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针方法 给猪打针是预防、治疗猪病经常采用的主要措施,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皮下注射 是将药液注射到皮肤与肌肉之间的疏松组织中,借带皮下毛细血管的吸收而作用于全身。由于皮下有脂肪层,吸收较慢,一般5~15分钟产生药效,注射部位多为猪的耳根后部,腹下或股内侧。 (2)肌肉注射 是将药液注入肌肉内。由于肌肉内血管丰富,药液吸收快。注射部位多为猪的颈部或臀部。 (3)静脉注射 是将药液直接注入到静脉血管内,使药液迅速发生效果。注射部位多为耳静脉。 (4)腹腔注射 是将药液注射到腹腔内,这种方法一般在耳静脉不易注射时采用。注射部位,大猪在腹肋部,小猪在耻骨前缘下3~5厘米中线侧方。 (5)气管注射 将药液直接注射到气管内。注射部位在气管的上1节处,两个气管之间。适用于肺部驱虫及治疗气管和肺部疾患。 注意事项: (1)注射前针头、注射器要消毒。 (2)注射时要将猪保定好,注射部位用5%的碘酊或75%的酒精棉球消毒。注射后再用碘酊或酒精棉球压住针孔处皮肤,拔出针头。 (3)稀释药液时要注意药液是否混浊、沉淀、过期等。 (4)凡刺激性较强或不容易被吸收的药液,如青霉素、磺胺类药液等,常作为肌肉注射。在抢救危急病猪时,输液量大、刺激性强、不宜作肌肉或皮下注射的药物如水合氯醛、氯化钙、25%葡萄糖等,可作静脉注射。 (5)注射器里如有气泡时,一定要把空气排尽,然后再用。 (6)注射器及针头用完后,要及时清洗,晾干,妥善保管。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