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资本市场对养殖业的介入,畜牧业集约化又在资本平面上成为热门话题,主要观点有三:
1.畜牧业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百万级养殖规模似乎成为资本市场的主角。
2.随着大规模养殖业的兴起,小规模养殖业正在走向穷途末路、山穷水尽。
3.养殖规模的的变化,将引起包括动保、饲料、畜产品加工在内的整个产业资源重组,给所有从业者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我以为事实远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
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就中国的国情而言,到底多大养殖规模才是最经济、最科学、最人道的!注意,在这里我提到了生产的人道主义问题,劳动是基本的人权之一,也就是说如果一种生产方式的发展,剥夺了人权,特别是在中国人口众多的情况下,是非常危险的!
鉴于畜牧业人力资源密集、生产资源分散、消费资源分散、门槛低、防疫要求高、风险大的特征,古今中外,畜牧业生产组织方式,无不以家庭经营为主,科技的发展、工艺的进步,只能在一定限度内放大人的劳动力,但并不能改变以人为本、特别是以家族成员为本的基本事实,所以,我以为,中国畜牧业的适度规模,将以家族人员的经营能力和土地为最重要的限制条件而界定!
设想一下,即使做到自动饮水、自动供料、自动捡蛋、自动清粪,一个家庭的主要成员或许再雇佣3-5个劳动力,能养多少猪?多少鸡呢?我以为也就2-3万只蛋鸡、50-100头母猪而已!就中国15亿蛋鸡、5亿头猪的保守存量而言,也需要多少个生产单元啊!大概得10万个鸡场、50万个猪场啊!以中国2000个畜牧业发达县计,相当于每个县50个鸡场、200个猪场!
所以,中国的畜牧市场,未来几十年内,仍然改变不了中小规模大群体的格局,这也是我们策划未来畜牧业服务体系的一个依据。
不成熟的想法,抛砖引玉而已!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