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兔也被称为育成兔,是指3月龄至初配阶段留作种用的青年兔。此期的兔消化系统已发育完备,食欲强,采食量大,对粗纤维的消化利用率高,体质健壮,抗病力强,生长快,尤其是肌肉和骨骼为甚,性情活跃,已达到或接近性成熟。这一时期饲养管理的要点是控制体重,保证体质健壮,使之达到种用兔的标准。
1.满足生长需要,适当控制体重 后备兔在3月龄阶段正是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应利用这一优势,满足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的供应,尤其是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以促进其骨骼和生殖系统的发育,形成健壮的体质。4月龄以后,脂肪的囤积能力增强,为防止过于肥胖,应适当控制能量饲料,多喂青饲料。一般大型品种的体重应控制在5千克左右,最多不超过6千克;中型兔体重控制在3.4~4千克,最多不超过4.5千克。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旺盛的繁殖机能和活泼健壮的体质。否则,体重过大,样子虽然好看,但配种能力却大大下降。
2.加强运动,多晒太阳,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提高体质。
3.防止早配乱配 由于后备兔已经性成熟或接近性成熟,为防止早配和偷配,在管理上应及时分开饲养。对公兔应一兔一笼,对母兔小群饲养。对于没有被选为种用的青年兔,应及时出售,以提高笼具的利用率。同时,3月龄以后再继续饲养,经济上也是不合算的。
4.控制初配期 肉兔的初配期过早过晚都不好,应根据其品种、用途、生长发育状况和季节而定。一般大型品种、核心群的后备兔可适当晚配,可掌握在7~8月龄。对于中型品种和非核心群,可适当早配,以6月龄左右为宜。对于一般的生产群,如发育状况良好,只要达到成年体重的50%以上,5月龄以后即可初配。
5.及时预防接种 后备兔虽然代谢旺盛,抗病力强,一般疾病很少,但对兔瘟却十分敏感,极易感染发病,死亡率高达80%~100%。因此要适时接种疫苗,重点预防免瘟的发生。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