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游人学子

玉米容重的检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28 22: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将排气的那个(叫什么忘了)放到插板的上面,所侧的方法就与09GB相同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9 14:58:10 | 显示全部楼层
用07版的比较准确,99版的数值偏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9 15:03:02 | 显示全部楼层
09年国标马上执行了!检测数据上与之前的方法存在差异,内控标准需要做调整了,数据积累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9 16:0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曾用容重仪和量筒做过比较,用容重仪测得的玉米放到量筒中,结果都在1000ml以上5mm左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 13: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哦,就是说容重仪测定比用量筒要高咯。但容重仪的检测可以较好减少人为误差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4 10: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是把玉米除去杂质后,用500毫升的容量筒量取500毫升玉米,在称重,两数相除,做出来的结果和用容重器测的差不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4 10: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量筒做的不准,最好是容重器!!
要让玉米自由落体!这样才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4 14: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容重???还不知道怎么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4 14:3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论坛币实在是少啊!给大家做下参考!看看版主能给些币不?


一、        按品种
1、        硬玉米:芯细长、硬质,成分多与马齿玉米相近,籽粒坚硬,早熟品。
2、        粉质玉米:籽粒松软,颜色发白,可轻易用手压碎成粉状。
3、        甜玉米:成蜡质,表面光亮。
二、        按颜色
1、        黄玉米:种皮为黄色,其它颜色的玉米惨杂率低于5%(并包括略带红色的玉米。
2、        白玉米:种皮为白色,其它颜色的玉米惨杂率低于2.0%(并包括略带淡黄或粉红的玉米)
3、        混玉米:黄白两色相当,或头部是黄色下部为白色的玉米。(既混入本类以外玉米超过5.0%)。
三、        不完善粒(受到损伤但尚有价值的颗粒)
1、        虫蛀粒:被虫蚀蛀,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2、        病斑粒:粒面带有病斑伤及胚与胚乳的颗粒。
3、        破损粒:粒面破损达本颗粒体积的五分之一以上的颗粒。
4、        生芽粒:芽或幼根突出表皮的颗粒。
5、        生霉粒:粒表面及胚乳生霉的颗粒。
6、        热损伤粒:受热后外表或胚显著变色的损伤颗粒(也叫焦糊粒)。

四、        杂质(通过规定筛无实用价值的物质)
1、        筛下物:通过直径3.0mm圆孔筛的物质。
2、        无机杂质:泥土、沙石、砖瓦块,及其它无机物。
3、        有机杂质:无使用价值的玉米粒,异种粒及其杂质。
五、        容重指标
等级        容重g/L        杂质        水分        不完善粒        色泽气味
1        ≥710        ≤1.0%        ≤14.0        ≤6.5                正常
2        ≥685        ≤1.0        ≤14.0        ≤6.5                正常
3        ≥660        ≤1.0        ≤14.0        ≤6.5                正常
各类玉米以二等为中等,低于三等为等外玉米,上述容重适用于水分小于23.0%以下玉米。
检验规则:
1、        样在温度0℃以下时,水分含量在23.0%以下的玉米实际容重为实测容重。
2、        样温度在0℃以上时,水分含量在18.0%--23.0%之间的玉米的实际容重为实测容重。加上增补容重,增补容重以18.0%(含)水分含量为基础,水分含量每增加1个百分点,容重增补:5g/L计算
3、        容重测定方法:
1000ml容重器(漏斗下口直径为4.0mm)谷物标准筛上层筛直径12.0mm下层为3.0mm
样制备平均样品二份,取一份平均1000g,套好筛,取下层筛的筛上物混均匀作为测定式样!

        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6 11:2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按最新国标就可以,这样就与国际接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10-25 02:20,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