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zhangxinlq 于 2009-3-13 10:46 编辑
1、寻求1~2名专家做顾问并充分信任他们,根据猪场情况制定本场的一些技术措施和方案。
2、母猪和公猪重点做好HCV、PRV、JE、PPV等疾病的免疫工作,每季度1次按照5%~10%的比例随机采样对这些疾病进行抗体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对新引进种猪要做好隔离饲养和猪瘟、伪狂犬的检测,在配种前做好“驯化”工作。
3、仔猪主要做好猪瘟、伪狂犬的免疫工作,免疫时间根据母源抗体的水平制定。每批猪接种三周后按10%的比例随机抽样对这些疫病进行免疫抗体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断奶仔猪尽量不用除了口蹄疫疫苗以外的其他灭活苗,蓝耳病的免疫按照本场发病情况而定。
4、当舍温超过30℃时应立即采取降温措施,尤其是公、母猪舍和育肥舍,新生仔猪的保温工作是重中之重。
5、早期断奶技术(21~25d)和全进全出(同批仔猪日龄相差不差过7天)是切断疫病在猪场内传播最有效的方法。
6、四阶段药物保健是控制细菌性疾病在猪场流行的最有效措施。母猪产前产后各一周、断奶仔猪断奶后1周、保育猪转育肥舍后1周和120日龄左右。
7、按照不同阶段猪的营养标准科学配制饲料,对饲料中的霉菌毒素采取严格的预防措施。
各场长在确定全场的防疫措施时一定要学会复杂问题简单化。虽然有几十种病原体会引起猪发病,但其中大部分是要在一定条件下才会致病的,尤其是细菌性疾病,所以我们只要把猪瘟、伪狂犬、蓝耳病和口蹄疫控制好了,猪场也成功了80%。猪瘟、口蹄疫的传染源主要在场外,因此除了免疫更注重生物安全措施。伪狂犬、蓝耳病传染源大部分在种猪群,因此除了免疫更要关注早期断奶和全进全出。副猪、链球菌等细菌性疾病感染往往与各种应激有关,因此我们只要把夏季降温和仔猪保温工作做好,再结合四阶段药物保健就能把猪场管理好。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