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763|回复: 1

[饲养管理] 种公兔的饲养管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31 18: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种公兔的饲养管理
  谷子林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饲养种公兔的目的主要是用于配种、繁殖后代。从遗传学理论看,公兔在群体的遗传效应大于母兔。种公兔饲养的好坏直接影响母兔的受胎率、产仔数及子兔的生活力和质量。在本交情况下,一只公兔一般可负担812只母兔的配种任务,在人工授精情况下,可提高到50150只,如果采取冷冻精液,一只优良种公兔可担负上千只甚至上万只母兔的配种,其后代少说有500800只,多者可达几十万只。真可谓“母兔好,好一窝,公兔好,好一坡”。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精心培养种公兔,使之品种纯正,发育良好,体质健壮、性欲旺盛,精液品质优良,配种能力强。为达到上述目的,在公兔的基因确定之后,搞好种公兔的饲养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1.种公兔的饲养  对于选作种用的后备公兔,自幼就要注意饲料的品质,不宜喂体积过大或水分过多的饲料,特别是幼年期,如全喂青粗饲料,不仅增重慢,成年时体重小,而且精液品质也差,如形成草腹(大肚子),降低配种能力。
    种公兔的配种受精能力,取决于精液品质。在配种期一般每天采精12次,每次采精量约1毫升左右。精液除水分外,主要由蛋白质构成。生成精液的必需氨基酸有色氨酸、组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等,其中以赖氨酸为多。除形成精液外,在性机能活动中的激素和多种腺体的分泌以及生殖器官本身也都需要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元素等加以补充和滋养。这些营养物质都需通过饲料来提供。公兔精液品质的好坏,射精量的多少,与饲料的品质有很大关系,首先取决于饲料中蛋白质的质量和数量。其中动物性蛋白质对于精液的生成和作用有更显著的效果,在日粮中加入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可使精子活力增加,使受精率提高。在生产中,对性欲不旺盛、精液品质不佳、配种能力不强的种兔,在日粮中添加鱼粉、豆饼、花生饼、豆科牧草等优质蛋白质饲料时,可明显改善其精液品质,提高配种能力。
    维生素对精液品质也有显著影响,特别是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DB族维生素。当日粮中维生素含量缺乏时,会导致生精障碍,精子数目减少,畸形精子增多,配种受胎率降低。处于生长期的公兔日粮中如缺乏维生素时,会导致生殖器官发育不全,性成熟推迟,种用性能下降。在上述情况发生时,如能及时补给富含维生素的优质青绿多汁饲料或复合维生素,情况可以得到改变。青绿饲料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所以夏秋季一般不会缺乏。但在冬季和早春时青绿饲料少,或长年喂颗粒饲料时,容易出现维生素缺乏症。这时应补饲青绿多汁饲料,如胡萝卜、白萝卜、大白菜等,或在日粮中添加复合维生素。
    矿物质元素对精液品质也有明显的影响,特别是钙,日粮中缺钙会引起精子发育不全,活力降低,公兔四肢无力。在日粮中添加骨粉、蛋壳粉、贝壳粉或石粉,即可满足钙的需要。矿物元素磷为核蛋白形成的要素,并为生成精液所必需,日粮中配有谷物和糠麸时,磷不致缺乏。但应注意钙、磷的供给比例,应以1.521为宜。锌对精子的成熟具有重要意义。缺锌时,精子活力降低,畸型精子增多。在生产中,可通过在日粮中添加复合微量元素添加剂的方法来满足公兔对矿物质元素的需要,以保证公兔具有良好的精液品质。
    种公兔的饲养除了保证营养的全价性外,还要保持营养的长期稳定。因为精子是由睾丸中的精细胞发育而成。而精子的发生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约为4752天,故营养物质的供给也应保持长期稳定。饲料对精液品质的影响较为缓慢,用优质饲料来改善种公兔的精液品质时,需29天左右的时间才能见效。因此,对一个时期集中使用的种公兔,应注意要在1个月前调整饲料配方,提高日粮的营养水平。在配种期间,也要相应增加饲喂量,并根据种公兔的配种强度,适当增加动物性饲料,以达到改善精液品质,提高受胎率的目的。笔者调查发现,河北一兔场使用兔用预混料——兔乐(主要含有维生素和矿物质微量元素等,由河北农业大学山区研究所研制),配种效果良好。由于种种原因,停用1个月,结果出现了严重的繁殖疾病:受胎率降低,产仔数减少,流产和死胎率增加,并有明显的维生素A缺乏病(子兔眼结膜发炎,开眼期推迟,个别小兔眼球发育不良而成为瞎子)。当补加兔乐后,这些症状很快缓解。
    总之,对种公兔营养的供给应全面而持久。其日粮一般以全价配合料为主,青饲料和粗饲料为辅。蛋白质水平在16%左右,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必需满足需要,能量水平不宜过高,粗纤维水平适宜。在冬春缺青季节要适量补充胡萝卜、白萝卜、麦芽、白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饲料,注重维生素、微量元素添加剂的补充。饲喂量应根据配种强度的大小和种公兔的体型、体况(膘性)灵活掌握,不可因营养过盛而造成肥胖,也不应营养不良使其体质下降,而影响种用性能。
   2.种公兔的管理  种公兔的管理与饲养同等重要。管理不当也会影响其种用性能,降低配种能力。
    1)及时分群,适时配种。对种公兔自幼就应进行选育,因公兔的群居性差,好咬斗。如果几个公兔在一起饲养,轻则互相爬跨影响生长,重则互相咬斗,致残致伤,失去种用价值。肉兔是早熟家畜,3月龄以后即达性成熟,但距真正达到配种月龄还差一段时间。如果过早配种,不仅影响自身生长发育,还会影响后代的质量,降低配种能力,造成早衰,减少公兔的使用寿命。一般来说,公兔的早配由管理不当引起,即在兔达到性成熟时没有及时将它们隔离,造成偷配和早配。为防止此类事情的发生,当兔达到3月龄以后,应及时将留作种用的后备公兔单笼饲养,做到一兔一笼。当公兔达到体成熟后再进行配种。一般大型品种兔的初配年龄是78月龄,中型品种兔为56月龄,小型品种兔为45月龄。
    2)控制体重。不少人认为种公兔体重是种用价值的标志,即体重越大越好。这种观点是片面的、错误的。种公兔的种用价值不仅仅在于外表及样子的好坏,而在于配种能力的高低及是否能将其优良的品质遗传给后代。一般来说,种公兔的体重应适当控制,体型不可过大,否则将带来一系列的问题:首先,体型过大发生脚皮炎的机率增大。据笔者调查,体重5千克以上的种公兔,脚皮炎发病率在80%以上,而体重45千克的种公兔患病率为50%60%,体重34千克的种公兔仅为20%40%。体型在3千克以下的种公兔基本不发病。体型越大,脚皮炎的发生率越高,而且溃汤型脚皮炎所占比例也越高。种公兔一旦患脚皮炎,其配种能力大大降低,有的甚至失去种用价值。其次,体型过大将会导致性情懒惰,爱静不爱动,反映迟钝,配种能力下降,配种占用时间长,迟迟不能交配成功。比如,一只4千克的种公兔,一日配种23次,可连续使用3天休息一天,配种时间较短,且一次成功率较高,一般每次平均10秒钟左右。而5千克以上的种公兔每天配种次数不能超过2次,连续2天需要休息一天。一次配种的成功率较低,多数是间歇性配种,平均占用时间在30秒以上。再者,体型越大,种用寿命越短。第四,体型越大,消耗的营养越多,经济上也不合算。控制种公兔体重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在后备期开始,配种期坚持。采取限饲的方法,禁用自由采食。饲料质量要高,但平时控制在8分饱,使之不肥不瘦,不让过多的营养转变成脂肪。
    3)搞好初配公兔的调教。选择发情正常、性情温顺的母兔与其配种,使初配顺利完成,以建立良好的条件反射。
    4)注重配种程序。配种时,应把母兔捉到公兔笼内进行,不可颠倒。因为公兔离开了自己的领地,对环境不熟悉或者气味不同都会使之感到陌生,而抑制性活动机能,精力不集中,影响配种效果。
5)减少频繁刺激。公兔笼应距母兔笼稍远些,避免经常受到异性刺激,特别是当母兔发情时,会使公兔焦燥不安,长此以往,影响公兔的性欲和配种效果。
6)适当运动。有条件的兔场,可每天让种公兔运动12小时,以增强体质。长期缺乏运动的公兔,四肢软弱,体质较差,影响配种能力。进行室外活动,多晒太阳,可以促进食欲,增强体质,提高配种能力。
    7)控制配种强度。种公兔一天配种几次?一只公兔负担几只母兔的配种任务?种兔利用几年合适?没有统一的规定。应根据每个兔场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公兔的配种次数取决于公兔的体型、体质、年龄、季节和配种任务的大小。一般来说,对于初次配种的青年种公兔和3岁以上的老龄公兔,配种强度可适当控制,以每天配种12次,隔日或隔2日休息一天;对于12岁的壮龄兔,可每天配种23次,每周休息2天。公兔的体型和体质对配种能力影响很大,对于体型较大和体质较差的公兔,绝不能超强度配种,否则体质会很快衰退而难以恢复。当公兔出现消瘦时,应停止配种1个月,待其体力和精液品质恢复后再参加配种。春秋季节配种比较集中。在保证种公兔营养的前提下,可适当在短期内增加配种强度。但在夏季高温季节,配种强度要严格控制,而且配种时间要安排在早晨和晚上。如果配种过于频繁,可导致生殖机能减退,精液品质下降,过早丧失配种能力,减少优良种公兔的利用年限。如果配种次数过少,公兔的性兴奋长期得不到满足,也会引起反射性机能减退,性欲降低,精液品质变差,身体过肥,影响其配种能力。
    种公兔的利用年限应因兔而异。通常情况下不超过3年,特别优秀者最多不超过5年。因为过老的公兔精液品质变差,不仅影响母兔的受胎率,同时还会影响到后代的质量。
    8)确定合适种兔比例。公母兔的比例应根据兔场的性质而定。在本交情况下,一般的商品兔场公母比例以11012为宜。一般的种兔场,比例应缩小至18左右。而以保种为目的的兔场应以156为宜。兔场的规模越大,其中比例也应适当增大,反之应缩小。为了防备意外事件的发生(如公兔生病、患脚皮炎、血缘关系一时调整不开等),应增加适量的种公兔作为后备。

种公兔的比例结构。由于肉兔周转快,利用强度较大,而且老龄兔在配种能力上与青壮年兔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种公兔群中,壮年公兔和青年后备公兔应占相当比例,及时淘汰老年公兔。其中壮年公兔应占60%,青年公兔占30%,老年公兔占10%为宜。


(9)控制饲养环境。公兔群是兔场最优秀的群体,应予特殊照顾,为其提供理想的生活环境:清洁卫生、干燥、凉爽、安静等。应尽量减少应激因素,适当增加活动空间。夏季防暑是养好公兔的首要任务,炎热地区有条件的兔场,在盛夏可将全场种公兔集中在有空调设备的房间里,以备秋季有良好的配种能力。

    种公兔脚皮炎发生的比例较大,一是由于公兔性情活泼,运动量大,发现异常情况后多以后肢拍击踏板,造成对脚掌的损伤;二是由于公兔配种时两后肢负担过重。预防脚皮炎一方面要加强选种工作,选择和培育脚毛丰厚的个体。另一方面应加强管理,特别是提高踏板的质量。一般以竹板为原料,应做到平、直、挺,间隙适中(以1.2厘米为佳),不留钉头毛刺,平时保持干燥和干净,防止潮湿和粪便积累。夏季由于温度高,公兔的阴囊松驰,睾丸下垂,很容易被锐利物刺伤而发生睾丸炎,失去种用价值。而且,公兔的体重越大,睾丸发育越大,睾丸炎发生的比例越高,对此应特别注意。
    (10)建立种公兔档案,做好配种记录,做到血缘清楚,防止近亲交配。每次配种都要详细做好记录,以便分析和测定公兔的配种能力和种用价值,为选种选配打下可靠基础。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崔若伟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4-16 21:5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老师以后多发点这样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1 23:0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