 体型外貌
| ①体躯长,结构和谐
| 育种员
| 场长
| ②四肢强健
| 育种员
| 场长
| ③无外翻腿,罗圈腿
| 育种员
| 场长
| ④头清秀,大小合适
| 育种员
| 场长
| ⑤猪只活跃,眼睛有神
| 育种员
| 场长
| 繁殖性能
| ①母仔乳头发育情况,无瞎奶头
| 育种员
| 场长
| ②公猪睾丸发育,无隐睾
| 育种员
| 场长
| 发病情况
| ①无拉稀等传染病发生
| 饲养员
| 育种员
| 60公斤测定
| 生长性能
| ①到60公斤日龄
| 饲养员
| 育种员
| ②生长期饲料效率:2.4:1
| 饲养员
| 育种员
| ③日采食量
| 饲养员
| 育种员
| ④日增重
| 饲养员
| 场长
| 体型外貌
| ①体躯长,结构和谐
| 育种员
| 场长
| ②四肢强健
| 育种员
| 场长
| ③无外翻腿,罗圈腿
| 育种员
| 场长
| ④头清秀,大小合适
| 育种员
| 场长
| ⑤符合品种特征
| 育种员
| 场长
| 繁殖性能
| ①母仔乳头发育情况,无瞎奶头
| 育种员
| 场长
| ②公猪睾丸发育,无隐睾
| 育种员
| 场长
| ③第二性征发育良好
| 育种员
| 场长
| 背膘测定
| ①测定P2点背膘
| 育种员
| 场长
| 终末测定
| 生长性能
| ①到100公斤日龄
| 饲养员
| 场长
| ②生长期饲料效率:2.8:1
| 饲养员
| 场长
| ③日采食量
| 饲养员
| 场长
| ④日增重
| 饲养员
| 场长
| 体型外貌
| ①体躯长,结构和谐
| 育种员
| 场长
| ②四肢强健,后肢支持有力
| 育种员
| 场长
| ③无外翻腿,罗圈腿
| 育种员
| 场长
| ④头清秀,大小合适
| 育种员
| 场长
| ⑤符合品种特征
| 育种员
| 场长
| 种用性能
| ①母仔乳头发育情况,无瞎奶头
| 育种员
| 场长
| ②公猪睾丸发育,上下整齐
| 育种员
| 场长
| ③第二性征发育良好,
| 育种员
| 场长
| ④公猪性欲旺盛,阴茎能够伸出,勃起较硬,
| 育种员
| 场长
| ⑤母猪出现初情
| 育种员
| 场长
| 背膘测定
| ①测定P2点背膘,母猪20-22,公猪18左右
| 育种员
| 场长
| 屠宰测定
| 肉质测定
| ①瘦肉率60%以上
| 育种员
| 场长
| | | | | 场长
| 屠宰测定
| 肉质测定
| ②屠宰率:80%以上
| 育种员
| 场长
| ③皮、骨、脂肪、精肉重量
| 育种员
| 场长
| ④心、肝脏、脾等脏器重量
| 育种员
| 场长
| ⑤各段肠管长度
| 育种员
| 场长
| ⑥肉的PH值、大理石纹
| 育种员
| 场长
| ⑦肉的系水率、肌间脂肪
| 育种员
| 场长
| ⑧背最长肌、眼肌面积、后腿肌肉
| 育种员
| 场长
| 风味测定
| 适口性、嫩度、口感
| 育种员
| 场长
| 后备猪选择
| 选择后备猪
| 经过测定的种猪中选出优良后代
| 育种员
| 场长
| 育种方案的制定
| 育种方案
| ①育种方法:(BLUP)
| 场长
| 专家组
| ②育种工具
| 场长
| 专家组
| ③育种统计分析
| 场长
| 专家组
| 三、育种操作规程
1、育种方案:
①
育种方法:主要以常规测定为主要育种工作,对测定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计算机软件,按照数量遗传的方法,BLUP计算各种遗传进展和改良进度、遗传相关性等;
②
育种工具:称、尺子、背膘仪、计算机、报表、各种屠宰工具等;
③
遗传改良方法:主要以猪场内优良基因的选育和扩繁为主,以引进种公猪和冻精改良为辅,记录后代或同胞的遗传性状。
④
育种方向:母猪主要为繁殖性能、母性行为;公猪主要以生长性能、肉质性状为主要方向
2、引入种猪后,首先是保种、品系的适应性管理、主要遗传性能的观察,由场长负责,育种员负责操作和现场监督管理;
3、品系适应后,由专家组根据国内外种猪发展方向确定中长期育种目标,或者那些指标为主要选育目标;
4、场长根据专家组目标制定中长期育种计划,并作育种计划步骤、阶段性分解、阶段目标、实施计划,上报公司批准;
5、育种员根据猪场育种计划制定年度育种计划、后备母猪补充计划,上报场长批准;
6、育种员每月根据断奶与上产床、后备补充情况制定选配计划
7、配种员执行选配计划。
8、育种员统计各项生产数据、在断奶、出保育、60公斤、90-100公斤、屠宰时进行各项测定
9、育种员根据测定结果进行后备猪选留等
10、
场长总结年度育种工作进度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