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48|回复: 1

无公害斑点叉尾鮰成鱼网箱养殖操作规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29 23:4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养殖水域的选择
        水质要求:水质清新符合渔业水质标准的规定。
        水域选择:选择交通方便、水面宽阔、避风向阳、环境安静、无污染,微流水、透明度大于1米,水深7米以上,pH值6.5~8,溶氧5毫克/升以上,悬浮物不得超过10mg/L的湖泊、水库、河沟等水域中的湖汊、库湾、河湾设置网箱。
        网箱设置容量:网箱面积与水域面积比大于1:300的水域中安置网箱的数量。保持饲养水域中生态环境平衡,过多的网箱饲养鱼排出粪便过盛沉入水体或分解污染水体,过少浪费饲养水体的资源。
2、网箱的制作与安装
        网箱的制作:网箱材料采用规格为3×4或3×5的双向延伸的聚乙烯有结和无结网片,网目主要依据放养的鱼种规格而定,一般为2a=1.5-4厘米。网箱规格为3米×4米×2.5米或4米×4米×2.5米或4米×5米×2.5米,并用纲绳(规格Φ0.5cm)连接成敞口式五面体。如果选用沉性饲料投喂,网箱底部应加多一层密的布网,以防饲料散失。所有的网箱上面应设置一块活动的遮阳网,以防太阳直照和鸟类危害。
        网箱支架:用角铁和圆管焊接网箱附着支架,中间用木板连接供管理人员走路,浮子采用大圆形饲料桶、油桶或泡沫塑料制作而成。网箱与网箱之间成“一”字或“品”字或“非”字型排列,每10个网箱为一组,箱与箱间距离5米以上;每10—20组装成一排,组与组间距离20米以上;各排之间的间距应100米以上。
        网箱固定:采用锚绳固定法。每组用2根直径为2cm的聚乙烯纲绳沿网箱两边结扎串联为一排。每排两端固定用锚绳拉直绷紧固定,每排用4个重50kg铁锚和直径3cm锚绳沉底固定,为适应水位变化,锚绳长度应大于水深3倍,以形成浮动式网箱。网箱入水深度为2米,露出水面为0.5米。
        饲料筐制作:饲料筐采用小方木或直径6mm圆钢筋制作成框架,40目筛绢包衬缝扎制成长宽各1.5米,高度0.3米,无底的方形状。吊挂于网箱中央,入水0.15米,出水0.15米,以防饲料散失。
        网箱下池时间:网箱应于鱼种入箱前10天下水,让箱壁附着一定的藻类。此举可防止鱼体磨擦损伤,以提高鱼种成活率。
3、鱼种的放养
        鱼种质量要求:放养的鱼种要求规格整齐、活动力强、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放养时温差不能大于2℃,并带水运输。
        鱼种消毒:鱼种放养前,要用20ppm高锰酸钾或3%的食盐水浸洗5—10分钟。
鱼种规格要求:放养的斑点叉尾鮰鱼种要求个体尾重达30—70克。每个网箱的鱼种一定要保持同样的规格,个体之间的差异最好不要超过5克。
        放养密度:一般网箱每平方米放养鱼种90-150尾,并一次性放足。可根据水质条件和养殖管理水平作适当调整。
4、投饲管理
        坚持“四定”投饲原则:即定位,每天固定专人在相同的位置投喂,边投喂边观察鱼的摄食和活动情况。定质,一方面,要选择一个优质的、符合国家标准、有出口备案的斑点叉尾鮰专用饲料品牌进行投喂,中途不要更换品牌,以保证饲料营养成分相对稳定;另一方面,投喂的饲料要确保新鲜、无霉变、无变异、颗粒适口、粉末少。定时,就是要做到每天按时投喂饲料,每次投喂时间相同,每天投喂两次,上午9:00以前和下午5:00以后各一次。定量,每次投喂的饲料量要保持相对稳定,切不可时多时少。
        做到按鱼的重量确定日投喂量:斑点叉尾鮰日投饲料量的计算一般为鱼体重量的1—4.5%,具体的日投饲量应依据水温确定。水温在20摄氏度以下减少投喂量,在1%-2%之间,12摄氏度以下停止投喂,水温在30摄氏度以上减少投喂量。
        鱼体重量确定:每个月取样一次,每次取样鱼数为鱼总数的3—5%,整体称重并求出平均尾重,从而确定整箱鱼的重量,通过总重量计算出日投饲量;由于鱼不断生长,重量不断增加,因此,每个取样月内,应每10天小调整一次日投饲量,调整的幅度为增加10%的投饲量。
5、日常管理
        做好记录:安排专人负责养殖日志记录,每天记录天气、水温、投饲、用药、活动情况,每周测量PH值、透明度、溶解氧并记录好。饲料、渔药等投入品要严格执行登记管理制度,明确登记进货时间、商品名称、批准文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有效期、进货渠道、进货数量。
        洗刷网箱:一要每隔7—10天洗刷一次,以防细菌寄生,造成鱼体感染病害。二要及时清除垃圾等漂浮物,防止网目堵塞影响网箱内水体交换量。
        清洗饲料筐:每天早上都要检查、清洗饲料筐,以防附着物破坏水体。
        防止破箱逃鱼:每天都要认真观察、检查网衣有否破损、滑节,如有应及时修补。
        定期移动排位:在水体较肥、水位较浅的湖叉、库叉开展网箱养殖要定期将排位作适当的移动,以免因鱼排泄出的代谢物长期在网箱下的沉积而败坏水质。一般春秋季节每2个月移动一次,夏季每一个月移动一次,移动距离一般50米以上。
6、病害防治
        鱼病防治是养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切实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
        预防:每半个月网箱内泼洒二氧化氯消毒剂,使网箱内药物浓度为0.3mg/L~0.5mg/L或挂袋预防;每月用生石灰网箱内泼洒1次,每次用量为15mg/L~25 mg/L。春节应用防治寄生虫的药物在网箱中挂袋预防寄生虫病;夏季应在饲料添加抗细菌、病毒等的药物预防肠炎、烂鳃、肠道败血症等疾病。
        治疗:发现鱼病,正确诊断,及时治疗。预防与治疗病害的所使用的药物按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的规定执行。严禁使用国家禁止药物防治饲养鱼类的病害。
7、捕捞上市
        在适宜的条件下(尤指水温),投放的斑点叉尾鮰苗种经5个—6个月的养殖,当年鱼种经7个月的养殖,其体重便一般可达到750g以上,符合上市规格要求,在此时便可以起捕出售。斑点叉尾鮰上市前须经过检验检疫局检疫,证明合格后方可上市,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向市场。
        注意事项:斑点叉尾鮰上市前需停止投料1—2天,减少运输途中粪便的排放。长距离运输需经过1—2次练网,每次练网时间,第1次练网时间10分钟左右为宜,第2次练网时间可看鱼的耐受力适当延长,使鱼体内粪便充分排空。练网过程防止过于密集、弄伤鱼体。 8、成鱼运输
        斑点叉尾鮰运输用的水干净无污染,经过充分爆气,捕捞的工具需光滑,操作规范,防止弄伤鱼体。
        斑点叉尾鮰的成鱼运输多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1)、铁皮箱运输。采用充氧气、加冰的方式运输,运输水温在20℃左右,每立方铁皮箱可运输成鱼1000斤左右,可长距离运输。
        (2)塑料桶充气运输:不加冰,适合短距离运输。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szhilei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2-9 09:27:51 | 显示全部楼层
给山东这边的养殖户说说 估计还能提高一下养殖积极性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8 22:2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