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96|回复: 1

人日,要记得人不是机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1 12: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陈迎竹
    传说女娲造苍生,从正月初一开始,一日造一物,陆续造出鸡狗猪羊牛马人谷,人排在第七日,是谓人的生日。
  这一日从汉朝开始有庆祝活动和习俗,到唐代更受重视。
  习俗本来是为了庆祝人的生日,在热闹的庆祝活动中,难免引起文学家的触景生情,开始为人日赋诗,或感怀际遇,或思乡忆友,例如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就是他在蜀州刺史任上寄怀杜甫之作。于是佳节也被赋予人类的情感。
  能有一个庆贺每一个人“生日”的节日,这样的文化不知道世界上有没有第二个,不过可以想象,如果当时的知识界曾经扩而大之并且深入发挥,人日对人生命和情感的珍惜与尊重,很可能发展成和近现代人本主义相契合的文明。
  在科技文明到达今天这个高度的时代,人与人的关系早已进入网络和虚拟空间,影像声音文字的传递,千山无阻隔,万里如眼前;只是人际间的感情感觉,应该也少了许多旧时因思念所积累的沉重与美好。
  经历几波的全球化,今天的人类空间以城市为主,采菊东篱下的悠然很可能被视为不长进。事实上,各国政府多以发展城市为主要施政方针,农村往往在经济和基础建设的考量下成为各种各样和各方面的剥削甚至掠夺对象,国家资源分配到农村的只有凤毛麟角,资源短缺让乡野生活陷入实实在在的困境,农村人纵有悠然之志,却绝无忘我的本钱。于是离乡弃土、城市逐浪,就成了一代又一代不变的故事。
  农村或者田园生活让人贴近大自然,它的简单也使人更接近生命的本质。但是它的不便与局限,例如卫生条件、基础设施、通讯与文化教育的便利性以及就业机会,必须由政府投资建设。其实,改善农村生活条件,让人和家愿意留在田园农村,就等于改善城市生活条件。当空间扩大,生活步调更悠闲,人的价值才有机会体现,生命也才能有机会变得更圆满。
  金融风暴让企业裁员动辄以成千上万为单位,管理者以数目字看待人,被裁者却对自己雇员的身份感到无奈与惊恐,而无论是何者,都浑似忘却自身与对方“人”的角色,这正是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所要谴责的工业社会或资本主义对人的压制和扭曲。
  然而,一定要农村田园才能实现人的价值?倒也未必。实际上,城市有城市的生活优势,发达或半发达国家城市人口生活过得惬意而有内涵的,也有不少。问题既在人对生活方式与态度的选择,也在政府为社会所提供的建设与服务是否有足够的选项。如果失业就必须立即为寻找工作而忙碌,找不到工作又要忙着上找工作的课程,找到工作又必须小心翼翼保住工作,那么,人与蚂蚁蜜蜂倒比较像是同类了。
       在人群中生活、工作与流动的人,无论在城乡,都不免对自身价值的实践有所期待——虽然期待的程度因人而异——而这种实践自身价值的欲望,正是文化产生的根源。社会的建构与运转如果漠视这种需求,无疑就是对人本价值的侵害。对自身价值的实践,无论是金钱还是精神领域,社会都应该给予足够的空间与资源,尤其是富裕的社会。个人精神的满足会启动社会整体的进步引擎,这绝非奢言,所以在金融海啸中要为个人保工作,但减少人民心理的后顾之忧,其实一样或者更重要。因为人就是人,人日,要记得人不是机器。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ann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2-1 21: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人群中生活、工作与流动的人,无论在城乡,都不免对自身价值的实践有所期待

期待,所以才更努力;
期待,所以没有了玩乐的时间;
期待,所以。。。
总之,现在的人真的快成了机器了。
我总是在想,若人达到极限,世界会怎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3 02:21,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