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选择猪瘟疫苗
猪瘟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在我国分布很广,而且临床表现形式越来越复杂,一直以来是我国养猪业的头号杀手,严重威胁着我国养猪业的发展。
目前在我国市场上流动的猪瘟疫苗仍然是C株兔化弱毒疫苗,主要有两大类,即组织弱毒活疫苗和细胞弱毒活疫苗,又可分为三种,分别为:乳兔组织弱毒活疫苗(组织苗)、成兔脾淋组织弱毒活疫苗和犊牛睾丸细胞弱毒活疫苗(细胞苗)。
猪瘟乳兔组织弱毒活疫苗是较早的猪瘟疫苗,是由具有一定载毒量的乳兔肌肉和兔实质器官研磨制备而成的猪瘟冻干弱毒活疫苗。其优点是:整个生产过程中杜绝了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BVDV)的污染,抗原性好(兔体所载病毒与C株种毒无异)。不足之处:在于兔体肌肉和一些实质器官载毒量相对偏低,导致单位头份疫苗内所含抗原量偏低而且所含异源组织量偏高,临床使用时需加大剂量,容易引起过敏反应。
猪瘟成兔脾淋弱毒活疫苗是采用成兔(体重3公斤),接种C株种毒,测定热型,合格者采集其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研磨、冻干制备而成。与猪瘟乳兔组织苗相比,具备后者所有的优点,且由于成兔的脾脏和肠系黏膜淋巴载毒量是兔体其他部位的十至几十倍,使得单位头份疫苗内抗原量充足且含异源组织较少。在临床使用过程表现为高效、安全、稳定。其缺点是:制苗成本偏高,导致很多厂家在生产过种疫苗时存在投机行为,出产的疫苗纯度有限,进而影响免疫效果。
猪瘟细胞弱毒苗,其优点是异源组织含量少,不易引起过敏反应;其问题主要存在于生物安全和抗原性两个方面。
生物安全隐患主要是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BVDV)的污染。在制备猪瘟细胞苗过程中,要用到牛源原代细胞和牛源血清,而BVDV污染主要来自牛血清。常规的热灭活又不能确保BVDV灭活,
BVDV在体外培养大多不产生细胞病变,故不易引起检验人员的注意,用BVDV污染的猪瘟疫苗免疫母猪后,仔猪发生类似先天性猪瘟感染,死亡率增加,因此给生产造成很大损失。
猪瘟抗原性不佳直接导致疫苗的细胞免疫功效下降,同时影响体液免疫。
综上,现在市场上由于大量的非纯正的猪瘟脾淋苗在市场上流动,在猪瘟脾淋苗中加兔肌肉、肝脏、细胞液等鱼目混珠,直接导致打苗后保护力不够,应激大,养户深受其害。故养户购买时认准知名品牌。
【相关链接】1、猪瘟疫苗的种类及使用方法
2、猪瘟的症状及治疗方案
3、猪瘟疫苗的免疫时间及注意事项
1.猪瘟疫苗的种类及使用方法
猪瘟是一种传染性非常强的传染病,常给养猪业造成毁灭性损失。预防猪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种猪瘟疫苗。为了使广大养猪户正确选择和有效使用猪瘟疫苗,这里将猪瘟疫苗的种类和使用方法简介如下:
猪瘟活疫苗(I)——乳兔苗的用法:该疫苗为肌肉或皮下注射。使用时按瓶签注明头份,用无菌生理盐水按每头份1毫升稀释,大小猪均为1毫升。该疫苗禁止与菌苗同时注射。注射本苗后可能有少数猪在1天-2天内发生反应,但3日后即可恢复正常。注苗后如出现过敏反应,应及时注射抗过敏药物,如肾上腺素等。该疫苗要在-15℃以下避光保存,有效期为12个月。该疫苗稀释后,应放在冷藏容器内,严禁结冰,如气温在15℃以下,6小时内要用完;如气温在15℃-27℃,应在3小时内用完。注射的时间最好是进食后2小时或进食前。
猪瘟活疫苗(II)——细胞苗的用法:该疫苗大小猪都可使用。按标签注明头份,每头份加入无菌生理盐水1毫升稀释后,大小猪均皮下或肌肉注射1毫升。注射4天后即可产生免疫力,注射后免疫期可达12个月。该疫苗宜在-15℃以下保存,有效期为18个月。注射前应了解当地确无疫病流行。随用随稀释,稀释后的疫苗应放冷暗处,并限2小时内用完。断奶前仔猪可接种4头份疫苗,以防母源抗体干扰。
猪瘟活疫苗(I)——脾淋苗的用法:该疫苗为肌肉或皮下注射。使用时按瓶签注明头份,用无菌生理盐水按每头份1毫升稀释,大小猪均1毫升。该疫苗应在-15℃以下避光保存,有效期为12个月。疫苗稀释后,应放在冷藏容器内,严禁结冰。如气温在15℃以下,6小时内用完。如气温在15℃-27℃,则应在3小时内用完。注射的时间最好是进食后2小时或进食前。
猪瘟疫苗使用说明:1、以上3种疫苗在没有猪瘟流行的地区,断奶后无母源抗体的仔猪,注射1次即可。2、在有疫情威胁时,仔猪可在21日龄-30日龄和65日龄左右各注射1次。3、被注射疫苗的猪必须健康无病,如猪体质瘦弱、有病,体温升高或食欲不振等均不应注射。4、注射免疫用各种工具,须在用前消毒。每注射1头猪,必须更换1次煮沸消毒过的针头,严禁打“飞针”。5、注射部位应先剪毛,然后用碘酒消毒,再进行注射。6、以上3种疫苗如果在有猪瘟发生的地区使用,必须由兽医严格指导,注射后防疫人员应在1周内进行逐日观察。
2. 猪瘟的症状及治疗方案
2.1 症状
2.1.1 临床症状: 体温40—41度,高热稽留,废食,喜喝脏水,先便秘,后腹泻,皮肤有小的出血点,指压不褪色,死亡率较高。
2.1.2 剖解症状:猪喉头出血、肾脏表面针点状出血、脾脏边缘梗死
2.2 治疗方案
(1)对无明显症状的猪,紧急免疫猪瘟疫苗10~15头份/只。
(2)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并发感染,如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氟苯尼考等,并对呼吸困难的猪只使用止咳平喘药物,如麻黄碱、氨茶碱、肾上腺素等,对高热猪只使用退烧药物,如安痛定、氨基比林等。
(3)本病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只能用其控制或治疗并发感染,可配合使用猪白细胞干扰素、白细胞介导素、免疫球蛋白、高免血清等广谱抗病毒的生物制剂进行治疗,并使用黄芪多糖、甘草合剂等增强免疫力的药物进行辅助治疗。
3、猪瘟疫苗的免疫时间及注意事项
3.1 免疫时间
3.1.1 后备母猪:在配种前一个月左右肌注六头份猪瘟兔化弱毒活疫苗
3.1.2 经产母猪:在仔猪断奶后当天肌注六头份猪瘟兔化弱毒活疫苗
3.1.3 种公猪:每半年接种一次,剂量为六头份猪瘟兔化弱毒活疫苗
3.1.4 自繁自养商品猪:分两个阶段进行,一个阶段是断奶前一天,肌注四头份猪瘟兔化弱毒活疫苗;第二阶段是在55日龄时,肌注四头份猪瘟兔化弱毒活疫苗。
3.1.5 外购商品猪:购进后第七天左右(猪群正常时)接种猪瘟兔化弱毒活疫苗四头份;第三十天左右再次肌注四头份猪瘟兔化弱毒活疫苗。
3.2 注意事项:
(1) 接种的前提是猪群处于健康状态,接种前后一天需带猪消毒一次
(2) 疫苗接种前后7天要避免使用磺胺类、氟本尼考、四环素类、激素类(如地米)等药物
(3) 需接种多种疫苗时,则间隔时间要7天以上
(4) 接种时,要做到一个猪一个针头,不要打飞针,并要观察接种后猪只的情况,如有过敏反应,立即注射肾上腺素进行急救。
(5)用后的活疫苗空瓶、器械均应做好无害化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