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到201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5000亿公斤以上,到2020年达到5400亿公斤以上的目标。新华社特约经济分析师分析认为,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和单产提高的难度较大,以及化肥供应总量可能偏紧等因素,将使2009年粮食继续增产难度加大。
|
挑战一:种粮收益实现困难,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受经济形势和粮食增产的影响,2008年底国内粮食收购价格出现波动。发展改革委的监测数据表明,2008年11月底,部分地区水稻价格出现下降,江苏降幅最大,达7%;玉米价格降幅较大,部分地区已降到0.58元/斤,远低于当年年初0.7元/斤以上的水平;小麦价格有升有降。2008/09年度粮食购销进度迟缓,虽然国家敞开收购,但是市场交易依旧冷淡。农户惜售、商业企业不敢收购导致的卖粮难,以及农户资金紧张、种植粮食积极性有所下降,将是2009年粮食增产最大的障碍。
|
|
挑战二:农民工返乡比例上升,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的难度较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近的调研发现,目前返乡农民工的比例已经上升到10%,总人数超过1000万。农民工外出务工收入降低会增加对土地产出的依赖,估计会加快种植结构调整的步伐,减少粮食种植面积而增加高附加值作物的种植将成为主要趋势。 |
|
挑战三:施用化肥对粮食单产提高的贡献率正在下降,粮食单产增加难度较大。过去8年,我国粮食单产增长缓慢,气候变暖、管理粗放都不利于粮食单产的提高。粮食单产的缓慢增长主要依靠增加投入尤其增加化肥等方面的投入,但这促使粮食单产提高的潜力正在降低。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课题研究组的数据显示,过去8年,我国粮食单产几乎没有显著增长,但每亩化肥施用量却增长了近40%,每公斤化肥生产的粮食不足19公斤,这一生产效率正在以每年1公斤的速度下降。化肥增长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降低到10%左右。 |
|
挑战四:2008年化肥价格大幅波动将影响2009年化肥的稳定供应。 |
2008年全球化肥价格大幅波动导致国内外化肥产量、施肥量均出现一定程度的萎缩。据初步估计,2008年,全球化肥用量下降了2.2%,其中,磷肥和钾肥用量分别下降4.7%和8.2%,氮肥用量虽然略有增长,但增长率仅为0.5%。我国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其中变化最显著的是磷肥,其产量、施肥量分别降低2.35%、5%(截至2008年10月份)。
|
由于2008年减少,2009年磷肥用量继续下降的可能性降低,而增加的可能性加大。另外,2008年冬季我国化肥经销商淡储积极性不高,造成生产企业库存压力较大、化肥行业开工率持续较低,因此2009年国内化肥供应总量可能偏紧。山东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孙运生预计,2008年化肥原料价格大幅波动造成企业亏损以及长期停产、限产,势必使2009年国内化肥市场供应不足。
|
基于上述分析与判断,确保粮食生产稳定,需加强建立农资购买信贷机制、培肥土壤、完善种粮补贴方式等方面的工作。
|
首先,建立农资购买信贷机制。2009年春耕临近,当前应尽快解决农民卖粮不畅、生产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建议在响应中央建立农村金融体系的精神下鼓励和优先支持农资购买信贷的发展,引导金融企业与化肥生产和销售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合作,充分发挥金融企业的资金优势和涉农企业经营网络的优势,确保粮食生产的稳定进行。
|
其次,培肥土壤,夯实粮食基础生产力。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为契机,尽快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技术、转变化肥产业发展模式。同时,支持有机肥产业发展,降低有机肥生产企业的成本,减免土地使用费,加强秸秆还田的补贴力度,扩大商品有机肥施用的补贴范围,以增加有机肥施用、减少化肥依赖;结合优化种植制度、合理轮作、种植绿肥等措施,利用生物特性提高土壤生产力,并降低化肥消耗。
|
第三,进一步加大种粮补贴力度,转变补贴方式,完善一卡式补贴机制,加强补贴发放的及时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