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小鸡排完胎粪后,七八天左右开始过料(粪便中有未消化的饲料小粒),一直治不好。14、5天换了二号料后明显减轻并好转。考虑了很多原因,始终没找到理想的解决办法。
现将已用的一些调整方案及饲养情况拿来晒晒,请大家发表意见:
1、以前小苏打2公斤/吨。考虑到可能会引起饮水量偏高造成粪便发软,会让养殖户误认为过料,已撤。同时已考虑了盐的添加量的调整。
2、可能是配方营养浓度偏高,现已将CP从原来的21.5%调整为20.5%,能量,粗纤维及氨基酸也做了相应的调整。
3、提高了抗生素的添加量。
4、考虑到玉米蛋白粉添加量高造成粪便发黄,易让养殖户误认为过料。已将其调整为15KG/吨。
5、以前原料粉碎过细,考虑到会影响腺胃功能及发育,现已将粒度调粗(粉碎筛片3.0MM)。
6、制粒温度80-85度。
7、球虫药为盐霉素。
8、使用过植酸酶,骨骼发育良好。考虑到可能会引起粪便稀软,但不用其粪便也不理想。
9、各种大棕原料检化验均无霉菌超标。
10、最后一点:用料过程采食量生长状态良好,死病率均较低。50左右日出栏群体料肉比在1.85-1.90左右。
谢谢并盼望大家发表高见。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