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已经30了。是个该经常回头看看的年龄了。
说读千卷书,行万里路,我肯定是远远不只这个数字,但就是没见什么长进。我在琢磨一个问题,为什么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人,据我们自己认为比我们“水平”差的远,但是都发展的挺好呢?
快30的人了,是该给自己做个总结了: _; E+ \- V4 v7 p
, Z* t, i' k3 k9 h4 z# b
一、 行动
其实到这个年龄不上不下的说白了就是懒惰造成的。说的太多了,做的太少了!想想坛中有几个帖子是我们“看不懂的”,有几个意思是我们理解不了的,有很多帖子都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但什么实质的结果都没有。2 J: z4 R! a, F# J) V* b
哦!明白了,我们就仅仅是在“看、理解、思考”的层面上,根本就没有深入去做,去行动!说的天花乱坠,梦里美好明天。 t# @. f- }, J6 [! M
& O' H6 P4 r( c& Z
6年前有个同学,跟我说他一个朋友白天上班晚上摆地摊一个月收入3000多元,他准备下个月也去进点货。几个月后我关心的问“生意好吗”?他老半天回不过神来“什么生意不生意的”。大概是4年前又打电话和我说,准备搞个服装加工厂,没几个钱想和朋友一起做,从小做起吗?我说这太好了,我可以入股的。
前段时间来我们家说:“这段时间很郁闷,准备换个行业,正在找切入点”。我当然没有傻傻的问“服装加工厂”的事。 5 o& }2 P; r+ s# g. z. o2 g+ c( U; G# L
吃住一个多月后,自己有点不好意思说准备出去租房子。晚上我习惯的拿出2瓶啤酒,他一杯下肚说:“他妈的,郑州的房租真贵”! ! j2 U3 f8 ^; v1 A8 c" x
& x8 E* |* K7 f. b& | L2 t
. r2 o! ? I) k0 ?$ j4 m6 @. U
二、 自制能力
有很多事情不是我们不明白,而是我们战胜不了自己。最简单的有几个人不知道抽烟的危害、有几个人不知道熬夜的坏处、有几个不知道不吃早餐的坏处。。。。。。我现在碰到这些明知故犯“毛病”的,包括我自己,一律归为自制能力差的,什么也不用解释! # T8 J) E9 C9 f# T( f
/ d! S6 M0 R$ N3 X% `& x
管不住自己的人想“管住”别人,一个字“难”! 5 P/ n% L5 @: \, w, Q: w
5 [* ~* Z' ]5 W+ d. G- ?& C# l
三、 胆略
: [! u. r4 {! I5 H
什么都懂,啥都明白,天天“指导”别人,就是自己不敢下深水。躲在狭小的空间过一天了一天。看见别人收获的时候又暂时的自责、暂时的心里不是滋味。几个老伙计一见面,天南地北一吹,这种暂时的心理状态立马又恢复了平静。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那谈话内容听起来不知内情的都以为是“国务院特别会议”呢。 1 ^: ?2 B- O8 r8 Q' i
1 H. p( V( ~. S7 @
5 P2 `& w2 k3 q+ N3 I
温州有个朋友,4年前借了一些钱凑着办了个女装加工厂,后来亏了,为还债务把家里房子也卖了。又回到打工的行列,前年过来顺路到我们家坐坐,聊起来他说又想自己创业,我说搞什么好呢?他说准备搞女装加工!!!自己有人有经验。上个月我去温州办事情,看见他200多个工人了,热火朝天的!生意成败是正常的,而他的胆略让我心里热热的。 - r( Q4 k, |0 R& E9 G1 r+ G
$ ~3 @9 p+ v# v6 C" w7 ]# Q
他的生命价值比我高!!
f3 Q' H9 W8 v( r
四、 系统学习 " J @" G$ S9 Z
发现一个现象,就是一有人发放资料,都排着队提着油箱。但是没发现针对这些资料进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的。不愿意下苦功去系统的学习,很多东西是一知半解还自认为英雄不得志。其实这世界有很多空眼不一的筛子在不停的筛,筛到哪一类哪一层完全取决于自身的大小。4 N& z% T" Z" {9 } u
) N! \9 F6 r$ \; R
教育我理解是双向的,教会别人重要,教会自己更重要! # c: ?; ^: o/ D1 u/ p R; x0 K
五、 规划与毅力
t/ H6 c. E& H
每天忙忙碌碌,到处挖井。没有规划,沉不下去。其实我们仔细看看,那些挖出水的并不是我们认为的所谓绝顶聪明人,而是他们有专一的毅力,有忍劲和韧劲,对时间和阶段的规划十分清楚。
: t6 f
小区门口有个阿婆卖茶叶蛋的,生意还好。有对夫妇大概经过调查,也过来搞竞争。我认为阿婆可能不行了,那夫妇见到客人眉开眼笑、手脚麻利、煮的蛋也好吃。后来夏天来了,该夫妇就卖西瓜,门口还搞了个冰箱兼冷饮。一次外出回来,夫妇俩在倒腾店子,见着笑嘻嘻的说:“我们马上旧卖反季折扣羽绒,照顾照顾啊。” 9 z1 g# N- a1 g- i
后来夫妇搬走了,听说是欠了房租。原本以为不行了的阿婆依旧在卖茶叶蛋,时间久了,手艺更加成熟,蛋香四益。听说阿婆也是靠着茶叶蛋给儿子在农村盖了几间“瓦房”。
r
有天早晨我烦的很,不想在兽药行业折腾了。没吃早饭买了2个茶蛋,随口问阿婆“干吗不做点别的?” 阿婆说:“我就会做茶叶蛋,这些豆干啥的还是儿子进的货,不懂\尽是坏”。。。。。。.。。。。。。。。。。。。。。。。。。。可靠棵 。我正了正领带,精神百倍。 ) _/ ]) Q: L k- D/ C) N
/ i7 p1 A5 l& }' w/ g
六、 眼高手低 , d: w4 Q) B- N& p. V
看见别人搞的什么都是小儿科,指导的方法是一套一套的,就是一动手啥也不是。谈的可口可乐、阿尔伯特,做的芝麻绿豆、天天防饿。
前些天家里水龙头漏水,找个师傅换个新的。师傅不小心碰了手,我就说我来吧。师傅嘱咐小心点,我不屑的说,这不是儿科?后来装上还是漏水,师傅说“生胶带要顺着丝口缠”,否则越上越松,就漏水。其实很多事不都如此吗? 5 O% n6 r$ g Z2 i4 E, \0 M) \
" s* B& ?( ^9 g1 L
七、 有所为有所不为 ! v. G2 O, b1 k: S
/ Q) ]) G3 c9 W. X4 P
4 U0 \5 G; k3 M7 Q* z
很多时候都是一个道理,千招会不如一招精。在没有成长为“复合型”之前,对你从事的行当要精益求精,要专攻。这是一个细分的时代,“万事通”有时和什么都不能做区别不大,甚至某些时候白纸比劣画价值还高一些。
说有瘟疫,丞相见见路口有很多死人不理会,看见牛鼻子出大量的汗俯身仔细研究。下人好奇,丞相答:“死人是县官的事,治理瘟疫是我的事”
八、 经常把嘴闭上 8 F2 x7 i H2 |7 L
( S- f) ?/ l+ s/ y4 Z$ ^4 L' W
祸从口出不是我的主题。我要说的是到处呱呱叫的基本上比较傻,我们不能弱化耳朵、眼睛、脑袋的功用。天天张着嘴巴这些功能一定会弱化,结果是别人好几个器官和你的嘴巴竞争,你落势还纳闷:“我嘴巴没有输给他啊” . a+ z) y* S7 f+ F4 ~. F1 j
& b# Y7 }- j, f! {5 k) D5 V
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经常恰到好处“闭嘴”的往往是核心人物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