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的在这阶段赔钱的主要原因两方面:
1、死亡率高(集中在100-150斤左右);
2、育成率低,饲养成本高(多种原因……)。
首先,造成死亡率高的原因:
基层养殖户认为猪没病=健康了,他们往往忽视的就是亚健康状态或者隐形感染某些疾病的存在,你可以看看自己猪场药费的分配比例:治疗药费〉预防药费〉消毒药费,这样的药费比例分配风险是特别大的,并且费用也是高额的。
病原微生物的长期存在没能引起养殖户的重视,其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猪抵抗力的下降导致发病,一但发病就是混合感染,并且养殖户通常在治疗疾病的时候通常所遵循的规律就是:缓解症状、大剂量抗病毒,病毒是会变异的,而普通药物(哪怕是中药的抗病毒能力是有限的)的使用,就看你是否会合理搭配的运用。
正确的治疗思路:
1、控制继发感染
防止继发感染其它疾病致死
2、提高机体抵抗力
强调自身耐过能力
3、对症治疗
可能我的观点得不到大家的认同,但事实面前这种做法是比较可行的,你如果一味的缓解表面症状,那么实质的东西永远在里面,是起不到作用的,你们往往就是被现实所蒙蔽了。
那么,还有不少养猪的每月定期的用上一周左右的黄芪多糖,并且重视饲养环境的卫生等,时间长了,猪出现了尿血的现象,这都是因为市面上所销售的黄芪多糖制剂决大多数里面的抗病毒成分为不少西药。
正规的保健程序是结合本场实际情况、地区疾病流行趋势、季节性疾病等因素来合理制订,不能一成不变的就是使用黄芪多糖,黄芪多糖是好东西,关键你没能正确的使用。
第二方面:育成率低,饲养成本高
育成率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仔猪阶段的饲养水平以及猪的品种,仔猪阶段的腹泻,没能及时的治疗,你可能考虑的就是用点普通药物也能治好,何必用那么昂贵的呢,但是你们考虑到的是那几天的拉稀对于仔猪肠道黏膜所带来的损伤,这个损伤可以间接的影响后期的饲料利用率,你说这个价值是否划的来呢?
保育阶段不重视预防保健,使猪感染某些慢性疾病,体内外寄生虫长期存在就因为你看不见,所以你有可能把这个环节给忽视掉了,我发现100头母猪的做纪录的没几个。这直接反映的就是管理的水平,既然你已经花钱请人了,为什么不好好利用呢?是不知道该怎么用人,所以导致了不赚钱(自己还辛苦)。
饲养成本高的环节里面,最关键的就是长期的自由采食,一方面是猪消化利用率已经没那么高了,就是吃的多了是浪费(育肥后期),另外一方面就是饲料践踏浪费所导致,一斤全价料块把钱,一圈一天不说多,时间长了钱就多了。所以养猪的往往忽视了这些赚钱的细节性问题。
我们希望养猪的是聪明的,但不希望你们是小聪明。
就近阶段的问题分析,因为基层存栏量现在已经在逐步缩小了(疾病所导致),母猪的存栏量没太大变动,那么后期马上就要一波新的养猪高潮来了。呵呵……
不知道以上分析是否正确,恳请高手斧正!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