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痢疾俗称猪血痢,是一种以粘液出血性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猪肠道传染病。
猪痢疾的病原是猪痢疾密螺旋体,为严格的厌氧菌。本菌在固有厌氧微生物的协助下, 在结肠和盲肠中定居并导致病菌变而发病。
猪痢疾密螺旋体在粪便中5℃存活61天,25℃存活7天,在土壤中4℃能存活18天;
对消毒液的抵抗力不强,对高温、氧、干燥等敏感。
不同年龄、不同品种的猪均有易感性,以7-12周龄的幼猪发生最多。
本病的发生无季节性,流行过程缓慢。
本病的发生是由于从有病的地区引进带菌种猪而发生。常是由一栋猪舍先发病几头,以后逐渐蔓延,并在猪群中长年来断发生,流行期长。在多种应激因素的条件下,如饲养管理不良、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猪栏潮湿、猪群拥挤、饲料不足、气候多变和长途运输等,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并加重病情,经短期治疗的猪,停药3-4周后,以可复发。
虽然本病的发生不象首次暴发那样严惩,而且由于饲料中一般都含有抗菌药物,因此,发病症状不典型,以零星散发为主,但由于大部分猪都要先后感染本病,由其造成的饲料利用率下降,饲养期延长等危害不定期是十分严重的。
防制措施:
至今国内外尚未研制成功颈防本病有效菌苗。在饲料中添加抗菌素药物虽可控制发病,但停药后以复发,难以根除。必须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并配合药物防治,才能有效地控制或消灭本病。
有本病的猪场采用药物净化办法来控制:
痢菌净拌料:400克/吨,连用5天用于治疗,200克/吨连用15天用于预防。
土霉素碱:1000克/吨,连用5天用于治疗,600克/吨连用10天用于预防。
乐道利高:1000克/吨,连用5天用于治疗,500克/吨连用10天用于预防
以上药物可轮流使用,定期更换。一般一个月全群加药一次或仔猪在保育中期、下保育床后、育肥前期、育肥后期添加药物。并且对母猪群定期加药及重点保护后备猪显得十分重要。
在加药同时,作好猪粪便的消毒及管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