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320|回复: 1

近期国内玉米市场走势分析预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7 11: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期,国内玉米价格小幅上涨,主要原因一是随着第四批国家临时收储玉米计划公布,东北产区购销市场更趋活跃,各地玉米价格均呈上行之势。且随着国家托市玉米的陆续收购,中间贸易商入市积极。二是由于价格上涨,农民惜售心理普遍增强,玉米上市量较少。    后期影响玉米价格的主要因素:
  一是后市国家的临时收储玉米竞价销售将成为影响全国玉米市场价格的决定性因素。国家从2007年底至2008年 10月,共在南方销区市场和东北产区市场进行了四十二批储备玉米的拍卖活动,临时收储玉米的拍卖对全国玉米购销市场产生了较大影响,对稳定全国玉米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国家临时存储粮食,将由国家有关部门按照顺价销售的原则,择机在粮食批发市场公开竞价销售。因而,今年的国家临时收储玉米拍卖同样将成为影响后期全国玉米市场的重要因素。截至2月10日,我国玉米主产区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08年新玉米3995.7万吨,国有占收购总量的62%。由于第三、第四批次的收储政策均要求收购活动在今年4月份完成,这样算来,到4月份,国家就基本掌握了4000万吨的玉米,占东北玉米总产量的近70%,相当于收走了东北市场全部的贸易粮源。从目前的行情来看,今年国储将成为市场上最大的贸易商,后期顺价销售原则也决定了国家对玉米市场的绝对话语权。国家托市收购价格平均为0.75元/斤,也就是说今年国储竞价销售价格底部不会低于0.75元/斤。假设在今年7月、8月玉米青黄不接的时候国储开始拍卖,算上烘干、运输等费用,玉米拍卖的底价应高于0.75元/斤。
  二是国家虽然没有在华北黄淮地区实施临时玉米收储,但由于全国统一的粮食市场体系已基本建立,华北黄淮地区的玉米市场不可避免将受到东北地区收购市场的影响,只是这种影响在时间上有所滞后。而随着国家收储力度的再次加大,政策累积效应开始在华北黄淮产区发挥作用成为必然。分析认为,国家玉米收储计划的加大将助推全国的玉米市场走出疲弱之势,而华北黄淮地区玉米市场的“价格洼地”有望被快速填平。
  三是目前饲料行业和深加工行业加工利润较薄,小厂无利润的情况也比较普遍,在养殖产品进入淡季以及深加工短期难有大规模出口机会的情况下,后期加工利润将限制玉米涨幅。四是国内与国际玉米价差拉大,进口可能增加。截至2月23日,按CBOT5月玉米合约收盘价格计算,4月份船期美国玉米到中国北方港口完税价格为 1654元/吨,较大连港平舱价格高出约104-124元/吨,该价格较广东港成交价格高50-60元/吨左右。近期由于第二轮金融危机影响,国际玉米价格有所下跌。虽然按照目前理论价差美国玉米无明显进口机会,但并不能排除印度、南美廉价玉米进口可能,这也将成为未来限制国内玉米价格大涨的因素。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ann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5-26 14:4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的很有道理,希望养猪的成本越来越低,这样大家都有钱赚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24 02:45,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