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5]----要想正确的管理这个群体,就要了解这个群体的特点,[color=red]了解他们相对于其他群体的不同之处。[/color] [/size]
[size=5][color=blue]----需求的复杂性 大学生刚刚走出校门,经济上还不富裕,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大学生这个群体最强烈的需求应该是生存和安全的需求,满足这种需求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金钱刺激,根据这个逻辑,只需要将大学生的薪水提高到超过他们的期望值,就能够留住他们,就能够激励他们。如果只是简单地这么认为,那就大错特错了,大学生这个群体由于具有知识水平高、接触面广,其需求也变得复杂化,其被尊重的需求以及个人价值实现的需求也占有较大的比例。这也就是说,大学生这个群体是一个多种需求共存的共同体。[/color][/size]
[size=5][color=red] ----重视未来发展机会 大学生一般都对自己的个人职业生涯有一个较为自主的规划,他们重视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他们也重视自己在企业中的发展机会,他们通常希望能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随企业共同成长。所以,如果他们觉得企业没有发展前途,他们会选择离开,如果他们觉得自己没有发展前途,他们也会离开。注重未来发展机会也可以从金钱的角度来衡量,注重未来发展机会就是注重未来的个人现金流,未来发展机会大,现金流就多,折现到今天的个人价值就大。[/color] [/size]
[size=5][color=blue]----重视个人价值观的认同 大学生对个人价值观以及文化的认同感比较强,如果企业的价值观和自身价值观产生较大冲突,大学生一般会选择离开。当然这也存在着一个文化的强弱问题,如果企业文化比较强,那么一般来说,大学生们也会选择改变自己的价值观去适应企业文化。[/color] [/size]
[size=5][color=red]----喜欢变革与挑战 大学生这个群体年青而富有活力,他们喜欢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他们通过完成工作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同时提高自己的能力。他们拒绝平庸,讨厌重复单调的工作。如果一个工作技能要求比较低,他们反而没有热情去工作。[/color] [/size]
[size=5][color=blue]----明确以上几点,我们就可以针对大学生这个比较特殊的群体,采取措施,挽留并利用好这些人才:[/color][/size]
[size=5] [color=red]----培养适合大学生群体的管理风格 针对大学生具有受尊重及个人价值实现的需求,在管理大学生员工的时候宜采用民主的方式,鼓励大学生参与工作方案的讨论,激发大学生的工作热情。在安排工作的时候,不但要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还要告诉他们为什么这么做。 ----重视大学生的入职教育 入职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宣传作用,一次好的入职教育,可以有效地影响新员工的价值观,使两者趋于认同。在中国传统文化“士为知己者死”影响下,如果大学生认同了企业文化,其所表现出来的工作热情和企业忠诚度是巨大的。[/color] [/size]
[size=5][color=darkgreen][b]----建立导师制 目前在许多企业都为新来的大学生建立导师制度,建立导师制度可以很好的指导新进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b][/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b]----在导师的选择上,要注意选择企业中职位高、学历高、年轻的同志。 [/b][/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b]----注意精神激励 许多人都认为奖状、标兵等精神激励已经过时了,在这里,不妨提醒中小企业的管理者们,对于大学生这个群体,一定不要忽视这些荣誉类的激励方式。许多企业设立星级员工,也是精神激励的有效手段之一。[/b][/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b] ----“学而优则仕”,使优秀大学生员工尽快走上管理岗位 在中国的传统干部选拔中,一直贯彻“学而优则仕”的原则。这种文化深深影响着中国人,每个人都渴望当上领导者,大学生们尤其突出,尽快使优秀的大学生走上管理岗位,是对他自身价值的最大肯定,也是留住优秀人才的方式之一。[/b][/color][/size]
[size=5][color=darkgreen][b] ----人尽其才,高才不低就 有些企业在安排大学生岗位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岗位的技能要求和知识要求,安排一些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作岗位,或者是一些比较闲逸的岗位,企业的管理者们认为凭着大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干这些工作应该是比较轻松的。但实际情况是,这些大学生们往往干不好——即使他们自己也认为他们可以轻松的完成工作。[/b][/color][/size]
[size=5] [color=red]----事情往往是这样的:知识能力比较低的人干不好对知识要求比较高的工作;知识能力比较高的人也干不好对知识要求比较低的工作。在合适的岗位上,如何安排大学生工作也是需要认真考虑的,对他们工作成果的要求可以比正常水平略高,也就是说目标的设定要跳一跳才能摸得着。这样才能激发大学生的工作热情,才能更好激励大学生。[/color][/size]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