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710|回复: 15

走出“猪群保健”的误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17 21:5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提起猪群保健的话题,不少养猪界的朋友最关心的是“用什么保健药物最好”,仿佛“保健”就是怎样用药和用什么药,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可以一劳永逸,就能“良药一剂保平安”。特别是一些兽药厂和经销商印发的“猪群保健方案”之类的小册子,其实就是引导人们如何更多地使用药物。这种思路是十分片面的。

  猪群保健有着更为广泛的内容,包括怎样营造一个让猪群健康生长的生活环境、合理提高营养水平使猪只本身具有更强大的抵御疾病能力、疫苗免疫以对抗特定病源的侵袭等,药物保健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且只能是防止以上方案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

  为了帮助初学养猪的朋友更好的理解,本老倌就以上问题简单地谈谈自已的一些看法。

  改善环境是基础

  没有一个好的环境基础,保持猪群健康的其它各项措施的成效将大打折扣甚至会徙劳无功。如何营造一个好的环境?本老倌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的着手:

  首先是选址。考虑的问题主要是尽可能远离人居区和其它动物养殖区以及交通要道,有充足的无污染水源,电力供应正常,排污方便。

  第二是布局。尽可能背风向阳,做到埸内污道净道分离,各建筑物之间距离合理(间隔应为檐高的四倍左右,最低不少于2.5倍,如果不考虑土地利用率因素,当然距离可以更大。)以利通风透气。

  第三是埸内小环境的改造。建筑物之间建立绿化带,既可以挡风遮晒,也能使空气更加清新。猪舍的保温隔热措施同时要兼顾通风透气的需要。

  第四建立埸内严格的消毒制度。关于消毒制度和方法,各类关于养猪技术的书籍文章中都有详尽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需要重申的是药物的选择和更换的原则,一是病原能产生耐药能力的品种不能长期使用,但更换不可过于频繁,否则病原对各品种消毒剂都产生耐药性而无药可用。二是刺激性气味较浓或腐蚀性强的药物避免带猪消毒和金属设备接触。

  在外部和内部环境都合适的条件下,结合好人员车辆和其它隔离制度,以及埸内的消毒制度,尽可能减少病源体的传播威胁,猪群健康就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增强体质是关键

  猪的体质是决定猪群健康的内在因素,也是决定猪群健康的关键。如果猪的体质不好,其它工作那怕做得再好,也不可能做到百密而无一疏,最后都有可能功亏一篑。

  增强猪的体质,本老倌认为主要应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是选种,即选择抗逆能力较强的品种。目前养猪界有种不正常的倾向,品种越新越洋仿佛就是猪埸档次高的象征,这一倾向阻碍了中国人的创造力。本老倌在前面的博文中多次呼吁,国家应注重挖掘本国品种资源,它的适应性、肉质和口感以及繁殖能力是目前任何引进品种无法企及的,资金的浪费我们暂且不说,因为现在中国和部分中国企业和人最不缺的就是钱。但至少还可以避免重复引进带来新病源的风险。本老倌在这里狂妄地放言:中国人浮躁风气扭转之日,就是引进新猪种结束之始。这些看起来题外的话题先打住,从抗病能力角度来说,越洋的品种越娇贵却是不争的事实。

  第二要从管理上下功夫,除了尽可能给猪只提供舒适的生活空间,处理好密度、通风和湿度、以及做好降温御寒工作这些细节,营养平衡的日粮供给是猪群健康的物质基础。非营养性添加剂的使用应引起我们充分的注意,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吃过的苦头切莫轻易淡忘。提高成本不说,对猪体健康造成的损害、食品安全风险都应在我们考虑的范围之内。

  合理免疫是根本

  免疫是养猪人降低疫病风险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本老倌认为合理才是根本。如果所有疫苗都乱打一气,不但资金、人力都造成浪费,有时对猪群的健康状况也有害无益。特别是一些活疫苗和菌苗(弱毒疫苗或弱毒细菌苗),由于弱至病病毒或细菌有产生变异造成毒力转强的风险,给一些猪埸造成重大损失的不乏其例。哪么怎样才算合理?各猪埸情况千差万别,本老倌很抱谦,不能在这里为朋友们制定统一的免疫程序和计划,但我们不能不遵循一些重要原则。这就是:

  一、对本埸有威胁的病种才打,否则不打。什么是有威胁的病种?各地区有一定差异,但诸如猪瘟、口蹄疫这些大范围存在的病种不但是各地畜牧管理部门规定的必打品种,也是各养猪埸不敢轻易放弃免疫的品种。对于一些本地区从未发生,或影响不大容易治愈的疾病疫苗,可尽量不打。

  二、病毒性疾病免疫的重要性远大于细菌性疾病。这是因为,病毒性疾病不但很难甚至根本无法治疗,而且环境中的病毒比细菌更难用一般性消毒措施所杀灭。

  三、效果不确定的疫苗最好不打。理由是既然效果不确定,花了钱都买不到放心,有什么必要呢?这类苗有些确实能产生低水平抗体,但在本埸存在某种病源而且处于相对平衡的情况下,低水平抗体加快细菌繁殖和病毒复制速度的特性往往诱使该病暴发,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四、严格执行免疫间隔期和最适免疫日龄。一方面任何疫苗都是通过刺激猪体免疫系统反应使猪体本身产生免疫机能,有些疫苗在猪体免疫机能不完善的情况下无法使猪体产生抗体和抗原。再就是很多实验证实,猪在应激状态下产生抗体的能力大打折扣。第三点要注意的是有些病原感染后疫苗作用有限,所以必需在猪只感染前免疫。这些都构成了必需掌握最佳免疫日龄和执行免疫间隔期的必要性。

  这是本老倌认为要注意的原则问题,关于操作技术虽然也很重要,但相信朋友们都耳熟能详,在此不再赘述。

  谨慎用药是保障

  药物保健虽然是猪群保健中的补救措施,但其重要性亦不可因此而被忽视。不过本老倌历来强调“谨慎”用药,意思是药物可用但不可滥用。滥用药物的后果大家都知道,一是药残对人体的间接损害,二是浪费资金,三是增强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猪只真的生病了反而无药可用或用药收效大打折扣。第四,“是药三分毒”,即使是无毒或低毒的药物,在猪体内的分解也可能增加猪只肝肾功能的负担甚至直接损害肝肾功能。

  哪么什么情况下可以用药?本老倌认为在下例情形下可考虑适当用药:通过长途运输的猪群群,来源复杂的合群猪,猪群中出现有可疑为传染病个体的猪群;另外如果周边暴发烈性传染病的情况下,为安全起见可以有针对性的适当投喂预防药物。

  我个人的观点是,不但长期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的做法不可取,一些非营养类功能性添加剂亦不可滥用。这类添加剂中的一部分可能短期促生长的效果较明显,但长远来看对猪的健康大多会有负面影响。有些则只在猪只生长的某个阶段起作用,如酶制剂和酸化剂对小猪效果明显,但大猪就没有必要使用了。有些则只在特定条件下有使用价值,如制霉剂只有加工的饲料长期放置才有必要添加,脱霉剂只在原料霉变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等等。

  猪群保健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片面的理解都是错误的。我们既不能让一些以赚钱为唯一目标的药物经销商牵着鼻子走,也不能对所有正确的引导和新技术的应用予以排斥。很多朋友本来明白应在各方面下功夫,有时失败往往是由细节上的失误所引发。

  老猪倌

  2008.12.16日
a38cc784-0680-468f-ae34-38b8da8e7923[1].jpg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liuqiang3478 + 1 【通过审核】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12-18 20:5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你的说法.高......药是用来治病的,要对症下药.
发表于 2008-12-29 14:4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适当的药物保健是必要的,我的猪场一直在做保健。效果很好。我姨家的就不做,他家都可以开个兽药店了。等有了病再去治疗就不值得了。换句话说,损失已经造成了,“亡羊补牢,未为晚已”。其实已经晚了。
发表于 2008-12-29 15: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养了养了那麽多的猪,不做保健,心里有点怕怕呀。
发表于 2008-12-29 15: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重要的是做好营养保健哟
发表于 2008-12-29 15:4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饲料营养是重要的,药物保健也需要,但是最重要的是饲养管理条件和饲养员的责任心啊!
发表于 2008-12-30 16:5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说的很好:qinang: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1 22:25:13 | 显示全部楼层
5# 满天下 说的是啊!:qinang:
发表于 2009-1-1 09:3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     药是用来治病的,不是当营养品的
发表于 2009-1-1 23: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适当的药物保健是必要的,改善环境很重要,疫苗的 使用应符合当地的疫病流行特点,另外养殖户也应懂得基本的用药原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17 11:3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