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803|回复: 13

讨论一下有机微量元素的话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23 19: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在有机微量元素市场上的正面宣传是满天飞, 又是提高吸收率、生物效价高、用量少、不破坏其他有效成分等......  也许这说的都对,我也不反对。
         但是它真的值得那么贵吗????  金属和氨基酸的螯合技术我不懂,但有一点为什么各个厂商都会用蛋氨酸和甘氨酸做螯合呢?而不用价格便宜的赖氨酸呢?我想这应该不是技术问题,主要是这两种氨基酸市场价比较贵,所以我做出的产品当然就也可以比较贵了。要是用赖氨酸做螯合盐的话,赖氨酸每公斤就十几元钱,你说螯合出来才能买啥价呢? 所以我觉得现在的有机元素发展有问题,厂商的眼里只有利润、而且是暴利,难怪现在做有机微量元素的厂家越来越多了。我相信市场会见证的,只有你低下你昂贵的头的时候,你的市场才会越来越大。
       以上是本人愚见,望各位同行多多发言!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川牧人 + 1 【通过审核】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12-24 09:2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识做化工的朋友说,有机鳌和的检测和生产的效率不好说到什么程度
发表于 2008-12-24 11:44:06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的螯合物使用哪一种氨基酸为配合体应该是有依据的,不然选用甘氨酸似乎就没有任何道理了。简单理解为为了暴利选用蛋氨酸而不是赖氨酸我认为是不妥的。目前微量元素螯合物需要解决的是标准方面的问题,以便大家易于鉴别。当然,昂贵的价格仍然是各厂家需要突破的瓶颈。
发表于 2008-12-24 11: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螯合微量元素有其有利的一面,但在目前微量元素普遍超量添加的情况下,螯合物的优势体现不出来。所以,关键是转变观念的问题,只有人们的观念转变了,把微量元素的添加量控制在营养需要量的水平进行添加,这个时候,螯合微量元素的价值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发表于 2008-12-24 12: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的螯合微量元素也不乏忽悠的成分,也不好检测,选择时要特别慎重,如果把握不好,还不如干脆使用普通的微量元素化合物产品。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20 收起 理由
leijian + 20 【原创帖子】是啊,谢老师,就算是现在的国标误差也很大。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12-24 20: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用赖氨酸来螯合是因为赖氨酸分子上有羟基,容易抓住空气中的水分而吸潮结块,外观上看起来不好。用甘氨酸主要是甘氨酸是氨基酸中分子量最小的氨基酸,由于螯合时候要用到无机矿物质,因此相当于将无机的矿物质稀释了。如果氨基酸分子较小,那么容易将矿物质的有效浓度提高。蛋氨酸是分子量比较的氨基酸,据说容易螯合矿物质而使用。总之,市场有这样的产品,就有它的依据来存在。
懂化工的人,就可能不认为是什么高科技了。
发表于 2008-12-24 20: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螯合矿市场比较混乱,很多路人马说他们的含量高达30%以上,也说他们真正做到了螯合。作为做螯合物的一名普通的从业人员,我在推广的时候,并没有建议客户全部使用螯合,而是针对他们的目的,从微量元素上满足实现目标的条件。如仔猪,我推荐客户使用甘氨酸铁就可以了,最多会在使用有机硒。蛋鸡只要做好碘、锰、锌的搭配,其他用无机就ok了。
有些人可能以前是某有名气公司的业务员,还打着老雇主的旗号给我们散户推荐这类产品,说产品是真正螯合的。当散户给我们检验之后,发现就是无机和氨基酸的混合物。
信息不对称,林子大了,什么动物也有。
发表于 2008-12-24 20:30: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仅有螯合的,还有纳米的,一直都没搞懂过呢。楼上的很专业哦,能否解释下螯合的概念,为什么螯合后就一定好了呢,谢谢!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20 收起 理由
leijian + 20 【原创帖子】我没有办法完全解释您的问题,请专家帮您解答吧。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12-24 20:5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回答楼上的问题:
首先说一下配合物,然后再说螯合物。由一个中心元素的原子或离子与一定数目的配体(阴离子或分子)以配位键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复杂离子或分子称为配离子或配分子,由配离子或配分子组成的化合物称为配位化合物(简称配合物)。配合物中直接与中心原子或离子相键合的阴离子或分子称为配体(如氨基酸)。配体中直接与中心原子或离子相键合的原子称为配位原子(如氨基酸中的氨基N和羧基上的O)。根据一个配体中能提供的配位原子的数目,将配体分成单齿配体和多齿配体(多齿配体也称为螯合剂)。根据形成配合物的配体的种类(单齿与多齿),可以将配合物分成简单配合物与螯合物
纳米级:就是指微粒的粒径在100um以下的东西了,意思就是粉碎得极细的东西。由于纳米级的东西,可以形成均一的胶体溶液,因而其表面积很大。可能这是其利用率相对当的一个原因,或许就是主要原因!

1、其实有很大的炒作成分在里面的!有机微量元素和无机微量元素相比,对生长的促进作用是不明显的,基本上没有差异!
2、有的说有机的比无机的生物利用率高,那还得看他是用哪种指标还评定生物利用率的!不过可以肯定的告诉你,考察指标肯定不是吸收率,而是某种器官中,该元素的含量!
3、不同氨基酸与不同的元素进行螯合后,其分散性和吸湿性有明显的不同,有的吸湿性极强,使用也不方便。因此,螯合物的分散性和吸湿性是影响配基选择的一个因素;另外,螯合强度不同,生物利用率也不同,螯合强度太高,反而不好,动物利用率差,这个绝对是真的!因此,螯合物的螯合强度也是选择配体的一个因素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20 收起 理由
leijian + 20 【原创帖子】您确实是有心人,还专门查阅了络合和螯合的概念。络合和螯合的区别在于他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12-24 21:3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楼 libiao 的帖子

libiao你好。你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大问题。要真正回答你这个问题,我想需要知道微量元素吸收的机理,目前只是认为微量元素的吸收不同于K、Na的吸收方式。但是我们的观念总是随着新的发现而更新。比如,旧有的观点认为,分子越小,越好吸收。但是小肽吸收机制告诉我们,分子并非越小越好,氨基酸就比小肽小,但是小肽吸收耗能比氨基酸少。这或者给我们提示,分子量适中,可能更易吸收。现有的研究报道,大概有3/4的研究报道认为螯合矿的吸收优于无机形式的。这也提示我们,并非可溶性好的物质容易吸收,有机水溶性较差(现有甘氨酸铁国标上说甘氨酸铁是溶于水的,其实我自己做过试验,甘氨酸铁的溶解度并不理想)的氨基酸螯合物可能在吸收方面优于无机可溶性的。现实中的例子也是有的,比如脂肪、脂溶性维生素不溶于水,但是肠道也会吸收。总之,根据现有的营养观点和一些革新的观点,再来去理解会不会更能激发我们更容易解决问题呢?
但是为什么有些有机矿失真了呢?这个是不是从肠道复杂的环境寻求答案比较好呢?肠道pH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有时候在想,如果有一个较为详细的微量元素吸收机制,我们就可以加入一种所谓的化学佐剂或者其他活性物质,让螯合微量元素刚好在吸收的时候释放出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4 08:4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