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729|回复: 5

[其他信息] (转)香港是座病态的城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4 08: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香港是座病态的城市?

标签:香港 文化  

    我写下这个题目绝非为博点击哗众取宠,也非因故对香港发泄私愤。恰恰相反,我十分喜欢香港,以致到了爱屋及屋的程度,每有来访的香港客人,都有种特别的亲近感。也正因为喜欢,才写下这些批评的文字。写这些批评的文字无非是想让她更加完美。其实这篇文章我早就想动笔了,文章的内容也早告诉了一位香港媒体的朋友。他当即表示了极大的认同,让我早写出来,他拿来发表。说这事儿,也有两个月了吧。
    说香港病态,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NO.1颠倒黑白,打破了阴阳运行之规。香港是座不夜的城市,一般情况下,整个晚上一直到后半夜一两点,差不多是香港大街上人最多的时间。购物区铜锣湾附近的街道上更是摩肩接踵,灯光不是通明而是雪亮,亮得让你根本分辨不出那是夜里,甚至连天空也是明亮的。香港的市民大多是昼伏夜出的夜猫子。有一次与一位做金融的女白领聊天,她问我平时在内地几点起床上班。我回答说早上六点起床,她便吃惊地张大了嘴巴:“天,那时候我刚刚睡下。”一般商场开门都要到上午十点以后,大些的商店差不多要到十一点。按照我们“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的古话,香港人把一天之计给统统耽误了。有人把香港的魅力归结于不夜城和夜生活丰富什么的,我却不这么看。上帝安排人类在这个地球上生存,把一切安排得都挺和谐有序。比如白天和黑夜。白天是用来干活的,晚上是用来休息的。大致上如此的阴阳之道才符合自然常态,香港不仅硬硬地给打破,还将其完全颠倒,一个见不到朝阳的城市不病态么?
    NO.2超级浪费,一点儿都不知道过日子。香港的物价之贵人所共知,连香港人也知道贵得没谱。你要当他们的面说喜欢香港,他们定说:“香港有什么好,东西那么贵,还是内地好啦。”他们只知道贵,却不知为什么贵,这贵来自于他们巨额的超级的浪费。先说说冷气。香港的酒店、写字楼、餐厅、车站、飞机场,总之凡是室内任何地方,无一不是耗冷大户。一直到十一月份还正常供冷。香港的夏天十分炎热,但作为一座商业城市,你可以一年四季穿西装。可能在室外阳光下走一会儿会出汗,可只要走进室内,也不管是什么室内,你会马上感觉进了冰窟,汗腺当即便会停止工作。其实,在香港你是没大有机会在太阳下走路的,因为楼与楼、单位与单位、商场和饭店、车站与机场之间是完全打开的,从一个单位几乎可以走到其他任何一个单位。内地住惯了的人,真受不了香港的冷气。我住在香港,每天都要拿出两个小时在太阳下活动流汗驱寒,要不腿不舒服,浑身是寒气。我是吃过亏的,去年十一月份,我住酒店时没将冷气关上,第二天老腰就出毛病了,疼得弯不下身,龇牙咧嘴忍痛飞回家,拔了一周的罐,按了半月的摩,才勉强没落下残疾。不骗你,那些六月天穿西装革履的,他们也不只为了礼仪,这身道貌岸然的打扮虽然在路上热些,进了室内却不冷不热的正好。香港机场是全球第二大机场,仅次于NEW YORK机场,在偌大的机场内,炎夏却让你必须找套装穿,冷啊。大家算算,光冷这一项,香港有多大浪费。仅仅是浪费么?还对身体不好。再就是纸。香港人不知道纸是怎么造出来的,自然也不知道爱惜,一摞报纸你只须一会儿就看完了,因为他们的报纸上的字都有鸡蛋那么大,一个版面盛不下几个字。印刷商是最赚钱的行业之一,他们一遍遍地打印让你看版,厚厚的纸就那么废了,从来不知道用正反面。每个卫生间都有用不完的手纸,每个餐厅都有用不完的餐纸。再说说电,那街上亮如白昼的灯不费电么?再说说包装,你买样东西,里三层外三层地给包,让你大包小包地往回拎。最后说说香水,香港人都用香水,所以香水的消耗量特别大,整个香港都是香水味......总之,见过浪费的,没见过香港这么浪费的。
    NO3晚婚晚育,到处都是剩男剩女。这人到了年龄就得男欢女爱,就得娶妻生子。咱一辈辈地不就这么传下来的么。可传到香港人这里变了,男的不婚女不的嫁,老大不小了还耗着、靠着。众说一词是“我还太小,还得以事业为重啦。”大家都觉得自己小,好象到了刘嘉玲和梁朝伟那么大才不小。其实,香港男女晚婚的很重要原因是经济问题,他们的花样年华全都用了赚钱上,他们精打细算攒好多年,都凑不起一顿饭钱(喜筵)。他们拼命地加班,从不提什么劳动法或劳动合同法,就这样在奋斗中消耗着青春。也不怪他们有马拉松的恋爱或多次恋爱经历,也不怪他们轻意便同居,也不怪他们那么对异性放得开自己,因为他们很晚才能得到我们一般人很早就有的家庭生活。大家说,缺乏阴阳平衡的城市不病态么?
    NO4泡沫经济,令人没有任何安全感。其实,香港最病态的是其经济结构和经济现象,让人看了如坠五里云雾。韩国的服装、内地的玩具和一些世界名牌,系一根红头绳到香港价钱就猛地增十倍,就象内地和国外企业到香港上市似的,企业还是那个企业,利润还是那些利润,原就值个十亿八亿的,到香港被那些投行机构一包装一忽悠,“价值”就海了去了。外地人拿了些钱回去,高兴得几天几夜睡不着觉,你却不知道,那些挂着世界级大牌子的投行和机构才是大赢家。内地的一家国有企业,国家投了血本,几万、几十万劳动大军干了几十年,有时还不如那些写字楼里的投行和机构为你做做包装赚得多。媒体上曾爆出消息,某金融机构2006年人均工资65万美元,你想想他们的头儿一年赚多少吧。在香港,只要你有个本本,能够进得了大公司,哪怕你是个草包(香港的大公司草包多得是),一个月几十万都不在话下。香港的房子贵得惊人,一个普通百姓三代人的积蓄都买不起一套两居室的房。所以,香港的居民几乎没有买房的打算,心甘情愿地租房受剥削,这项开支往往占去收入的三分之一。这种病态的格局却不能打破,一打破非出毛病不可。前特首董建华就为市民建了些廉价房,以期望实现香港居民安居乐业的梦想。结果是导致香港楼市崩盘经济大乱,居民收入大减失业陡增,把一件好事办成了坏事,没少挨香港人的骂,并提前离职。香港的经济就是用泡沫维系着,整天让人提心吊胆哪天这个泡沫忽然破了。亚洲金融危机那会,要不是中国政府赶着内地大款去香港买东西,香港早垮了。这次来势凶猛的金融海啸,我们不必为内地担心,咱的资产都在这儿呢。而香港呢,你静下心来想想,香港除了泡沫几乎什么也没有。所以,政府得用更多的精力救香港才对。
    我喜欢香港,写这些就是希望香港知道自己病在哪里,变得更加健康、阳光、和谐和遵循自然之道!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qweiok + 1 【通过审核】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12-4 20:4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里发表不太合适吧
 楼主| 发表于 2008-12-4 21: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雨寒 于 2008-12-4 20:46 发表
在这里发表不太合适吧

只是一时看着文章有点问题就发表了,还请多多见谅,下次不会再发生了,呵呵
发表于 2008-12-30 18:44:57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对的
发表于 2008-12-31 07: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发达的地方都这样啊
发表于 2009-2-7 09: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描写的很真实 深有体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4 09:5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