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84|回复: 4

3岁小孩学费两万读MBA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30 07:5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岁小孩学费两万读MBA
包括创造力、创意文学、演讲戏剧和艺术、经济、目标与沟通等12门课程;

  ●3-6岁课程包括经济、人生目标、演讲、创意文学等,两年“毕业”

  ●外地家长更容易接受两万元的学费,广州街坊大多认为唔抵

  (记者 谭希莹 邹卫)3岁细路可能在上幼儿园之前,已经能略知天文地理、学识演讲、掌握人生目标,甚至买卖讲价?广州某学前教育机构推出为3-6岁儿童设计、引入“MBA”理论的学前教育课程,“美国进口”、约2万元学费的课程引来高收入“新客家家庭”青睐,但一向“实际”的广州家长则有不同看法:性价比不高。

  6岁孩子要识经济

  前天下午300多名3-6岁在儿童公园参加天才宝贝环球嘉年华活动,记者在现场发现,这些参加“MBA”课程的小小学员超过八成来自“新客家人”家庭,父母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家庭月收入多数有万元以上。

  2万元学费,被包装为“MBA”的课程主要学什么?据了解,这套依照MBA多元才能人才培养理论设计课程主要包括创造力、创意文学、演讲戏剧和艺术、经济、目标与沟通等12门课程。如果以每周授课一次的频率计算,上完所有的课程需要两年时间,花费超过2万元。为了培养孩子独立性,家长不能陪同上课。

  老广家长选择更谨慎

  “大方了、有动手能力,亦开始对钱有概念。”大部分受访家长都认为,“MBA”的概念也许只是噱头,但在看见孩子在上课后普遍表现出比以前更加独立和大胆后,如同张女士一样,认为2万元学费虽然挺贵,“但孩子喜欢上它比上幼儿园多,当是教育基金亦物有所值。”

  然而现场的广州家长却为数不多,老广张女士不考虑选择送孩子到中心就读:“2万元学费,性价比不是很高。”林女士则认为:“孩子教育关键在家庭,无需大把花钱请人教。”

  提供课程的教育机构总监朱先生亦透露,广州中心开业一年多已吸收约800名学员,广州家长在选择该课程时往往比外地家长更谨慎。

  “西方味足了,中国味少了”

  “美中不足,是缺少了一些中国味道。”刘先生孩子5岁,读该课程2年,当初送孩子就读,他“虽然觉得MBA只是一个噱头,但担心中国传统幼儿教育比较内敛,孩子沟通能力得不到培养”。但如今他觉得,这类的培训课程不应成为主课,而应作为传统幼儿园教育的补充教育。亦有家长认为,课上不让家长陪同、似乎减少了亲子亲密感,孩子是否会在该类教育中逐渐变得过于独立、缺乏人情味?

  说法

  幼儿园园长:认同创造力课程 经济理念没必要

  日前,黄埔区鱼木实验幼儿园正开展培养孩子一天兴趣的特殊培训项目,“3岁培养独立能力、中班培养自信心、大班培养责任心”。园长陈英表示:培养学习行为、生活习惯和能力,其实如今已有不少普通幼教在教学上能对0-6岁孩子进行“能力培训”。她表示认同该“MBA”课程关于创造力的课程设置,认为如果上一些合适的创造力培养课程,抓得好,会对孩子的思维发展有帮助,但她觉得课程中将有关经济理念向幼儿灌输完全没有必要。

  链接

  15岁少女获文学学士学位

  (记者 刘黎霞 通讯员 孔晓明 张开荣)昨日上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举行2008年下半年自学考试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仪式,15岁的蒋文芳获得文学学士学位,成为该校有史以来年龄最小的学位获得者。

  蒋文芳的老师介绍,小蒋出生于教师家庭,在读中学时,她已开始报名参加了广外英语专业的自学考试,凭着勤奋刻苦,先后获得了广外自学考试英语专业专科文凭和本科文凭。今年,她顺利地完成了学位论文的撰写,在12月份的答辩过程中,她思维敏捷,条理清晰,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征服了在场的所有答辩老师,成为答辩中的佼佼者。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ccdca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12-30 08: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让我说什么好呢?最好是从他妈怀孕开始学习MBA,快出生的时候就跟他妈讲条件:给我100万,要不然我不出来。:funk: :funk: :funk:
发表于 2009-1-11 16: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zc 于 2009-1-11 20:10 编辑

不要剥夺孩子们的宝贵时光.非得要天真浪漫的儿童变成老学究不成?你以为是对他(她)们好吗?大错而特错!!!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 00:3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望子成龙可理解,拔苗助长不可取
发表于 2009-1-12 13:41:0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孩子也活的 太可怜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8 18:4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