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三夫行 于 2009-2-10 08:27 编辑
600万大学生就业难成了热点话题,甚至引起了总理的关注,在此,我也献一策,就算尽匹夫之责吧!
无论就业还是创业,都离不开必要的资源,比如资金、人脉、知识、技能、经验、伙伴、平台等,可是,这一代大学生,都是80后、90初,有知识无经验,有零花钱无创业资本,有玩伴无创业伙伴,有亲戚同学无客户资源,再赶上经济危机,就业难、创业更难!
那么有没有办法帮助这些学生就业或者创业呢?我认为方法还是很多的,下面就是我的方法!
首先分析一下大学生的资源:第一当然是父母,父母的关爱、支持、鼓励、人脉关系、资金,都是天经地义的资源,尽管爱无边、钱有限;第二自然是自己,自己的体魄、理想、知识,都是独一无二的资源,尽管有些眼高手低;第三才是社会提供的就业或者创业平台,比如机会、培训、资本、指导等等,尽管功利性强;如果能把这三种资源有机结合在一起,三足鼎立,就能帮助学生就业或者创业。
未来几年,推动农村发展的诸多因素中,信息无疑是一个强大的力量,农村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人才,也为大学生农村就业提供了机会!
举个例子:我在前一篇博文中提到的农资4S系统建设,就适合大学生创业或就业。设想,一个或几个大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电脑和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几乎无需投资,经过简单的培训,再利用父母和同学的人脉资源,把一个县市某一个产业的数据库建立起来还是不难的,比如,河南的养猪数据库,哪里养猪多?养猪场分布?经营规模?存在问题?场主姓名、通联方式等,有了这个数据库,就相当于拥有了威虎山的联络图,小九们也就能号令江湖了(呵呵,杨子荣是老九,大学生就算小九吧),此树是我载、此山是我开、要从此处过、留下买路钱,小九发财就指日可待了!
我的这个设想,前不久还和团中央的一个领导讨论过,已经得到内蒙古一个做农资的上市公司认同,他们计划在三年内投资一个亿、发起一个“新农村、新青年、新创业”活动,招收5000名大学生,组建覆盖中国主要农业生产县市的信息服务网络,就好比农村版的分众传媒,一旦建成,服务的肯定不仅农技、农资和农产品,可能涵盖保险、家电、医疗卫生等等。
至于有的朋友问,建这个数据库还用如此兴师动众吗?找地方政府和统计局不就行了?呵呵,参见我上一篇博文就明白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