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在鹤浦镇西方塘水库进行的南美白对虾养殖试验,共捕获南美白对虾21万千克,亩产达到200千克,经济效益显著。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一、水库场址条件
西方塘水库坐落在象山县鹤浦镇,占地面积1300亩,可养水面923亩,毗邻鹤浦镇最大的淡水水库樊岙水库,有充足的淡水资源,周围无工厂。该水库地势平坦,底质为泥沙,平均蓄水能力达到1.0米左右。有独立的提水装置,水电设备齐全。
二、养殖管理技术
1、放苗前准备
2003年2月底放于水库进行曝晒,3月份进行蓄水,到4月底基本蓄水水深在1.0米左右。检测水库水质指标:pH为7.1,氨氮<0.5毫克/升,硫化氢<0.01毫克/升,水库水质指标基本符合南美白对虾的生长环境。由于该水库面积比较大,苗种需求量也比较大,只能采取分批放苗。第一批放苗时间是4月23日,直到5月10日结束,历时18天。共放养南美白对虾虾苗2100万尾,平均亩放苗2.275万尼。
2、苗种中间培育
我们在水库围筑了几个大小约50亩的围网区(总面积约300亩)作为南美白对虾虾苗中间培育池,水深0.8米左右。首先用75千克/亩的生石灰消毒。消毒后进水培育水质,大约经过10天左右,水色为黄绿色适合放苗。放苗后,主要采取对虾苗进行集中管理,投喂优质配合饲料,大约经过15天的养殖,虾苗长到4.5厘米/尾左右放到大水面中,提高了虾苗的成活率。
3、水质调控
水库中的pH值较低,因为水面较大,刚开始培育浮游生物较慢。但是随着天气逐渐变好,水库中的浮游生物迅速生长,pH值逐渐上升,水质基本适合南美白对虾生长的需要。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只有进水没有排水,原因是今年干旱,无大量的淡水补充。特别到养殖后期,持续高温,水库中的蓝藻大量繁殖,严重影响了南美白对虾的生长。我们只好采取泼洒硫酸铜杀藻和投放增氧剂来增氧。不过在整个养殖过程中,由于大水体溶氧充足,没有发生缺氧而引起南美白对虾死亡现象。
4、饲料投喂
养殖过程中,选用优质配合饲料,由于水库面积比较大,主要采用两条机动船进行饲料投喂,分别在水库的四周和中间进行,每天早晚各投喂1次,每次用时大约30分钟,并在水库的四周设置饵料台,以检查摄食情况。
5、日常管理
日常主要工作是观察水色、透明度,检查虾的生长条件和摄食情况,并定期检测溶氧、氨氮、pH值等水质指标;每10天测量一次对虾生长情况,做好记录,便于分析,并且注意防盗和堤坝渗漏等情况。
三、养殖结果
经过近4个多月的养殖,第一批对虾在8月中旬起捕,到10月中旬结束。捕捞主要采取放定置网,总共捕获21万千克成虾,平均规格72尾/千克,对虾成活率达到72%,饵料系数0.7左右,投入与产出比为1:2.1,经济效益显著。
四、讨论与分析
大水面养殖投料省、饵料系数低。从养殖结果得出,饵料系数为0.7,这样大大节省了饲料成本。经分析,大水面由于饵料生物丰富,在南美白对虾的幼苗期,可以少量投喂甚至可以不投饲料,一般南美白对虾长到了厘米以前,大水面中的浮游生物基本可以满足南美白对虾生长的需要。特别是在7、8月份,大水面水体宽阔,气温高,光合作用强,水体中的浮游生物繁殖快,特别象桡足类、枝角类等大型浮游动物大量繁殖补充了南美白对虾的饵料,因此,节省了饲料的投喂量,从而节省了成本。另外在大水面养殖过程中,南美白对虾还具有生长速度快的特点,最早一批70天左右就可上市,不仅提早了南美白对虾的上市时间,而且提高了经济效益。因此,开展大水面养殖南美白对虾是切实可行的。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