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361|回复: 1

池塘主养罗非鱼经济效益低下的原因和对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30 00:0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池塘条件差
        尽量选择东西方向的长方形池塘,这样可以延长光照的时间。同时,要保证充足良好的水源,以定期换水, 保持清新的水质。 有条件的最好是对水源进行沉淀或消毒。
2、鱼种成活率低
        鱼种成活率低主要是长途运输途中受伤所致,所以尽量减少鱼苗捕捞和运输过程中的操作,可适当在运输的用水中添加国家许可的抗生素,同时想办法减少两地的温差,降低鱼苗鱼种的应激反应,如采用晚上运苗,中午放苗解决鱼苗北运温差问题。放苗时要调节温差,将鱼苗袋放在池塘中一到两个小时后再放苗。放苗的池塘必须经过彻底的清塘,下塘之前还要对池塘水体进行严格的消毒,减少病原菌的数量。尽量在水温高的季节下塘,这样可以减少水霉病的发生。具体措施是延迟放苗的时间,或降低池塘的水位,利用太阳光快速加温。下塘时有必要将鱼苗吊养一到两天,但要求密度要低,并需要增氧。这样有利于观察鱼苗的情况,及时处理,利于疾病的防治。吊养期间不投食,吊养结束后立即投喂药饵,进行疾病的预防,增强鱼体的体质,为以后快速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3、养殖模式不合理
        目前大多采用罗非鱼池塘单养的模式,这样不能充分利用池塘的条件、降低饵料系数、挖掘池塘的生产能力,不能有效的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应跟具实际条件,采用适当的养殖模式。由下面几种养殖模式供参考:
        肥塘与投饲相结合: 这是广东高州采用的一种养殖模式。具体做法是:养殖前期主要依靠畜禽粪便肥塘、培育生物饵料养鱼。中后期采取加投商品饲料投喂,使罗非鱼促长育肥,提早上市。塘头配建猪舍或鸭舍,每亩鱼塘配养生猪3—5头或肉鸭、蛋鸭100—200只,粪便沤水肥塘。每亩放养罗非鱼种800—1200尾,搭配鳙鱼50—70尾,鳊鱼30—50尾,草鱼50尾左右,塘角鱼300—800尾。养殖前期,每周适量换水一次,每月全池泼洒生石灰一次。天气闷热,鱼类浮头严重时还要启用增氧机。这种模式适合有条件进行多种类养殖的农户,发展立体养殖。
        罗非鱼池轮养鳜鱼:这种养殖模式根据罗非鱼与鳜鱼的生长季节不同,在6-9月份养殖罗非鱼,罗非鱼养至8-9月份,大部分已达到上市规格(每尾400克左右),可以捕捞上市。至10月下旬干塘,用生石灰常规清塘后10天放养鳜鱼种,规格为每尾300-400克,每亩水面放养量300尾。鱼种下塘前用食盐合剂等进行消毒。养殖商品鳜鱼,水体要求溶氧丰富、水质清新。冬季15-20天加注新水1次,每次注水10-15厘米深,春季7-10天加注新水1次,每次20-30厘米深,确保水体溶氧保持每升4毫克以上,透明度保持在40厘米以上。鳜鱼养至翌年5月份上市,价格相对较高。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利用罗非鱼池轮养鳜鱼的实用技术,能有效地提高池塘产出率,充分利用冬春季的空塘,提高养殖效率。
        罗非鱼、淡水白鲳混养高效模式:亩放养75克左右的罗非鱼1000尾,75克左右的淡水白鲳300尾,100-150克的乌鳢25尾。下塘前鱼种用2-3%的食盐水浸洗消毒。放养大规格的乌鳢可以控制罗非鱼的自繁个体,清除池塘内的野杂鱼。
        主养罗非鱼80:20模式:一般采用罗非鱼与鲢鳙鱼的混养。一般每亩放养6~10cm的越冬鱼种1500~2000尾,通常为了保证年终时能够有较大规格的成鱼上市,放养密度控制在1000~1500尾/亩。对于4~5cm的夏花鱼种,放养密度则一般控制在2500~3000尾/亩;如果放养1.5~2cm的鱼苗,则一般每亩放养4000~5000尾。放养的鱼种要求规格整齐,健壮无伤无病。同时每亩配养50-90尾白鲢,100尾鳙鱼。最好套养的鲢鳙鱼规格要大,保证在8月份罗非鱼密度较大时花白鲢可以捕捞上市,以预留较大的空间给罗非鱼生长,同时补进较小规格的花白鲢鱼种。
        罗非鱼和鳖混养:亩平均放养罗非鱼1500尾,23.0公斤;鳖150尾,18.5公斤;鳙鱼60尾,3.0公斤;白鲫150尾,4.5公斤;本地塘虱200尾,2.0公斤;其中主养鱼占72.8%。鱼种放养时用3%-5%食盐水或10ppm漂白粉溶液浸洗消毒。放养的幼鳖做到规格整齐,体质健壮,反应敏捷,行动迅速,裙边和背甲宽厚,无损伤,无病害,体色鲜亮有光泽,腹甲以及四肢基部以黄色为好。放养时用20ppm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鳖体5-10分钟。
        罗非鱼无公害养殖模式:水环境良好的地方宜采用这种养殖模式。它可以大大增加罗非鱼的价值,符合时代的要求。特别是形成品牌后,其前景更为广阔。适合供应超市和搞休闲娱乐的水产养殖场所。但对养殖的用药要求比较严格,要求养殖者有较好的疾病预防技术。
        罗非鱼多季养殖模式:有条件培育大规格鱼种的养殖户可自行培育大规格鱼种,使其达到约100克每尾,再进行养成,一年可以养三季,大大增加养殖的效率。如果结合大棚养殖,养殖效果更好。
        反季节养殖:为避免罗非鱼集中出塘价格较低,养殖收益减少的现象,有条件的可考虑反季节养殖,这样,到第二年三到五月市场供应较少价格较高时再出售。但要求要熟悉罗非鱼的安全越冬技术,有温泉水或大棚等越冬条件。
罗非鱼池塘套小网箱增值模式:在罗非鱼成鱼养殖池中套养小网箱,养殖黄鳝、鳜鱼、黄颡鱼、塘角鱼、大口鲇等经济价值较高的名特优品种,可以极大地提高池塘的养殖效率。套养的网箱一般为1-2立方米的小体积网箱。
4、饲料的投喂不合理
        投喂次数过多,罗非鱼是有胃鱼,投喂次数过多饲料排出加快,利用率降低,饵料系数就会升高。一般生产上投喂不超过三次,四次就有明显的负面效应。最好是一天投喂两次,投喂量根据天气情况、水温、水质和鱼类活动情况而定,要求达到七成饱就可以。用投饵机投喂颗粒料浪费太大,因为鱼都浮到水面强食,饲料投到池塘里,马上下沉,造成浪费。所以最好是投喂膨化饲料。但有的用户觉得喂浮水料就无所谓了,往往扛一包过去就全部扔到塘里面,殊不知膨化料在水中也会有一定的营养散失,最好是用投饵机投喂膨化饲料。颗粒饲料刚开始人工投喂,接着用投饵机投喂,然后再用人工投喂,采用慢-快-慢的节奏。
5、疾病的防治不到位
        大家都知道鱼一旦生病,治愈的几率相当小,往往造成严重的损失。所以养殖中应积极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把工作做在平时,防重于治,防治结合,进行综合防治。具体做好个阶段的预防工作,做好清塘、鱼苗鱼种的下塘消毒工作,每隔10-15天用生石灰和漂白粉轮换消毒水体,每个月用弗本尼考等国家允许使用的抗生素药饵预防一次,另外每月用大蒜素调节肠胃,促进养殖对象的健康生长。注意,供应加工出口的原料鱼一定要严格规范用药,禁止使用违禁药品,限量使用限制药品,遵守休药期,最好请专家指导用药,避免滥用药物,以促进产业的良性发展。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szhilei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2-9 09: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东这边养殖的不是很多 但是也不是很小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8 21:09,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