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284|回复: 4

养猪业的前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12 14:5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养猪业的前景
从北京、上海多方面发来信息看,自2002年6月份至2008年养猪业形势看好,谁有好的品种,谁有好的饲养管理,谁有好的防疫程序,谁有控制和预防疾病的能力,谁就有好的效益,养猪就能赚钱,并且能赚大钱。
现在的毛猪价格当地为4.8至5.0 元,北京为5.5元,上海为5.8元(优良三元杂交品种)。自2002年下半年至今,毛猪价格一直攀升,原因就在于仔猪的短缺。没有仔猪的原因是疾病所致母猪繁殖障碍,产仔率极低,大家都知道,自2001年7月发生附红细胞体病,2002年发生温和性猪瘟,2003年圆环病毒与蓝耳病,2004年因玉米中的黄曲霉素中毒导致综合性疾病的感染难以控制。
二、阐述养猪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饲养管理问题、饲料利用率问题、防疫程序问题
哺乳仔猪:(1)刚出生的仔猪擦干全身,清除口鼻内的粘液,然后放入温暖干燥的地方。
(2)假死猪的救护:由于仔猪出生后看上去似乎死亡,但心脏还在跳动,对这种猪可倒提两后腿,然后拍打两侧肋骨以刺激其呼吸,直到猪发出咳嗽声为止。
(3)仔猪出生后24小时内可断牙、断尾。
(4)好吃初乳:吃奶之前肌肉注射二头份猪瘟单苗,2-3小时后吃初乳。
(5)保温:仔猪出生后由于天性喜欢与母猪在一起,因此要把仔猪放入保温箱中,使其吃初乳后能自学回到那里。
(6)补铁:生后3天每头猪肌注1.5-2毫升牲血素,防止贫血。
(7)防止黄白痢的发生:生后3天之内可每头注射四川精华产止痢专家0.5毫升。
(8)去势:商品猪场早去势公猪可养活刺激,伤口易于愈合。生后24小时至一周内均可实施。结合当地情况自己处理。
(9)补水:出生3天后,给仔猪供应饮水,保证其生长所需。
(10)补料:为促进猪生长及养活断奶后吃料的不适应性,仔猪一周时便可补料。方法是在干燥清洁的上撒少许猪料,3-4天后,当 猪开始采食猪料时,便可采用槽料。每天要把剩余部分弃掉,料槽清洗消毒后再用,每天应喂5-6次。
断乳仔猪:断乳猪也叫保育猪,它对环境的适应虽然比新生仔猪明显增强,但较成年猪仍有很大差距。因此这个时期,主要是控制猪舍环境及猪群内的环境,减少应激,控制疾病。
(1)刚断奶时仍需用乳猪料喂一周左右,但不可让它们吃的过饱,以防下痢。然后用乳猪料与仔猪料混合饲喂,逐渐减少乳猪料比例,10-14天可全部换用仔猪料,之后自由采食。
(2)断乳仔猪温度的要求仍很高,因为在断奶舍应有保温箱,在箱的底部可铺上一干燥的木板。
(3)如果一次断乳猪数量有限,可原窝原育。如断乳窝数较多则应根据仔猪体重大小放在一起,料槽要符合要求,并保持充足的饮水。
(4)一窝仔猪体重均匀度整齐可一次断奶,如有个别仔猪个体瘦小,可把它们放在个体大小相似的未断奶仔猪中处长一段时间后再断奶。
(5)预防咬尾、耳等不良习惯。在饲喂全价饲料,温湿度合适的情况下,仍可能有互咬现象,这也是仔猪的一种天性。在圈舍吊上橡胶环、铁链及塑料瓶等让它们玩耍,可分散注意力,减少互咬现象。
(6)断乳仔猪舍由于密度较大,仔猪又喜活动,因此在地面饲养的仔猪由于灰尘多要特别注意舍内空气质量。处理好通风与保温的关系,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国外有猪场采用向空气中喷少量植物油的办法,对改善空气质量有一定效果。
(7)猪舍使用前后要彻底清扫和消毒,待干燥后再用。
生长肥育猪:仔猪4周龄断奶,在断奶舍保育5周,60日龄猪瘟疫苗4-6倍量二次免疫。当体重喂25公斤时,由于骨骼、肌肉生长速度较快,所以称为生长猪。此阶段的蛋白水平为16%,赖氨酸含量为0.8%,50-110公斤时脂肪组织大量沉积,因而蛋白水平为16%,赖氨酸水平可适当降低,分别为14%和0.65%. 在这个阶段通常采用自由采食方式饲喂。
在管理方面注意以下几点:
在北方为了冬季取暖,许多养殖户用塑料薄膜把所有透风的地方全部封住,该方法对提高舍内温度有一定作用,但随着湿度升高,猪舍内的粪尿的挥发不能排出,结果造成氨气、硫化氢等有毒气体的超量,呼吸道粘膜长期受到损害,病原菌乘机而入造成咳嗽、流鼻涕、肺炎等。因此在中午气温高时要注意通风,并对粪尿及进清扫,铺上少量干沙防止灰尘过多刺激呼吸道。其次夏季为了降温,有的向猪身上浇凉水,由于猪受到刺激造成感冒,从而继发其它疾病,一般向地面洒水即可,猪只感觉热时就会躺在有水的地方。感觉冷时就会几头猪挤躺在一起,热时就会一头一头分散开,呼吸加快。在取暖和降温时要注意观察,防治措施不要过头。
无论猪场规模如何,都存在着冬季消毒时易引起潮湿,而使猪舍湿度降低的弊病。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在春夏秋之季,可加大消毒次数,因为病原微生物易被热源杀死,此时消毒效果要比冬季好。因此,秋季到来之前如果能实行全进全出,把猪舍彻底清扫,反复消毒,对以后冬季饲养猪只的健康大有益处。
三、目前养猪生产过程中重大疾病
(一)、附红细胞体继发链球菌与副伤寒的混合感染
(1)流行情况:
发病时间:自2004年3月中旬开始在山东开始流行,该病以体重20kg-30kg的仔猪易感,以运输应激发病为主,大部分的仔猪的发病均是购买后2-10日内出现发病症状,且呈暴发状态,传染迅速,全省各地都有分布,自繁自养户发病率相对较低。
(2)、临床症状:病初耳朵发紫,腹下与四肢皮肤潮红,高烧41-42,厌食,粪便干燥成球状,尿液短赤,按附红细胞体病用药后退烧,好转两天后,第三天症状反弹,复又出现上述症状,病情加重,开始出现呼吸急促,全身性发紫,呕吐,腹泻,粪便初期油状黑色、后期黄色水样稀粪,眼圈了青,鼻端青紫,体温正常或略低,迅速消瘦,死前出现神经症状。
(3)解剖症状:心包积液呈黄色,个别病例胸腔、腹腔有积水,肺水肿,散布黑色坏死灶,肺尖叶灰黑色。肝脏体积明显肿大,淤血、呈黑紫色,表面覆盖白色片状纤维膜,有坏死灶,胆囊充盈,胆汁黄色。粘稠度增加呈拉丝状,脾脏淤血、黑紫色,胃积食,底部糜烂,有溃疡灶。肠道弥漫性充血、出血、肠粘连,肠系膜肿胀,肠淋巴结出血肿胀。颌下淋巴结边缘出血但不肿胀。扁桃体正常,喉头黏膜水肿,肾脏颜色微黄或苍白,肾盂有针尖状出血点。个别猪只腹下皮肤水肿,有胶冻样渗出物。
(4)预防与治疗:由于今年全省猪群附红体、弓形体的检测阳性率在90%以上,所以本病的治疗应先以治疗附红本为主,控制继发感染为辅,在药物应用上应特别注意磺胺类药物的肾脏毒性副作用,尽量使用中药制剂。
治疗方案:(1)清开灵+广州天王产914A
(2)严重脱水者口服盐、饮水、止痢专家+精品黄金1号+复方914A (肌肉注射)
(二)、猪附红细胞体病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立克次氏体之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猪所引起的一种传染性血液病,寄生于人、猪多种动物的红细胞或血浆中,属人畜共患病。国内外曾有人称之为黄疸性贫血,类边虫病,赤兽体体病,或者红皮病等。主要表现为黄疸性贫血,发热、呼吸困难、虚弱、流产、腹泻等症状。
(1)、流行特点
该病最初主要发生于温暖季节,夏秋节发病较多,尤其是多雨之后最易发病,现呈普遍流行,无季节性。各种日龄的猪均可感染此病,怀孕母猪发病后,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有时可达80%-90%。其他猪多为隐性感染。感染猪引进到易感猪群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其传播途径主要如下几种:1、血液污染的针头、剪刀、手术器械、保定器械等传播。2、吸血的节肢动物如寄生于体表的血虱、疥螨、蚊蝇等传播。3、母猪通过胎盘感染垂直传染给仔猪。4、配种时公母互相传播。
2、临床症状
a)急性期:主要发生于仔猪阶段,多突然死亡,死时时口鼻流血,全身红紫,指压褪色。有的突然瘫痪,食欲下降或废绝,无端嘶叫或呻吟,肌肉颤抖,四肢抽搐。死亡时口内出血,肛门出血。这主要是由于消耗性向凝固病理作用,使血凝时间延长血栓数量增加,引起机体出血。
b)亚急性期:体温升高达42℃,呈稽留热。精神沉郁,食欲有佳,主要再现为前期便秘,大便干燥如算盘珠状,有的带肠粘膜,后期腹泻,排黄色或灰褐色水样稀便。尿色变重,呈黄色,有些猪颈部、耳部、鼻部、胸腹下部,四肢内侧、皮肤发红,指压不褪色,严重的出现全身紫斑,毛孔有铁锈色斑点,即红皮猪。有的猪两后肢不能立,流涎,呼吸困难,咳嗽,眼结膜发炎。
c)慢性期:主要表现为持续性贫血和黄疸。黄疸程度不一,皮肤或眼结膜呈淡黄色到深黄色。皮肤和粘膜苍白,母猪出现流产、死胎、弱仔增加、产仔数下降、不发情等繁殖障碍。母猪临产前后发病率较高,乳房、外阴水肿,产后泌乳量减少,缺乏母性。育成育肥猪主要表现为全身苍白,被毛粗乱无光泽,皮肤皴裂,层层脱落,不痒。生长发育不良,消瘦,易继发其他疾病,使临床症状更加复杂。分猪出现性欲减退,精子稀薄,受胎率低等现象。
治疗方案:(1)复方914A+安纳加+安基比林
(2)血虫净+精品黄金1
(3)四川精华产长效土霉素+长效治菌磺+天王产清开灵
(4)大群预防用药复方914A散+广东养宝产多康21
(三)、弓形体病
弓形体病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人兽共患原虫病,在人畜和野生动物中广泛传播,人和200多种动物都可感染。我国正常人群的感染率多在10%以下,各种家畜中以猪的感染率较高,在养猪场中可以突然大批发病,死亡率高达60%以上,因此,本病对人畜健康和畜牧业带来很大的危害和威胁。
1、感染来源:主要为病畜和带虫动物。
2、易感动物:中间宿主范围非常广泛,人、畜、禽以及许多野生动物对弓形虫都有易感性。
3、感染方式:(1)经口感染:肉食动物是吃到肉中的速殖子或包囊而感染;草食兽通过污染了卵囊的水草而感染;杂食兽则两种方式兼有。人是吃到肉、乳、蛋中的速殖子及污染蔬菜的卵囊和逗弄猫时吃到卵囊。
(2)经胎盘感染:孕妇和孕畜感染弓形虫后,可以经胎盘传给后代,使其后代发生先天性感染。
(3)经皮肤、粘膜感染:速殖子可通过有损伤的皮肤、粘膜进入人、畜体内,而引起感染。
(4)诊断:
1、3-5月龄的仔猪常表现为急生发作,症状与猪瘟相似。感染后3-7,体温升高到40.5-42℃,稽留热型。
2、鼻镜干燥,鼻孔有浆液性、粘液性或脓性鼻涕,呼吸困难,全身发抖、精神委顿,食欲减退或废绝。
3、初期便秘,拉干粪球,粪便表面覆盖有粘液,后期下痢,排水样或粘液性或脓性恶臭粪便。
4、体表淋巴结,尤其是腹股沟淋巴结明显肿大,身体下部或耳部出现淤血斑,或有较大面积的发绀。
5、怀孕后往往流产或出发育不全的仔猪或死胎。
5、剖检
(1)全身淋巴结髓样肿大,灰白色,切面湿润,尤以肠系膜淋巴结最为显著,呈绳索状,切面外翻,多数有针尖到米粒大、灰白色或灰黄色坏死灶及各种大小出血点。肺门、肝门、颌下、胃等淋巴结肿大2-3倍。
(2)肺出血,有不同程度水肿,小叶间质增宽,小叶间质内充满半透明胶冻样渗出物,气管和支气管内有大量粘液性泡沫,有的并发肺炎。
(3)肝脏呈灰红色,常见散在针尖大到米粒大的坏死灶。脾脏肿大,棕红色。肾脏呈土黄色,有散在小点状出血或坏死灶,大小肠均有出血点。
(4)心包、胸腹腔有积水、体表现现紫斑。
治疗方案:(1)长效治菌磺+清开灵
(2)长效治菌磺+精品黄金1+长峰10
(3)大群预防黄安六甲氧粉+多康21+支原净
(四)、圆环病毒病
圆环病毒又称仔猪皮炎-肾炎综合症,与蓝耳病病毒感染又称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本病是由猪的圆环病毒引起的一种新的传染病。该病发率高,传播迅速,死亡率高,易引发继发病症,诊断困难,已成为困扰养猪业发展的传染病之一,引起世界许多国家兽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此病对各日龄猪均可引起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尤以仔猪死亡率较高。
本病可见于1-20周龄的仔猪,而6-12周龄的仔猪最常见。无季节性,表现为被毛粗乱,喜堆一起,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衰竭无力。仔猪先天性震颤、断奶猪消瘦、呼吸急促、咳喘、贫血等。皮肤初期潮红,逐渐苍白。心肌代偿性肥大、心肌无力,肠炎、肾炎、表现为蛋白尿(石灰水样尿),间质性、粘液性支气管肺炎等,有时可见黄疸。患猪腹泻,进行性消瘦。生产育肥猪出现皮肤病变-即在背部、耳根部甚至腹部出现大量红色、紫红色斑点,这些斑点一般向外突起,质地较硬。很多猪场使用消毒剂、抗生素和控制螨虫感染的药物,但效果均不明显。病理变化包括淋巴结炎、体表淋巴结肿大、肠系膜淋巴结肿大3-4倍,脾脏、胸腺萎缩,本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差很大。在急性暴发时,死亡率可高达20-40%。慢性病例可达15-20天。耐过猪的采食量下降、发育明显受阻,变成僵猪、呆猪,失去经济价值。
本病常与链球菌病、蓝耳病、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附红细胞体病、弓形体病等病混合感染。
本病的治疗主要以提升机体免疫力为主,控制继发感染为辅,临床实践中本病毒对各种抗病毒西药(如利巴韦林、金刚烷胺、病毒灵等)均不敏感,建议以中药制剂进行治疗,可收到良好效果。
治疗方案:(1)百乐病毒王+复方914A
(2)神蝮巨毒杀+长效治菌磺+专家门诊
(3)大群用药:多康21+支原净+黄芪
(五)、钩端螺旋体
疾病概述: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猪感染后,常无一定症状,可能出现黄疸、血红蛋白尿、皮下水肿及流产等,大多数呈隐性感染。在长江以南地区发生较多。其病原体是多各钩端螺旋体,而最常见的是波摩那型钩端螺旋体。钩端螺旋体为细长圆形,呈螺旋状,一端或两端弯曲呈钩状,能活泼运动,用镀银染色呈棕黑色。钩端螺旋体在25-30℃的池塘、河流中,能生存3周以上,对热和日光敏感,在干燥环境中容易死亡,不耐酸碱,常用消毒药能迅速将其杀死。流行病学:本病的临床和病理变化不典型,只能作为诊断时的参考,需要实验室检查才能确诊。各种家畜和野生的哺乳动物以及人等均可感染,特别是鼠类最易感。病畜和带菌动物是传染源,特别是带菌鼠和感染猪在本病的传播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病原体从尿液排出后,污染周围的水源、土壤、经过损伤的皮肤、粘膜及消化道而感染。本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以气候温暖、潮湿多雨、鼠类繁多的地区发病较多。
1、急性黄疸型:常发生于肥育猪。病猪有时无明显症状,在食欲良好的情况下突然死亡。有时发现大便秘结,呈羊粪状,颜色深褐,尿呈茶褐色,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沉郁,眼结膜及巩膜发黄。病理变化主要是皮下脂肪带黄色(黄脂),肝呈土黄色(黄肝),膀胱积尿,尿色红褐,类似红茶。
2、水肿型:常发生于中小猪。病猪头部、颈部发生水肿,初期短暂发热,黄疸、便秘、食欲减退,精神沉郁,尿如浓茶。病理变化为黄肝,黄脂,淋巴结肿大,充血、出血。
3、神经型:有些病猪发生抽搐,肌肉痉挛,行动僵硬,摇摆不定症状。
4、流产型:在本病流行期间,怀孕母猪出现流产,死胎腐败或呈木乃伊状。尸体剖检常见黄肝、黄脂、皮下水肿,肾有小灰白色病灶。上述所分的类型不是绝对的,往往同时存在,或者先后发生,应予注意。
实验室检查:在病猪的发热期采取血液,在无热期采取尿液或脑脊髓液,死后采取肾和肝,送实验室进行暗视野活体检查和染色检查,可见到菌体纤细呈螺旋状,两端弯曲成钩状的病原体,但检出率仅60%。
防治措施:预防为主,首先要消灭猪圈及其周围的鼠类,杜绝传染源,有放养猪群习惯的地区应改为圈养,减少接触鼠类和污染水的机会。其次,对病猪粪尿污染的场地及水源,可用漂白粉或2%火碱液消毒。其三,在本病常发区,应注射钩端螺旋体多价菌苗,两次肌肉注射,间隔1周,用量2-5亳升,免疫期约为1年。
治疗方案:(1)长效治菌磺+精品黄金1+长峰10
(六)、猪蓝耳病
该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
1、症状:母猪感染后症状比较严重,病初精神倦怠、厌食、发热。妊娠后期发生早产、流产、死产、木乃胎及弱仔。病猪呼吸困难,卧地不起。耳部皮肤发绀、故称“蓝耳病”。感染的公猪表现厌食、沉郁、嗜睡、发热、并有呼吸症状,精液质量下降,含有病毒,如进行配种可感染母猪。新生仔猪和哺乳仔猪呼吸症状常较严重,表现哮喘、张口呼吸、喷嚏、流涕以及肌肉震颤,共济失调,后躯瘫痪站立不起,也可见腹泻和多发性关节炎。仔猪由于呼吸困难、继发感染和发良不良,死亡率较高。
2、剖检病变:显示出血性和间质性肺炎,并伴有细胞浸润和卡他性肺炎区。发病初期或单纯感染,可见肺脏弥漫性增生性肺炎病变。重感染猪常并发原体性肺炎及出血性胸膜炎。若并发链球菌可致纤维素发生浆膜炎。实验室诊断用免疫荧光抗全技术,在肺泡细胞中可检测到PRRS抗原。
防制方案:1、(1)紧急消毒(2)迅速隔离病猪(3)深埋死猪(4)注射疫苗
防制方案:2、
蓝耳康或专家门诊注射液+精品黄金1号(分别注射)
防制方案:3、(控制继发肺炎、胸膜炎、链球菌感染)
蓝耳康+链球菌敌+精品黄金1号(分别注射)
防制方案:4、大群用药,支原净+多康21+阿莫西林(拌料)
(七)支原体与传染性胸膜肺炎病
细菌性病原体中的肺炎支原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常作为原发性病原、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霍乱沙门氏菌、猪放线菌、化脓棒状杆菌等是的引起败血症的病原体,主要通过血液进入肺脏;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滑膜支原体和大部分多杀性巴氏杆菌菌株是主要的机会性感染的细菌,也是同过呼吸道感染的。
肺炎支原体的感染是非常普遍的,在美国99%的猪场是阳性的,而在我国感染程度更为严重。
猪肺炎支原体可引起猪地方流行性肺炎(也称气喘病、支原体肺炎),其特点是病猪咳嗽、生长不良、发病率高而死亡率低。
临床症状最常见于6-12周龄的猪,由于它的感染常常引发生长肥育猪13-15周龄、18-20周龄时比较严重的呼吸道病症综合征,使得育肥期猪只死亡率升高,生长速度变慢。
病猪的临床症状通常至少持续三周,最重要的是使得断奶体重相同的猪逐渐变得体重参差不齐,上市时间推迟。据统计,生长速度降低16%,饲料转化率降低22%。有资料证明,由于支原体的感染,生长肥育猪每增重1千克比健康猪多消耗0.1-0.2千克饲料。肺炎支原体还可以促进其它病原体的感染,导致更严重的损失。
支原体的病理变化特征是支气管肺炎和支气管周围炎、病变主要集中于尖叶、心叶、中间叶和隔叶的前部。表现为炎症,发炎组织颜色变深,质地变硬,似猪肉或胰腺,没有弹性。切下病变组织放入水中,组织下沉于水中。不过,由于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混合感染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很难发现单纯支原体感染的病变了。
胸膜肺炎是断奶猪或生长育肥猪的呼吸道疾病,具有高度的接触传染性,常可导致猪的确急性死亡。
发病之初,同一栏内会有15%-30%的猪表现厌食、发热、咳嗽、甚至呼吸困难,呈犬坐样姿势、张口呼吸、口流泡沫、有时鼻腔流血。有些猪耳、鼻发红。出现上述临床症状后,有些猪可在24-36小时内死亡。以后疾病会蔓延至同栏的健康猪和邻近的猪舍。猪在休息时可见腹式呼吸。疾病持续时间较长,耐过的病猪可表现精神沉郁、生长减慢。
病理剖检可见主要变化在肺脏等呼吸系统。表现为肺脏隔叶等不同程度的充血和炎症,产毒素放线杆菌可引起出血和坏死。病变部位质地稍硬,用手按压局部有明显的结节。器官内可能有很多泡沫。
慢性感染时肺脏与胸膜发生粘连,心包混浊,不透明,有可能发生粘连。
治疗方案:(1)支原体病也叫气喘病,用药:阿奇霉素+精品黄金1 (2)支原体病:阿奇霉素+奇效精品 (3)支原体阿奇霉素+抗毒喘立舒 (4)支原体大群用药:支原净+多康21+阿莫西林每月一次(5)传染性胸膜肺炎病用药:天王佛+清开灵+长效土霉素+肺炎康(6)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大群用药:福莱克+多康21
(八)、猪链球菌病
1、病原:猪链球菌病是由几个血清群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多种疾病的总称。
2、症状:仔猪、架子猪和怀孕母猪发病率较高,以5-11月份发病较多,常为地方流行性,多呈败血型,短期内波及全群。以出血性败血症病变和浆膜炎为主。皮肤有紫斑,黏膜浆膜出血,一部分病猪出现多发性关节炎,跛行或不能站立。肺充血、肿胀。病期长者可见于仔猪和断奶小猪,表现神经症状,四肢共济失调,磨牙、卧地,继而后肢麻痹。
防制方案:
(1)链球菌敌(注射液)(2)长峰10+精品黄金1
(九)、猪传染性胃肠炎
病原为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1、症状:首先呕吐,继而发生频繁水样腹泻,粪便黄色、绿色或白色,有未消化的凝乳块。病仔猪因下痢寒战常相互拥挤于母猪背上。病猪极度口渴,明显脱水,体重迅速减轻,日龄越小,病程越重短,病死率高。某些哺乳母猪与仔猪密切接触,反复感染,症状较重,体温升高,呕吐和腹泻,泌乳减少或停止,使哺乳仔猪的死亡率增加,死亡仔猪尸体脱水明显。
2、病变:胃内充满凝乳块,胃底黏膜充血、现血。肠内充满白色至黄绿色液体,肠壁菲薄而缺弹性,肠管扩张呈半透明状,肠系膜充血。
防制方案1:(1)紧急消毒(2)迅速隔离病猪(3)注射疫苗
防制方案2:专家门诊+长效治菌磺(分别注射)
防制方案3:专家门诊+止痢特快或止痢专家(分别注射)
(十)、无名高热
无名高热是养猪生产中时常发生一些急性、热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发病急,持续高热,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并有不同程度的急性死亡。这类病症常见于急性猪瘟、急性猪丹毒、急性猪肺疫、急性副伤寒、弓形体病、血虫病、链球菌病等烈性传染病。这些疾病据临床症状难以区分,尤其是发病初期,尚未出现典型症状及病变,所以有人将些类病症称之为“无名高热”,在治疗时可按急性猪瘟来处理,并配用高效广谱抗生素及抗应激药物。
具体处理措施如下:紧急预防接种、彻底消毒、对病猪可进行诊断性治疗、全群用抗生素预防。
猪的无名高热中,非典型猪瘟最多。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免疫程序不合理(50日龄以前的猪只体内多有母源抗体。过早打针,会引起母源抗体中和疫苗造成免疫失败);疫苗质量差,疫苗保存、运输不当(高温、震盈);注射技术不佳(注入脂肪或皮外注射,甚至漏注);消毒药误入针孔杀死活毒苗等等;母猪未注疫苗给哺乳期仔猪留下免疫空白。
在没有特效治疗药物情况下,防治猪瘟的最佳措施是除早期诊断、隔离、消毒、毁尸等综合措施外,最有效的办法是用大剂量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注射(按预防最的10-15倍),使病猪及时产生干扰素,从而干扰病毒复制,达到自然康复目的,一般早期(3-5天内)有80%以上的效果,不要老打抗菌素、解热药和地塞米松,以免延误病程和造成不必要的药物耗费。
治疗方案:(1)中美金典+清开灵(2)菌毒特快(3)本草金品+复方914A
(十一)、猪瘟
病原体为猪瘟病毒。
1、症状与病变: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或废绝,初期大便干燥,后期腹泻、粪便恶臭,眼睑肿大和眼结膜潮红发炎且分泌液增多,全身皮肤呈紫红色,衰弱,后躯麻痹,站立困难。
淋巴结和肾脏是变出现频率最高的部位。淋巴结水肿、出血,呈大理石样或红白色外观。肾脏色泽较淡,有针尖状出血斑。
脾脏不肿大,边缘有出血性梗死,呈紫黑色。扁桃体出现体出现脓疱,并且严重出血,发生梗死。
慢性猪瘟(胸型或肠型)的出血和梗死变化较不明显,在回肠末端、盲肠和结肠常有特性的坏死和溃疡变化,呈纽扣状,黑褐色,中央低陷。
防制方案1:(最急型、急型、亚急型猪瘟)
(1)紧急消毒(2)紧急隔离病猪(3)深埋或焚烧死猪
(4)紧急预防接种(猪瘟疫苗或二联苗,每头6-8头份)
防制方案2:(慢性或温和型猪瘟)
(1)有奇效精品(水针)控制继发猪肺疫感染
(2)用专家门诊注射液提高病畜免疫功能。
(3)小猪:每头注射8头份猪瘟疫苗、亚硒酸钠VE水针(分别注射)
中大猪:每头注射20-30头份猪瘟疫苗、亚硒酸钠VE水针(分别注射)
(十二)、口蹄疫
病原:为口蹄疫病毒。
1、症状与病变:体温升高、精神萎顿,大量流涎,在唇内面、齿龈、舌、和颊部黏膜出现白色水疱,水疱迅速增大融合成片,破裂后露出明显的红色糜烂区,在口腔发生水疱的同时或销踊溃,出现糜烂,或干结成硬痂。愈合的蹄匣有裂纹。心包膜有弥散性及点状出血,心股桦软,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或条纹,好似老虎皮上的斑纹,故称“虎斑心”。
防制方案1:(1)紧急消毒(2)迅速隔离病猪牛(3)扑杀焚烧深埋(4)注射疫苗
防制方案2:(对症治疗,控制继发感染)
专家门诊+奇效精品+精品黄金1号(分别注射,孕畜慎用)
防制方案3:百乐威菌毒5号(肌肉注射和局部涂抹)
(十三)、猪细小病毒
病原:
临床症状:
仔猪和母猪的急性感染通常都表现为亚临床症状。猪细小病毒感染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母源性繁殖失能,感染的母猪可能重新发情而不受孕,或只产出少数仔猪,或产生后死胎、弱仔及木乃伊胎等,个别母猪有体温升高、后躯运动不灵活或瘫痪,关节肿大或体表有圆形肿等。
主要病变:
皮肤、皮下充血或水肿,胸、腹腔积有淡黄色渗出液。肝、脾、肾有时肿大脆弱或萎缩发暗,个别死胎、死仔皮肤全变紫而死亡。除以上各种变化外,还见到畸形胎儿,干尸化胎儿(木乃伊)及骨质不全的腐败胎儿。
防制方案:
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
1980年美国研制成一种灭活菌和一种弱毒疫苗,灭活菌的免疫期可达4个月以上。我国已研制出灭活疫苗,在母猪配种前2个月左右注射可预防本病发生。
防治方案:(1)长效治菌磺+专家门诊注射液(分别注射)(2)本草金品+长效治菌磺
(十四)、猪伪狂犬病
病原:伪狂犬病毒
1、临床症状:本病潜伏期3-6天,少数达10天。患病乳猪眼眶发红,闭目昏睡,接着乳猪体温升高到41℃以上,精神沉郁,口角有大量泡沫或流出唾液,有的病猪呕吐或腹泻排黄色粪便。
乳猪两耳后竖,初期遇声音刺激,发生兴奋和鸣叫,后期出现任何强度刺激,都叫不出声,只能引起肌肉反射活动。几乎所有病猪都有神经症状,初期以神经紊乱为主,后期以麻痹为特征,最常见而又突出的是间歇性抽搐,肌肉痉挛性收缩,癫痫发作,角弓反张,仰头歪颈。有的则呆立不动,头触地或抵墙。20日龄以下的仔猪到断奶前后的小猪,症状轻微,体温41℃以上。4月龄左右的猪,发病后只有轻微症状,有数日的轻热,呼吸困难,流鼻汁,咳嗽,精神沉郁。哺乳仔猪发病的同时,该窝的母猪有时出现厌食、便秘、震颤、惊厥、视觉消失或眼结膜炎,母猪多呈一过性或亚临床感染,很少死亡。
2、主要病变:在诊断上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变化是鼻腔卡他性或他脓出血性炎,扁桃体水肿并伴以咽炎和喉头水肿,并常有纤维素性坏死性假膜覆盖,肺水肿、小呼吸道内含有大量泡沫样的水肿液,喉粘性膜和浆膜可见点状或斑状出血,肠壁变薄,肠腔积液。
3、防制方案:本病目前无物特效治疗方法。预防办法包括兽医卫生措施及疫苗,血清的应用,目前有多种疫苗可用,活毒苗,灭活菌及标志疫苗。对于感染率发病的猪,可经腹腔注射抗猪伪狂犬高免血清进行治疗,它对断奶仔猪有明显的效果。其他防治方法包括隔离、消毒、灭鼠等相结合。病死猪要深埋,全场范围内要进行灭鼠和扑灭野生动物,禁止散养家禽和阻止猫犬进入该区。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晴朗心空 + 1 【通过审核】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5-17 21:58:38 | 显示全部楼层
也算蛮好的资料,怎么没有人顶一下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5 收起 理由
system + 5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4 02: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点评

黑子的篮球 http://www.jinjidejuren.tv/heizidelanqiu/  发表于 2013-11-15 21: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5 17: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1 11: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价值,应加多加几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4 20:1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