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行特点调查
1.1现症及其发展过程
主要询问何时发病,病禽的日龄、发病的症状、疾病传播速度等情况,借以推测疾病是急性或慢性,是细菌性或病毒类以及怀疑是什么病。如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后症状减轻或迅速停止死亡,可提示是细菌性疾病;突然大批发病死亡可提示是中毒疾病。
1.2病史与疫情
了解养禽场或养禽专业户的禽群过去发生过什么重大疫情,有无类似疾病发生,其经过及结果如何等情况,借以分析本次发病与过去疾病的关系。调查附近
家禽养殖场的疫情情况;对从引进种蛋、种禽的地区进行流行病学情况调查,可以提供有关本地区所发生疾病的诊断线索。
1.3平时防疫措施的落实情况
了解防疫制度及贯彻情况。有无严格的消毒措施;对病禽预防接种过什么疫苗,什么时间预防接种及接种途径;是否进行过药物预防和定期驱虫等,由此来综合分析病因。
1.4饲养管理状况
主要了解饲养密度是否过大,通风是否良好,温度、湿度和光照是否适宜,
饲料是否全价、有无发霉等来查找病因。
1.5产蛋鸡的产蛋量与肉用鸡的体重等
这些情况可作为有无疫病的参考。如产蛋率下降,可考虑鸡新城疫、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支气管炎、禽脑脊髓炎、败血支原体病、传染性鼻炎、产蛋下降综合征以及温和性的
禽流感等。鉴别这些疾病,须结合临诊、剖检和实验室化验等来综合判定。
2禽群与个体症状的观察
观察禽群状态,注意观察禽群对外界的反应及精神状态等。观察采食和饮水情况,根据每天喂给饲料的记录,就能准确地掌握摄食增减的情况。看呼吸、听咳嗽,在正常情况下,鸡每分钟的呼吸次数为22~30次,鸭15~18次,鹅9-10次,计算鸡的呼吸次数,主要是观察泄殖腔下侧的下腹部。运动、行为和观察,检查有无鸡扭头曲颈或伴有站立不稳及运转后退等状态。观察羽毛及被皮。观察粪便,因为粪便的异常变化往往是疾病的预兆。
雏鸡白痢时,病鸡排出白色糊状或石灰样的稀粪,粘在泄殖腔周围的羽毛上,有时结成团块,把泄殖腔紧紧堵塞。
鸡感染球虫时,可引起肠炎,出现血便,雏鸡多感染盲肠球虫,排出棕红色稀粪,甚至纯粹血便。2.5~7.0月龄的鸡主要感染小肠球虫排黑褐色稀便。感染球虫的鸡,通过粪便检查可找到卵囊。
雏鸡患传染性腔上囊病时,排出水样含有尿酸盐的稀便,结合病理剖检变化可确诊此病。另外,雏鸡如患马立克氏病、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曲霉菌病时,也常伴有下痢症状。
鸡有蛔虫、绦虫等肠道寄生虫时,不但出现下痢,有时还有带血粘液,在粪便中可找到排出的虫体、节片及虫卵。
鸡患副伤寒、禽大肠杆菌病时,出现下痢,泄殖腔周围常粘有糊状粪便。喂劣质饲料以及化学药品中毒时,同样可引起下痢。
临床上由于疾病性质、疫苗或药物使用等条件的影响、同一疾病在不同条件下的症状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而且有的鸡群可能存在并发或继发疾病的复杂情况。因此,在临床诊断时应辨证地分析病理剖检变化。
患鸡病变不是弧立存在的,要抓住重点病变,综合整体剖检变化,同时结合鸡群饲养管理、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综合分析,才可能作出正确的临床诊断,从而为控制疾病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