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80|回复: 0

禽寄生虫病的防制措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8 10: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防制家禽寄生虫病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必须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采取消除传染来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的综合防制措施,其中以利用多种手段杀灭各个发育阶段的虫体(虫卵、幼虫或成虫)最为重要。

(一)动物驱虫,控制或消除传染来源
根据目的不同,可分为治疗性驱虫和预防性驱虫两类。



1.
治疗性驱虫(也称紧急性驱虫) 即发现病禽,及时用药治疗,驱除或杀灭寄生于禽体内或体外的寄生虫,对病禽具有治疗作用,有助于恢复禽体健康,同时还可以防止病原散播,减少环境污染。



2.
预防性驱虫(也称计划性驱虫) 根据各种寄生虫的生长发育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定期驱虫。对于蠕虫病,可选择虫体进入禽体内但尚未发育到性成熟阶段的时机进行驱虫,这样既能减轻寄生虫对动物的损害,又能防止外界环境被污染。

无论治疗性驱虫还是预防性驱虫,驱虫后,均应及时收集排出的虫体和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病原散播。

在组织大规模驱虫、杀虫工作时,应先选小群动物做药效及药物安全性试验,在取得经验之后,再全面开展。所选用的驱虫药物,应尽量考虑具备安全、广谱、高效、价廉、使用方便、适口性好等特点。


(二)切断传播途径,减少或消除感染机会

1.杀灭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包括虫卵、幼虫、成虫等,保护外界环境不被病原体污染。


2.杀灭寄生虫的传播媒介和无经济价值的中间宿主,防止其传播疾病。杀灭外环境中病原体、传播媒介及无经济价值中间宿主的主要措施有:


(1)生物法:
最常用的方法是粪便堆积发酵和沼气发酵,生物热处理,以杀灭随粪排出的寄生虫虫卵、幼虫、绦虫节片和卵囊等,防止病原随粪便散播。


(2)物理法:
保持禽舍空气流通,光照充足,干燥;禽舍和运动场的地面用石料墁砌或做成水泥地面,破坏寄生虫及中间宿主的发育、孳生地。也可人工扑捉中间宿主、传播媒介和外寄生虫。


(3)化学法(药物法):
用杀虫药喷洒禽舍、笼具、栖架及其他用具等,杀灭各发育阶段的虫体、传播媒介和中间宿主,保护环境,防止感染。


(三)保护易感动物
是指提高家禽抵抗寄生虫感染的能力和减少家禽接触病原体机会的一些措施,如加强饲养管理,饲喂全价、优质饲料,防止饲料、饮水被病原体污染;在禽体上喷洒杀虫剂、驱避剂,防止吸血昆虫叮咬等。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绿水依依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8 09:0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